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国最熟悉的陌生人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孔子:中国最熟悉的陌生人

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凤凰网国学特此推出专题《穿越两千五百年,寻找儒家14位圣贤》,呈现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立夫讲国学”儒学篇系列课程,带您追寻儒家贤达们的身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孔子。

自动播放

孔子:中国最熟悉的陌生人

20世纪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威尔·杜兰特列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这十个人里面,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阿奎那、哥白尼,还有培根、伏尔泰、牛顿、康德、达尔文,只有一个中国人,而且排名第一,他就是孔子。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孔子几乎家喻户晓,被公认为中国最大的文化名人。长期以来,我们都将孔子视为“圣人”,甚至有人提出“孔子之后无圣人”,但是,孔子在中国2500多年,并非一开始就是“圣人”。

一、孔子并非一开始就是“圣人”

孔子地位的改变,有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就是汉武帝元光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34年)的“独尊儒术”。在此以前的400多年,孔子只是一个普通人,准确地说,是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此以后直到1919年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这2053年间,孔子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然后,从新文化运动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孔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跌落神坛。但这个时间很短,还不到100年。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考察,讲话中提到:

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正面肯定孔子,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肯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对于孔子来说,2013年可以说是新时代一个里程碑,即孔子在中国被冷落了将近100年以后,再次受到重视,重回大众视野。对于中国和世界而言,孔子仍然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

二、孔子的三个形象

中国人如果不知道孔子,就好比西方人不知道上帝。但实际上孔子在中国却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一个人的名气越大,他身上的附加值就越高,附加值越高,离他的本来面目就越远。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李大钊提出了三个孔子:一个是历史的孔子,一个是政治的孔子,一个是世界的孔子。历史的孔子就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孔子;世界的孔子就是文化的孔子,是世界文化大观园中排名最前、或者非常靠前的文化巨人。政治的孔子是因政治需要而被推上神坛的“圣人”、“帝王师”。五四新文化运动要打倒的实际上就是这个政治的孔子,为专制主义服务的孔子。因为当时袁世凯要搞复辟,想当皇帝,鼓吹尊孔读经。李大钊就说过,我们要打倒的是政治的孔子,而不是历史的孔子、世界的孔子。

今天的中国,与处于民族危亡的“五四”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我们既不应该搞文化激进主义、全盘否定孔子,也不应该像封建帝王那样,将孔子抬上神坛。我们最需要了解的是真实的孔子,一个活生生的、有七情六欲的、食人间烟火的孔子。只有了解真实的孔子,才能懂得政治的孔子和世界的孔子,才能懂得孔子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才能懂得他的学说、思想在今天这个时代,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对于儒家文化,如果连孔子的本来面目都不清楚,还怎么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呢?那样的孔子,就只能进历史博物馆,跟我们的现代生活毫不相干。

三、孔子的人生——伟大背后的苦难

我们今天若要了解真实的孔子,有两个最基本的材料:一个是《论语》,一个是《孔子世家》。《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言论的回忆,优点是真实性高,缺点是随机性强,头绪不清。《孔子世家》是司马迁为孔子所写的传记,全文9000多字,在《史记》人物传中算是很长的一篇。司马迁为了写孔子传,亲自看过山东的孔庙,读过孔子的《论语》,和相关材料,然后完整地描述了孔子那坎坷多难的一生。司马迁将孔子列为中国的“至圣”,一个无人可以超越的圣人,这个评价已经无人可以达到。

下面我根据《孔子世家》和《论语》这两个基本材料,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形象。

1、孔子一生的4个阶段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73岁。毛泽东主席晚年曾说了一句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这样的年龄在古代已经算高寿了。

孔子本人也总结过他人生的几个阶段:“吾年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论语》上的说法,表明孔子在不同年龄段的所能达到的精神境界。根据《史记》,孔子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30岁之前的求学阶段;(2)50岁之前的前期教学阶段;(3)68岁之前的从政与流亡阶段;(4)73岁以前的晚年教学阶段。

2、孔子的卑贱出身

一个人的出身,在今天也许并不重要。但是,如果生活在孔子的春秋时代,那就大不一样。那个时候盛行“宗法制”,人的血缘身份很重要,这是“周礼”的规定。宗法制强调“世卿世禄”,贵族都是世袭制,没有贵族身份的平民百姓,除非因为战功或者特殊的才能,否则基本上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孔子从少年开始,就一直在寻求一种身份认同。

孔子的出身很不好,可以用“卑贱”来形容。根据记载,孔子本为宋国贵族的后代,其家族始于商朝微子启的弟弟微仲,但那都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孔子的第五代祖孔防叔,为避祸自宋迁鲁,成了鲁国的“难民”。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鲁国孟孙氏属下的武士,曾经以“勇力”闻于诸侯,在一次战斗中竟然用手托起了城门,立下战功。叔梁纥因战功升格为“士”,属于最低一级的贵族。他的官位是“陬邑大夫”,这个官级别不高,相当于现代的乡镇一把手。过去的教科书上说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就是这个背景。

有人想当然的认为,孔子的父亲既然是贵族,那孔子也应该是贵族吧。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结了三次婚,他的正室生了9个女儿,没有儿子。他不甘心,又娶了妾,结果生了男孩,叫做孟皮,但天生残疾,是个瘸子。这位老先生还不甘心,在他60多岁的时候,跟一个才17岁姑娘颜徵在相识,“野合”而生孔子。

民间有句话说,老夫少妻生聪明的孩子。孔子虽然智商很高,但按照当时的礼制,他的父母非明媒正娶,这种尴尬的身份给他的一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3、孔子长得有点丑

孔子因为父亲的遗传,长得很高大。《史记》里说:

“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司马迁生活在汉朝,如果按照汉朝的标准,1尺大约22厘米,折算出来,孔子的身高超过了2米,跟现在的篮球运动员姚明差不多。不过,一般认为,孔子的身高的是一米九三,那个时代的平均身高大约是一米六五,确实高出普通人一大截。

另外,实际的孔子长得也不帅,他的头顶是陷进去的,所以叫孔丘。2010年拍的电影《孔子》,由周润发饰演孔子,实际上孔子哪有周润发那么好看。荀子曾经提到:

“仲尼之状,面如蒙倛。”“蒙倛”是一种驱鬼的面具。可以想象,一种用来驱鬼的面具显然比鬼还要恐怖。当然,荀子是儒家的继承人,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抹黑孔子,而是想说明“人不可貌相”。我们今天看到的孔子像,有一点丑,但并不难看,应该说与孔子后来的修养、精神气质有关。

4、孔子是个了不起的改革家

孔子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独自跟着母亲,所以什么卑贱的事都干过: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鄙事就是下贱人干的事。他会射箭、会驾车,特别善于办丧事的礼仪。再加上鲁国很好地保留了周公的礼乐制度,这为后来孔子学习礼乐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大家知道,孔子说过“吾年十五有志于学”,这是有原因的。他17岁时母亲去世,孔子将其灵柩停放在一个风水不好的地方。有人告诉孔子,他的父亲是有身份的,葬在防山,应该将父母合葬一起,孔子这才知道他有一个贵族出生的父亲。这一年,鲁国当权的季孙氏举行全体贵族都可以参加的宴会。孔子觉得这是一个难得机会,他想碰碰运气,按他父亲的身份参加这次宴会,却被季氏的大管家阳虎挡在了门外。显然,阳虎并不认同孔子继承了他父亲“士”的身份。孔子说他15岁“有志于学”,应该与他立志改变自己的身份有关。15岁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

“有志于学”就是下决心自学成才。孔子是草根,是平民,他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贵族教育。他学无常师,请教过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当时很有名望的学者。经过不懈努力,孔子成为当时最有学问的知识达人。孔子后来自己办私立学校,“有教无类”,让那些本来没有机会的普通老百姓弟子学习文化,这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是颠覆性的。

很多人都以为孔子是个保守派,这是不了解孔子。孔子实际上是改革家,而且是一个了不起的改革家。为什么?孔子办私立学校,这本身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想想看,春秋后期全国才2千多万人口,孔子一个人就教出了3000弟子,这么多的学生将来干什么?按照孔子的教育计划,是培养社会精英,“学而优则仕”,都有资格从政的。你看孔子怎么说的: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说,先学习礼乐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再学习礼乐的人,是那些本来就有爵禄的贵族。如果要用人,我主张先考虑那些平民子弟。这从根本上打破了当时“世卿世禄”的政治生态,在当时确实是天翻地覆的变革主张。

很多人以为,孔子“克己复礼”,死守周礼。但实际上,孔子是个了不起的改革家,而这种改革又是温和的,不落痕迹的。按照周公的礼乐制度,有三个要点:“尊尊”、“亲亲”、“贤贤”。尊尊是维护当时的政治秩序,亲亲是维护当时的血缘宗法制度,这两个地方孔子也知道动不了,孔子坚持的“克己复礼”主要在这里。但是,孔子真正要改变的,就是贤贤,也就是培养人才,选贤任能,打破贵族政治的垄断。最近,加拿大有一位叫淡贝宁的学者写了一本书叫《贤能政治》,认为贤能政治比民主政治更适用于中国。从历史上看,我认为孔子开创了中国贤能政治的新局面。而这一切,又与孔子的卑贱出身有直接的关系。

5、孔子为什么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作为历史上少有的“三不朽”人物,他的“立德”、“立言”都很突出,唯独“立功”这一项不太被人看好。也就是说,孔子拿不出多少有影响力的“政绩”。这确实要说明一下。

孔子对政治是很投入的。他20多的时候做过季氏的“委吏”、“乘田”,管理粮仓账务、牛羊畜牧之类的工作。但是,“委吏”、“乘田”都是小吏,不是官,官和吏有天地之别。

孔子从30岁到50岁之间,一直都在找机会从政,但都没有成功。当时的鲁国是“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政局很乱。孔子先去齐国,齐景公出一道题考他:“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仅仅8个字,就让齐景公刮目相看,准备重用他。为什么齐景公欣赏孔子这句话?因为齐国也是“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君不像君,臣不像臣,有点乱套。但是,齐国当时的宰相晏子,就是历史上那位很有名气的政治家、外交家晏婴,不同意。他说,孔子推崇的那套礼制早就过时了,“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会把我们齐国搞乱。齐景公听晏子这么一说,就改了主意,对孔子说,寡人年纪大了,有些事情不好办。孔子只好走人,离开齐国。

接下来,至少有3个人都想请孔子出来做官。一个是阳虎,一个是公山弗扰,一个是佛肸(bixi)。但是,这三个人都是当时的家臣,也就是孔子说的“陪臣”,名分不正,孔子最后选择了放弃。孔子说“四十而不惑”,说他不糊涂了,这几个人请他去做官,他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拒绝了,表明他不被迷惑。

孔子50岁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当时鲁国刚刚经历阳虎叛乱,鲁定公想有一番作为,就请孔子出来做官。孔子开始做了中都宰,中都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他的政绩可以说是一鸣惊人!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中都在今天山东省的汶上县。孔子在那里才干了1年,就把中都搞成了全鲁国的模范县。“四方皆则之”就是这个意思。有人会怀疑,我们现在的地方一把手即使搞一届5年,也未必能够成气候,孔子1年怎么做得到?但《史记》就是这么记载的。这说明孔子确实很行政才能。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假如有人用我来治理一个国家,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就会大见成效。一般人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总以为孔子在吹牛。实际上不是,孔子是有底气的。他的底气来自他做中都宰时候的政绩,确实不是吹出来的。因为政绩突出,孔子立马由中都宰调到中央,升为司空。

司空是个什么官呢?司空就是司工,相当于工程部兼建设部部长。不久,由司空升为大司寇。这个官位权力比较大,相当于司法部长兼政法委书记。不久,孔子又加了一个职位,叫做“摄相”,相当于代理宰相。短短几年间,连升三级。这也说明孔子的行政能力是很出众的。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国见孔子在鲁国受到重用,担心鲁国会强大起来,齐景公于是约鲁定公见面,想欺负鲁国。这就是齐鲁“夹谷之会”。因为孔子是上卿加上熟悉礼仪,被选为鲁君相礼,也就是司仪。他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与齐景公和晏子交锋,挫败了齐国的阴谋。当年的齐景公和晏子没有用孔子,这次会盟又吃了亏,哪里肯善罢甘休呢。于是,齐国就挑选80个女乐送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鲁国君臣迷恋美色歌舞,朝政荒乱。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会将祭肉送给有地位的大臣,但这次并没有送给孔子,实际上是不想再任用他了。

孔子大约从50岁到54岁之间,在鲁国做了大约4年的官,显示了他的卓越的从政能力。他最后离开鲁国,除了齐国从中挑拨以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鲁国内部的矛盾。孔子想加强鲁定公的君权,削弱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的家臣实力,这就是“堕三都”事件。由于鲁国“三桓执政”的政治格局已根深蒂固,孔子一开始得到过季、孟、叔三家的支持,比较顺利,但后来这三家担心削弱“陪臣”实力,最终会轮到自己身上,就转而抵制。所以,孔子在鲁国政治改革的失败,根子还在鲁国复杂的内部矛盾。孔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天命难违,人算不如天算,没有痛彻的感受,是不会这样说的。

5、孔子为何四处碰壁?

孔子从54岁到68岁,14年流亡在外,成了一个“不回家的人”。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孔子“周游列国”,是在游山玩水,一路歌声。真实的情况是,孔子带着他的几十个贴身弟子,到国外去找工作,倒是他的一些学生一路上还谋了个一官半职,而孔子本人,却四处碰壁,长期“待业”,没有哪个国家的君主愿意给孔子一个正式的岗位。

注意,春秋时期的所谓国家,跟我们今天的“国家”概念是不同的。那个时候的国家也就是诸侯国,有大有小,各个诸侯国名义上还是周王朝的属国。孔子去过的国家都不是大国,如宋、卫、陈、蔡,主要就是在山东、河南一带。他在卫国时间最长,“子见南子”就是在卫国。卫国的国君卫灵公,他的老婆就是南子。卫灵公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表面上对孔子非常尊重,显示他的大度。孔子不开心的时候就走,走了以后又回来,卫灵公也不计较,还亲自到郊外去接他,说你在鲁国工资多少钱,孔子说我“奉粟六万”。按照《史记》的说法,孔子的薪水是二千石,相当于省部级的待遇。卫灵公说,行呐,那我就给你开一样的工资。所以,孔子当时相当于一个带薪的顾问,生活不成问题,否则他的那几十个跟随的弟子迟早会散伙。

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为什么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总是不为人所用?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孔子在政治上是个完美主义者,他的主张显得不合时宜。二是孔子的政治集团影响力太大,各国都感到有些棘手。

先说第一个原因。孔子有一句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话虽好听,但做起来很难。当时的卫国,卫灵公死后,宫廷发生内讧,卫灵公的儿子出逃,他的孙子上台,这个人就是卫出公。卫出公请子路来卫国辅政。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君让老师您来协助他主持国政,您会从哪里着手啊?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回答,那还用问,肯定要先“正名”啊。子路立马就急了,有这样搞的吗?夫子您也太迂腐了吧,这个国家现在还正得了名吗!按照礼制,卫灵公死了,当然是他的太子继位,轮不到孙子上台,但卫国内部矛盾太复杂,现在已成事实。如果首先就去正名分,那不是要人家国君下台吗。所以,子路听不下去,情急之下就骂他的老师迂腐。当然,话又说回来,卫国这名没正好,迟早会出问题;多年以后,子路在卫国遇难,被人砍成肉酱,问题就出在这里。

孔子是政治上的完美主义,他自己清楚,他的学生也清楚,这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一次,孔子一行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了七天,粮食都没有了。孔子为了鼓舞士气,在那里弹琴。子路生气地说,你老先生还有心情弹琴啊。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在困难的时候还能坚守节操,要是小人早就乱套了。

其实这个时候孔子的心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他把几个弟子叫来,问问他们的想法。他先问子路:“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诗经》说,不是野牛又不是老虎,在旷野上东奔西跑。难道是我们路走错了吗?为什么如此落魄?子路说,也许我们道德才能还有差距,别人不信任我们。他接着问子贡同样的问题。子贡说,老师的学问博大精深,要求太高,别人接受不了,要不要打个折扣,要求放低一点?孔子对子路、子贡的回答都不满意。他最后问颜回的看法。颜回说: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颜回关键时候就是会说话。孔子骂过他的很多学生,唯独颜回一直受表扬。颜回怎么回答?先生难以被天下所容,那是因为您的学问博大精深。不被包容,才能显现君子的伟大。这不是我们的耻辱,而是他们的耻辱。听颜回这么一说,孔子笑了,满意得不行。他开玩笑说,如果颜回是个亿万富翁,他愿意做颜回的管家。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即使在一生最黑暗的时候,仍然要坚持人生理想,哪怕不合时宜,也不会“打折扣”。

再说孔子四处碰壁的第二个理由,孔子的政治集团影响力太大,各国都感到有些棘手。其实,孔子遭受陈蔡之围,七天不得脱身,主要是因为陈国、蔡国都不欢迎孔子,没想到当时的南方大国领袖楚昭王给孔子来信,欢迎孔子来楚国。陈、蔡两国担心了,要是孔子在楚国出头,将来一定不会让我们有好果子吃,所以孔子被堵在那里,走不了。后来,孔子的学生子贡买通了关系,他们才得以脱身。

但是,孔子还没到达楚国,情况就逆转了。本来楚昭王想重用孔子,没想到被令尹子西阻止了。令尹相当于宰相。他对楚昭王说,大王,您派出的外交官有子贡那么能言善辩吗?您的宰相有颜回那么德才兼备吗?您的将领有子路那么勇敢吗?如果我们楚国给孔子许官封地,孔子就会成为诸侯的中诸侯,他那么多优秀的徒弟终会有一天壮大起来,说不定就变成楚国的对手。

我们前面说,孔子是个改革家,他通过办私学,打破了当时的政治生态,他的学术团队也是一个“准政治组织”,几千人潜在的政治骨干。这也是当时各国不敢轻易用孔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楚昭王最终还是没有用孔子。孔子刚走到楚国的边境就不能再走了,停在了叶公那里。这位叶公,是楚国贵族,历史上留下一个有趣的典故,叫“叶公好龙”,与他有关。他的封地,在今天河南的叶县。

总之,孔子的流亡生活很艰难,正是这种艰难,成就了孔子的后半生,这是“伟大背后的苦难”。由于非常复杂的时代原因,孔子离开自己的国家,在外流亡十四年,没有成功。但他播下了理想的种子,他的很多学生慢慢成长起来,开始在各国政坛和思想界发生影响。

四、孔子留下的三大文化遗产

我们今天给孔子的定位是三个家: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大致而言,教育是孔子的主要职业,政治是孔子一生的追求,而思想则是孔子的精神成就,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1、孔子的教育遗产

我们现在的教师节是9月10号,有人建议修改为9月28号,因为这一天是孔子的生日。以每年的9月28号为教师节确实有比较充足的理由。比如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德教为先等教学主张,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孔子对中国教育的最大贡献,主要有三条:

第一,孔子把他以前已经积淀的三代的文化传承下来,中国文化有了厚重感和连续性。孔子虽然“述而不作”,但实际上是有述也有作。比如他作《春秋》,注《周易》,删《诗》《书》。孔子在教学中不忘搞科研,“六经”的整理应该是孔子最大的科研成果,为数千年中国人的教育准备好了基本教材,后来的“四书五经”除了《孟子》,其他都源于孔子。这是孔子对中国教育最大的贡献。

第二,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成了中国学术文化的主流。在诸子百家中,没有哪一家像儒家那样,门徒众多,传承不绝。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要说明一下,这72贤人绝大部分是平民,不是贵族,见《史记》中的《仲尼弟子列传》。如果按照现在的“优秀率”来看,只有2.4%,好像不高,其实已经很高了,因为这72人都名留青史,今天不管是美国的哈佛、英国的剑桥,还是中国的北大清华,要达到这么高的“青史留名率”,估计都不如孔子。至于孔子的弟子在孔子去世后继续在各地开班办学,传承儒家文化,一直到300多年后汉武帝时代确立“独尊儒术”,这更是难能可贵,绝非常人可以做到的奇迹。

第三,孔子开创了人格教育的先河。孔子办学的宗旨就是培养君子。“君子”这个词,很早有了,本来是指大人君子,与贵族身份地位有关。孔子第一个将“君子”的意思转变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把君子赋予了道德含义,把道德人格排第一,才能学问排第二。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以德为先,以才为后,人格教育为本,知识教育为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今天也提倡“立德树人”,但实际上还是以知识教育为主,人格教育为辅,还是分数第一。这是我们要反思的地方。

2、孔子的政治遗产

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其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按照这个逻辑,你要是看完全部《论语》20章,是不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显然做不到。如果完全按照孔子那一套来治国,未必能够成功,因为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中国历代的政治智慧除了儒家的以外,还有法家、道家等各种思想源头,儒家不是唯一的。但是,《论语》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影响又是巨大的,这个绝不能否认。孔子的政治智慧主要有三点:

第一,为政以德。孔子政治的原则是以德治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就是强调当政者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第一原则。北辰就是北斗星,当政者如果以德治国,群臣百姓就会像围绕北斗星那样,自动围绕着你转。中国历代基本上推崇以德治国,而非依法治国,就来源于孔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靠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人民会想方设法避免刑罚,但不以犯罪为耻;让道德来引导,以礼制来约束,人民不仅讲规矩,而且有羞耻心。孔子的这个思想,就是“德主刑辅”的政治原则。政治的核心是道德感化,而非严刑峻法。后世的“阳儒阴法”或者“外儒内法”实际上包含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

第二,政者正也。政治的本质是什么?这可以说是千古之问,很难有统一答案。孔子的答案是: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是孔子晚年对鲁国权臣季康子说的话。意思是说,所谓政治就是当政者自身要正,如果当政者自身是正的,下面的老百姓也会起而效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的话确实充满了正能量,让人无法辩驳。我们今天强调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受了孔子的影响。

第三,民无信不立。一个国家要稳定繁荣,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有三个因素最需要考虑。孔子的学生子贡请教治理国家的先后问题,孔子说: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就是发展经济,“足兵”就是巩固国防,“民信”就是人心所向,政府要赢得人民的信任,具足公信力。子贡问,要是在三者之间不得已去掉一个的话,那先去掉什么?孔子说先去兵,军事可以不要。子贡又问,要是在剩下的两个里面不得已再去一个,怎么办?孔子说去食,经济也可以不要。原因在于,民无信不立,一个国家政权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就一定会灭亡。孟子后来发挥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成为千古名言。这些话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经常被引用。可以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民本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

3、孔子的哲学遗产

黑格尔曾断言,孔子不是一个哲学家,他只会说出一些老练的、善良的、道德的教训。其实,孔子到底是不是哲学家,不能凭黑格尔说了算。哲学的本质人对人生、对宇宙的系统反思,不一定非要玄之又玄的、形而上的思辨。可以说,孔子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哲学家,孔子的哲学侧重于实践理性,包括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哲学和为人生服务的道德哲学。

孔子哲学有两个要点,一是“仁”,一是“礼”,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一个人能够做到内仁外礼,那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是从政的先决条件。孔子的哲学思想与他的政治主张、教育理念是融为一体的。

仁是什么?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明确地认为,仁是解决人世间一切问题的钥匙。如果没有仁,国家、社会、人心都不得安宁。孔子没有定义仁到底是什么,但它的基本内容就是“仁者爱人”。从反面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正面说,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可以比较一下,世界各大文明区域的重要思想家,在一些人生根本问题上,找到了近似的答案。孔子的“仁爱”,基督教“博爱”,佛教的“慈悲”,几乎相通。特别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代社会已经被视为世界各国人民的道德底线,是一条“黄金法则”。有人总结出了四个处世规则,境界有高低:

金规则:欲人施诸己,亦施于人。(相当于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银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铜规则:人施于己,反施于人。(相当于朱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铁规则:己所不欲,先施于人(相当于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四条处世规则,每况愈下,孔子占了最前面的两条,金规则和银规则。

孔子哲学思想的第二个重点是关于礼的思考。礼是什么?礼就是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一个人如果只是表面上的遵纪守法、有礼有节,有可能流于虚伪。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难道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吗?乐难道只是敲锣打鼓吗?礼不能流于形式。仁礼不可分割,以仁为底线。仁和礼是先与后的关系。孔子和子夏有过一段对话: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诗经》上说,笑脸真灿烂啊,美目真妩媚啊,天生丽质打扮得真高雅啊。子夏问到底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宣纸,然后才能绘画。”子夏问:“先有仁义,后有礼法吗?”孔子说:“子夏,你启发了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诗了!”

好了,关于孔子我说这么多。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开创的“仁”学,被后来的孟子发展为“仁政”主义;他开创的“礼”学,被后来的荀子发展为“礼治”主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