不能吃也没有题 名字神秘的“黄肠题凑”到底是什么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不能吃也没有题 名字神秘的“黄肠题凑”到底是什么

如果说“人靠衣裳马靠鞍”,那么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中,一套华贵的外椁自然是帝王陵的标配。内棺外椁的葬制必然导致墓主人对于椁的材质的追求。由土、石、木、砖组成的墓室建筑构造中,木构的留存尤为珍贵不易。而与“金缕玉衣”齐名的“黄肠题凑”,就属于木构,它也成为秦汉时期皇族墓葬的象征。那么神秘的“黄肠题凑”究竟为何物?且待文史君为你解密。

一、“黄肠题凑”的含义

何为黄肠?黄心、形似肠的柏木,曰材料和颜色。何为题凑?刘昭为《后汉书》补注时引《汉书音义》提到:“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苏林在注《汉书·霍光传》中指出:“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曰结构形制。“黄肠题凑”实际上是指用黄柏木,向心层累而成的框或凹型的椁结构,也是一种葬制。

秦汉盛行的“黄肠题凑”为王室所独钟,之前这种葬制只称题凑,完整的叫法西汉中期才出现。

黄肠题凑的墓室模型

汉代关于“黄肠题凑”的记载如下:

首先在《汉旧仪》中记载,汉武帝的坟墓“用梓棺黄肠题凑其次《汉书·霍光传》也提到,霍光死后朝廷赐“黄肠题凑各一具”,再有《汉书·董贤传》有让将作给董贤在汉哀帝皇陵旁修墓,“刚柏题凑”的记载此外《盐铁论·散不足》有:“今富者绣墙题凑。”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黄肠题凑的主人多是王室贵族。

考古现场的黄肠题凑

二、考古发现

最早的“黄肠题凑”墓位于石家庄小沿村,宝鸡的秦公一号大墓也已经使用黄肠题凑葬制。

西汉前期,“黄肠题凑”制作还不成熟, 没有榫卯结构,层层横向平铺,主要代表是长沙象鼻嘴一号墓、陡壁山一号墓。

西汉中后期到东汉前期,“黄肠题凑”葬制更加精致,去皮的柏木通过榫卯嵌套相接,主要代表有北京大葆台汉墓、江苏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山东定陶王刘康墓,而形制最复杂、保存最好的黄肠题凑墓是江苏高邮县天山广陵王汉墓。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葆台一号墓的题凑由15880根柏木椽组成,其规模相当于一座柏木森林!

黄肠题凑层累结构

三、黄肠题凑流行的原因

黄肠题凑这种墓葬形式之所以流行,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木材名贵。柏木在中国古代常见于木椁、庙宇、殿堂、庭院,是名贵的木材。它加工容易,坚固耐用,经久不坏。汉代人心中“柏木”有驱邪的神圣作用,有正直的象征意义,从《论语》中对松柏的品质的赞美可见一斑。而汉独尊儒术,自然也接受对柏木的崇敬。

黄柏木

第二:可以显示皇族地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曾说过:“先秦以后进入帝国时代, 人们对于丧事的办理已经不只是为了怀念、祭奠逝者, 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目的, 如通过丧葬活动达到丧葬办理者的某种政治目的等。”黄肠题凑“木头皆向内”的堆垒方式都是天子“辐辏”的象征,可以体现“霸王道杂之”。而且,柏木色黄而汉家尚黄,遵从礼制,臣子若无特殊恩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杂木等。

北京大葆台汉墓内的黄肠题凑

第三:柏木适宜制作木椁。从《中国植物志》中可以看出,柏木质细、气馥、耐水,用于制作椁则有香气而防腐。

第四:汉朝的经济基础足以支持这一葬制。经历汉初休养生息和文景励精图治,到武帝时财力强盛,《汉书·食货志》 中讲“太仓之粟陈陈相因”。经济基础带动手工业、农林牧业、运输业发展, 这些行业再反哺“黄肠题凑”葬制的修建, 如材料的提供和运输,推动这一葬制流行。

高邮汉广陵王墓木椁

四、从黄肠木到黄肠石

黄柏木的生态资源有限,大量无节制的砍伐,必然破坏其再生能力而发生枯竭,于是人们用涂有黄色涂料的其他木材作为代替品,但木材不如石材耐久,终不是长久之计。针对木材不足的问题,东汉黄肠石应运而生,《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方石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

在河北定县汉墓、徐州土山彭城汉墓与河南孟津邙山汉墓,都已经采用了黄肠石代替柏木,除材料不同外,结构仍然因袭原黄肠题凑墓葬制。同时出现了黄肠石刻文字,记录墓主姓氏或木椁尺寸。

出土的黄肠石

五、式微与消失

黄肠题凑木椁墓在东汉以后就走向了消亡,都有那些原因呢?

第一,文史君已经提到,就是柏木资源的枯竭,加之柏木生长周期长,而面对频繁的需求自然供应不足。

第二,是东汉丧葬改革,汉兴厚葬,劳民伤财,浪费人力物力,在《后汉书》中,一次皇家征用黄肠杂木,但钜鹿、常山、涿郡这些盛产柏木的地方都没有足够材料了, 从其他六州十八郡调用的工徒达到上千人。因此这种现象被《论衡》形容为“空家以送终”。后来统治者提倡节葬,以石代木就讲得通了。

第三,盗墓贼的“逼迫”与“不朽”的追求。东汉盗墓之风猖獗,相对于木椁墓,砖室墓、石椁墓甚至崖洞墓的优势在于:首先,石质坚固不易腐烂,可以使墓室免遭盗墓者的骚扰,安群系数提高;其次,汉人的宗教观更注重“灵魂不朽”,希望像西王母那样永久居住在安乐之境,出于对亡者的终极关怀,人们要求更坚固耐久的墓穴。

东汉砖石墓室

文史君说:

黄肠题凑的特殊木料与结构,使之成为秦汉帝王的专用葬制。随黄柏木资源枯竭,东汉时替代品黄肠石出现,伴随着棺椁材料由木到石的转变。黄肠题凑的发展过程暗和墨子“节葬”“节用”的观点,对于今天的历史生态学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德增:《也谈汉代“黄肠题凑”葬制》,《考古》 1987年第4期。

2、高炜:《黄肠题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3、单先进:《西汉“黄肠题凑”葬制初探》,文物出版社 1984年版。

4、祝庆:《汉代“黄肠题凑”葬制兴衰原因探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35期。

(作者:浩然文史·郑大嵩阳国学会)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