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三个形象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孔子的三个形象

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凤凰网国学特此推出专题《穿越两千五百年,寻找儒家14位圣贤》,呈现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立夫讲国学”儒学篇系列课程,带您追寻儒家贤达们的身影。

中国人如果不知道孔子,就好比西方人不知道上帝。但实际上孔子在中国却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三个形象。

自动播放

20世纪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威尔·杜兰特列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这十个人里面,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阿奎那、哥白尼,还有培根、伏尔泰、牛顿、康德、达尔文,只有一个中国人,而且排名第一,他就是孔子。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孔子几乎家喻户晓,被公认为中国最大的文化名人。长期以来,我们都将孔子视为“圣人”,甚至有人提出“孔子之后无圣人”,但是,孔子在中国2500多年,并非一开始就是“圣人”。

一、孔子并非一开始就是“圣人”

孔子地位的改变,有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就是汉武帝元光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34年)的“独尊儒术”。在此以前的400多年,孔子只是一个普通人,准确地说,是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此以后直到1919年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这2053年间,孔子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然后,从新文化运动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孔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跌落神坛。但这个时间很短,还不到100年。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考察,讲话中提到:

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正面肯定孔子,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肯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对于孔子来说,2013年可以说是新时代一个里程碑,即孔子在中国被冷落了将近100年以后,再次受到重视,重回大众视野。对于中国和世界而言,孔子仍然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

二、孔子的三个形象

中国人如果不知道孔子,就好比西方人不知道上帝。但实际上孔子在中国却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一个人的名气越大,他身上的附加值就越高,附加值越高,离他的本来面目就越远。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李大钊提出了三个孔子:一个是历史的孔子,一个是政治的孔子,一个是世界的孔子。历史的孔子就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孔子;世界的孔子就是文化的孔子,是世界文化大观园中排名最前、或者非常靠前的文化巨人。政治的孔子是因政治需要而被推上神坛的“圣人”、“帝王师”。五四新文化运动要打倒的实际上就是这个政治的孔子,为专制主义服务的孔子。因为当时袁世凯要搞复辟,想当皇帝,鼓吹尊孔读经。李大钊就说过,我们要打倒的是政治的孔子,而不是历史的孔子、世界的孔子。

今天的中国,与处于民族危亡的“五四”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我们既不应该搞文化激进主义、全盘否定孔子,也不应该像封建帝王那样,将孔子抬上神坛。我们最需要了解的是真实的孔子,一个活生生的、有七情六欲的、食人间烟火的孔子。只有了解真实的孔子,才能懂得政治的孔子和世界的孔子,才能懂得孔子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才能懂得他的学说、思想在今天这个时代,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对于儒家文化,如果连孔子的本来面目都不清楚,还怎么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呢?那样的孔子,就只能进历史博物馆,跟我们的现代生活毫不相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