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人朱昌俊的“度书三问”|文度记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评论人朱昌俊的“度书三问”|文度记

编者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文度记”设计了一个文度问卷——“度书三问”,分别是:1、过去之书:就您的阅读史来看,最想分享(推荐)什么书?为什么?2、现在之书:您正在读什么书?3、未来之书:您目前最期待读什么书?我们邀请了上百位读书人参与,他们的日常身份可能是出版人、评论人、公益人、法律人、出家人,或是教授、学者,此刻,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书人。往来无闲事,谈笑书与文。

推荐:朱昌俊(评论人)

1、【过去之书】《探路之疫: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书名:《探路之疫: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萧冬连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04月

理由:一向认为读书是最私人的事之一,加之读得少,一直怯于荐书。

就说最近颇有感触的,是前段时间读的萧冬连的《探路之疫: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书不厚,框架也简单,一些历史也颇为熟悉,但通过系统阅读那个关键十多年里的改革细节和历程,当下的进与退,和与此相关的种种争论,能看得更清。

2、【现在之书】《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和《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

书名:《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詹姆斯•C•斯科特 著 王晓毅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19年06月

书名:《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 [美]乔治•斯坦纳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11月

理由:最近读的主要是为解决现实之惑。

读前者是因为,全球性疫情可能在重新界定国家权力的边界,也必然影响到未来个人与国家、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书中所讲诉的案例本身不算深刻,但在如何看待“国家理性”上,此时读不无“醒脑”之效。

读后者,一是前段时间大师逝世,二则是受方方及其日记的遭遇和所引发的公共舆论的触动。读了斯坦纳的“高级”文学批评,有助于我们更客观看待有关疫情记录的文字的价值。

3、【未来之书】《胡适文集》

书名:《胡适文集》(全12册)胡适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11月

理由:谈不上“最期待”读的,但有些阅读计划一直想完成。比如,胡适文集一直想系统读读。这个喧闹、撕裂的世界,读胡适可能会让人内心变得沉静、释然一些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