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元锦的“度书三问”|文度记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读书人元锦的“度书三问”|文度记

编者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文度记”设计了一个文度问卷——“度书三问”,分别是:1、过去之书:就您的阅读史来看,最想分享(推荐)什么书?为什么?2、现在之书:您正在读什么书?3、未来之书:您目前最期待读什么书?我们邀请了上百位读书人参与,他们的日常身份可能是出版人、评论人、公益人、法律人、出家人,或是教授、学者,此刻,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书人。往来无闲事,谈笑书与文。

推荐人:元锦(文艺青年、媒体人)

1、【过去之书】《重新认识你自己》

书名:《重新认识你自己》(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10年03月

理由:作者「克里希那穆提」,印度心灵大师,那位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的书在我国出版,曾经并不容易。这本书适合睡前「看上几行」,品味其意味深长,而后安然入眠。

每句话,皆需道行领悟。字里行间,皆为修行。

以下为书摘,原汁原味。

觉察力:只有先具备了关怀之心才能全神贯注。换句话说,你必须由衷地想去了解一件事物,才会付出全部的心力去觉察它。

人际冲突的真相:总想和某人或与理想中的自己一样,是形成矛盾、困惑与冲突的主因之一。一个困惑的心,不论做任何事,在任何一种层次上,都是一团混乱的。

与真实的自我相处:如果你不在隶属于任何家族、国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会有一种局外人的超脱感。如果一个人能如此彻底独处,就能产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使人从悲伤中解脱。

思想的起源:我们一向把观念和行动分开,观念永远属于过去,而行动属于现在,生活也是属于现在的。只因为我们害怕面对生活,因此,陈旧的观念才对我们变得如此重要。

2、【现在之书】《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书名:《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美)贾雷德•戴蒙德 著 谢延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08月

理由:我与新冠病毒的和解,始于翻书。新冠疫情的二月份,开始读书架上去年读到半截搁置了很久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内心的恐慌与困惑,不再。

书里面有一章专门讲病菌在形成世界格局中的角色。人口稠密的文明社会里,传染性流行病是历史上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谋杀则比较罕见,战争状态导致人口减少是例外。

历史上大国的格局,靠打仗征服疆土的死伤真的是一小部分,远不及传染病在背后推波助澜。资本主义大国在新大陆的疆土,其实远远不是枪炮打下来的天地。

欧洲人征服新大陆时,新大陆的土著会扛不住欧洲病毒,但欧洲人能扛住新大陆病毒,就是因为历史上欧洲已经被病菌洗礼过很多次,活下来的都是整体免疫力强的基因的人类后代,而且大城市密集人口有具备病毒传播的基础,所以欧洲在征服新大陆之前集体抗病基因强于散居的新大陆土著。

抵抗力是种族基因的集体记忆,因为抵抗力弱的个体会死掉,所以活下来的一代又一代传下去的基因,是经过抗病菌考验的。传播能力强的病菌繁殖的后代也多,结果就会得到自然选择的偏爱。传播力和死亡率,通常有些类似反比的关系。

新冠病毒正在流行这件事,其实可以换个角度看,就再稀松寻常不过了。地球上的生物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上,本来也是有条暗的线索,是病菌决定的。病毒和细菌,决定了大多数物种的生存消亡与演变,人类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的物种罢了。

3、【未来之书】《列奥纳多•达•芬奇传:从凡人到天才的创造力密码》

书名:《列奥纳多•达•芬奇传:从凡人到天才的创造力密码》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著 汪冰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08月第1版 2020年4月第15次印刷

理由:新冠疫情以来,意大利无数次闯入眼帘,这个当年去欧洲自由行路过而没入境的国家,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许多不经意之间,带来愉悦和美,也诱发思考艺术的命题。

意大利人对待咖啡,富有仪式感和浪漫风情,磨咖啡豆、压进浓缩咖啡、蒸牛奶、浮出诱人的白色乳沫,动作优美一气呵成,艺术家的虔诚。有生之年,希望自己能多通几门语言,多行走,尽可能到实地去感知和触摸世界文明。

《蒙娜丽莎》其实特别小,展厅里人山人海,只能远望,但当我与它同处一室时,一切不再一样。渐隐法(晕影法)、空气透视,这些达芬奇的技法,以及达芬奇密码那部电影里的种种情节,顿时鲜活了起来。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文艺复兴是世界文明的绚丽篇章。很享受先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的体验。《达•芬奇传》便是一扇窗。

书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作品,而是一个时代。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之间,有无数有趣而关联的故事。很多时候,为了搞清楚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就要去找书看,了解画家、了解画中的人物、了解那个历史时代、了解神话与宗教故事、了解战争。

读书、行走,再读书、再出发。渐渐地,所看所知,就和正史、野史、文学作品有了联系,作为人类的我们,精神世界由此开始形成,兴趣和理想也逐渐丰满、结实了。这些是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基石。这便是所谓的「见天见地」。

看《达•芬奇》这本书,不单纯为了了解博物馆里那些展品。艺术,带给人类的是触摸和洞悉世界文明的开关,继而生长出“价值”以及“价值观”。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