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顾涛的“度书三问”|文度记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顾涛的“度书三问”|文度记

编者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文度记”设计了一个文度问卷——“度书三问”,分别是:1、过去之书:就您的阅读史来看,最想分享(推荐)什么书?为什么?2、现在之书:您正在读什么书?3、未来之书:您目前最期待读什么书?我们邀请了上百位读书人参与,他们的日常身份可能是出版人、评论人、公益人、法律人、出家人,或是教授、学者,此刻,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书人。往来无闲事,谈笑书与文。

顾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1、【过去之书】《孔学古微》

书名:《孔学古微》徐梵澄 著 李文彬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理由:徐梵澄先生大概是20世纪的中国人里最懂孔子的一位。他在留学德国,任教印度,浸润于三大文明系统大半辈子后,于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却的1966年,在印度出版了英文版的《孔学古微》,将孔子的一生概括为“不是只失败了一二次,而是所有努力都以落空而告终”,由此成为司马迁《孔子世家》的千古知音。我是因为看了徐先生的书,才决定在清华大学开设“孔子和鲁迅”课程的。

2、【现在之书】《制造儒家》

书名:《制造儒家》[美]詹启华 (Lionel M. Jensen)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1月

理由:美国圣母大学詹启华教授的名著《制造儒家:中国传统与全球文明》,刚刚有了中译本,让人激动人心。书中那幅三百年前欧洲人所绘的“孔夫子”图像,是把同学们吸引入我的课程“孔子和鲁迅”的巨大磁场。疫情期间,慢慢品读徐思源先生的翻译,又一次被震慑,被扎心被冲击。20世纪的欧洲人还只敢呼吁人类要“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21世纪的美国学者竟大声说出“‘孔夫子’是西方人创造出来的”。我赞成詹启华,今天的孔夫子,已是西方文明的产物。

3、【未来之书】贝拉(Robert N. Bellah)的每一本书

书名:《背弃圣约》罗伯特•贝拉 著 郑莉 译 商务印书馆 2016年5月

理由:要想激活伟大的华夏传统,必须记住鲁迅的教诲——“多看外国书”。社会学家贝拉的书,让我欲罢不能。在《背弃圣约》中,他深刻地指出“我们同传统的联系已被19世纪的现代化进程极大地侵蚀”,美国和中国,如今是五十步笑百步,且看谁当乌龟谁当兔。贝拉晚年在《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中曾说,“西方哲学不过是一系列柏拉图的注脚,同样所有的中国学术就是孔夫子的注脚”,他已深知贯通古以色列、古希腊、中国和古印度四大文明,是发展传统的唯一的路。期待贝拉的全部著作都有中译本。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