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中国唯一的独龙族博物馆窥见“太古之民”的“千年一跃”
图为独龙族博物馆展示的独龙族服饰。 胡远航 摄
中新网云南怒江1月15日电
中新网记者 胡远航
中国的西南角,云南的西北端,有一条被两山夹持的江——“独龙江”。这里生活着中国人口较少少数民族之一的独龙族。在史籍中,他们以“宛然太古之民”的形象出现。在现代报道中,他们是“直过民族”整族脱贫、跨越式发展的代表。
近日,记者走进矗立于独龙江畔的独龙族博物馆,窥见这个民族的“千年一跃”。
占地1756平方米的独龙族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个独龙族博物馆,展出实物464件(套)、重点文物20件,以“独龙族古代历史”“独龙族的服饰与纺织技艺”“独龙族宗教与节庆文化”“独龙族传统生产生活技术”“独龙族社会发展成就”五个板块,系统展示独龙族的变迁。
图为独龙族博物馆展示的独龙族生产生活器具。 胡远航 摄
步入展厅,一个大型沙盘再现独龙江全貌。夹持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和海拔4000多米的担当力卡山夹缝中的独龙江,好似一条细线深藏在巨大的褶皱中。正是这样的地形,让独龙江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就在70年前,独龙族人尚处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在博物馆,陈列着第一张向世界公开的独龙族照片。这张照片摄于1923年,照片中的男子披发、赤脚,肩膀和腹部裹着两块麻布,腰间挂有一把砍刀,形象与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皇清职贡图》所称的“太古之民”相差不远。博物馆里陈列的刻木结绳工具,也昭示着这里曾经现代文明迟步。
图为独龙族博物馆的文面女照片墙。 胡远航 摄
历史性的变化发生在近70年。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翻越高黎贡山首次进入独龙江,掀开了独龙族跨越发展的篇章。1964年,一条一米多宽的人马驿道建成,打破这里的封闭。1999年9月,简易而曲折的独龙江公路通车,结束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不通公路的历史。2014年,一条近7公里长的隧道贯通高黎贡山东西两侧,彻底结束独龙江封山的历史……
博物馆以历史照片加实物的方式,展示这段独龙江天堑变通途的“进化史”。曾经架在悬崖绝壁的天梯,悬在江上的藤篾溜索和铁丝吊桥,看得人心惊胆战。所幸,这些已成为历史。
事实上,和天梯一样成为历史的,还有更多。博物馆里展示的刀耕火种、摆棍辩理、结绳刻木记事、简陋的木楞房,已被现实生活中的14年免费教育、村村通电通水通4G、现代化的安居房、蔬菜大棚等取代。
图为独龙江畔的独龙族博物馆。 胡远航 摄
博物馆里展示的两部手机就呈现出奇妙的对比:一部手机是2004年时任贡山县县长高德荣和国家民委副主任牟本理接通独龙江第一个电话时使用的手机,一部是2015年中国移动向独龙江乡提供的第一部4G手机;前一部手机结束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不通电话的历史和独龙江乡“放炮传信”的通信方式,后一部手机昭示着独龙族成为中国第一个整族进入4G时代的民族。
不过,独龙族的服饰文化、宗教节庆、生产技艺等,被完整保存在博物馆里。其中,“文面女”作为独龙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用整整两面墙进行了展示——66位有确切记载的独龙族文面女的照片被一一排列在墙上,她们的名字及生卒时间也镌刻在黑色的大理石上。
“时光荏苒,她们终将消失。但这面照片墙会如同一座纪念碑一样,永远存在,承载着独龙族的文化、历史、艺术、宗教、欢乐与悲伤。”一位曾参与布展的工作人员写道。(完)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