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凤凰网国学特此推出专题《穿越两千五百年,寻找儒家14位圣贤》,呈现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立夫讲国学”儒学篇系列课程,带您追寻儒家贤达们的身影。
孟子是比肩孔子的儒家圣人,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贡献集中体现在他的仁政学说中,他的“仁政学说”和“性善论”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不知大家见过孟子画像没有?孟子是国字脸,宽额头,天圆地方,是贵人之相,关键是看他的眼睛,目光犀利,眉毛上挑,显示一种质疑和傲慢之气。
1、孟子骂人有些恶毒
孟子是个辩论家。如果套用现在的网络用语,孟子就是一“毒舌”。他不仅敢于批评时政,也毫不留情地抨击其他人的学说。他骂张仪是“妾妇”,不是大丈夫。这还只是小打小闹,还有更厉害的!你知道孟子骂谁最凶吗?他骂得最厉害的两个人,一个是杨朱,一个是墨子:“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杨朱是道家的隐士,就是那个“一毛不拔”的隐士,孟子骂他是无政府主义;墨子是墨家的鼻祖,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孟子骂他连父亲都不要了。两家合起来骂,就是无父无君,禽兽不如。孟子不遗余力攻击他们,是因为孟子的政治立场与他们绝然不同。孟子是孔子的忠实粉丝。在儒家的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位儒者像孟子这样,仰慕孔子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认为,孔子不仅是与时俱进的圣人,也是圣人的集大成者。孔子被后世所加封的“至圣”、“大成”两大荣誉,最先都是孟子说出来的。
大家知道,“百家争鸣”到了战国时期,有一个绕不开的主题就是:如何结束动乱,实现国家的统一。不同的思想家们给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孟子的答案是“仁政”。他有一句名言,叫做“仁者无敌”,这四个字听起来虽然有些理想色彩,但格局宏大,气势磅礴。
2、仁者无敌于天下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齐桓公在公元前681年首先称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时间跨度长达460年。无论是诸侯争霸,还是各国兼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诉诸武力。正如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打下一块土地,被杀死的人布满郊野;打下一座城市,战死的人尸骨盈城。我们现在都知道战争有两种: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但是,孟子却断言:“春秋无义战。”意思是说,诸侯之间的战争都无正义可言。
有一次,梁惠王告诉孟子:“魏国曾经非常强大。可是,自从寡人继位以来,东边败于齐国,连我的大儿子也死掉了;西边被秦国占去七百里的土地;南边的楚国也欺负我们。寡人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要报仇雪恨,寡人要怎样做才行呢?”孟子告诉梁惠王,过去的周文王靠百里大小的地方就赢得了天下,关键是对老百姓行仁政。孟子甚至说:“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这就是“仁者无敌”!孟子的意思是,如果梁惠王能够施行仁政,让人民过上安定的日子,懂得孝悌忠信,老百姓即使拿着木棍,也可以打败秦、楚这些强大的诸侯国,还怕不能报仇吗?
孟子当然知道,用木棍是对付不了坚甲利兵的。但是,孟子说话是有前提的,在法家、纵横家、兵家都主张富国强兵的时候,孟子从来不谈怎么发展军队,他最关心的是老百姓的生存权利,确实难能可贵。
后来,梁惠王的儿子梁襄王也曾经向孟子请过如何才能天下安定的问题。梁襄王不如他的父亲,孟子对他评价很差,说他长得有点猥琐,看上去不像一个国王,可就是这么一个不够资格做国王的人,也在关心天下如何安定的问题,可见,稳定社会、统一天下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孟子告诉梁襄王,天下安定的前提是天下统一。梁襄王又问:那谁可以统一呢?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不爱好杀人的人才能统一天下。现在各国的君主,没有不喜欢杀人的,要是有哪一国的君主反其道而行之,人民就像久旱逢甘露,就像水往低处流,都会争着往他哪儿跑。这当然是孟子的一厢情愿。后来的荀子,就没有孟子这么一昧地反对战争,他肯定了孟子的仁道,但同样看重霸道,认为只要实行仁义,霸道未尝不是一种选择。这是后话。
3、“仁政”的标准并不高
在各国都倾向于暴力争霸天下的时代,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王道与霸道有什么区别?
“以德服人者王,以力假仁者霸。”王道是以德服人,霸道是以力服人。打着仁义的旗号,靠武力欺负别人,那是霸道。孟子主张王道,虽然过于理想,却是独树一帜,让人在血雨腥风中看见了一束和平之光,尽管它是如此的遥远。
要实现王道,必须行“仁政”。可能有人认为,孟子的仁政标准一定很高,根本就实现不了,否则那些诸侯王怎么总是冷落他呢?还真不是,且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段话在中学的课本里面就有,可以说是孟子仁政、王道理想的概括。总结起来,仁政无非就是两条:
(1)一是消灭贫困。当政者给人民以土地,种田养桑喂牲口,人民不受冻挨饿,使得五十岁的人也能穿上丝绸做的衣服,七十岁的人还能吃上肉。孟子那个时候,棉花还没有传入内地,普通人穿的是麻布做的衣服,也有人穿兽皮衣服,但丝绸衣服很贵。普通人吃肉估计比较难。孟子认为,能够让年龄超过50、70岁而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穿得起丝绸衣服、能够吃肉,这就是仁政。
(2)二是普及教育。当政者认真搞好学校教育,让人民懂得尊老爱幼等礼仪规范,特别要让头发白了的老人不要挑着担子在路上行走,安享晚年。这就是仁政。
这要求高吗?其实就是解决温饱问题,加以适当的道德教化,孟子认为就有资格统一天下,实现王道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历史上却很难实现,宋朝的大儒朱熹就认为霸道容易王道难,可见文明的进步总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缓缓而行。
我们不妨看看今天的中国。中国的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生活水平甚至超过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但中国还不是发达国家。你只要看看中国的西部地区,就知道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只有1000元。另外,中国现在虽然已经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在某些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仍然严重不足。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精准扶贫,十三亿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我们的扶贫既要经济扶贫,也要教育扶贫。可见,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仁政理想,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需要逐步实现的伟大“中国梦”。这就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时代意义。
4、仁政何以可能?
《三字经》的开头有两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前一句出于孟子,后一句出于孔子。注意,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明确谈人性问题,而孔子说的“性相近,习相远”却与人性无关。孟子的意思是,人性本来是善的。而孔子的意思是,正常人的智商、情商差距不会太大,但后天的努力会拉开人的档次,有人成为君子,有人成为小人,小人没有贬义,即普通人。
过去有人批判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抽象人性论,我觉得这不是抽象的人性论,而是具体的人性论。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善根,这是很具体的,怎么是抽象的人性论呢?孟子的性善论的核心是“四端”说。哪四端?仁义礼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根于心,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注意这个“端”字,可以理解为“开端”、“萌芽”、“种子”、“潜质”等等。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人人都有,是仁的开端,不是说同情心等于仁。其他以此类推。孟子的意思是,把你的本来就有的恻隐之心培养起来,你的“仁爱”的种子就会发芽、生长,慢慢变成参天大树。如果你不重视它,不给它生长的机会,这个潜在的仁爱的种子就长不大了。孟子说,四端之心天生就有,不是外在的强加,关键看你是否重视。你家里的鸡鸭、小狗走失了,肯定会想办法找回来;然而,要是你的道德良心丢失了,却不愿意去找回来,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谁大谁小都没有搞清楚了。培养四端之类的良心,关键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找回你的良心,就是好比是“求放心”的过程。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确实不好回答。如果说人性是善的,那么恶从何而来?其实,孟子说的人性是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跟动物的差距其实是很小的,这个差距就在于仁义礼智四端,普通人丢掉了,回到了动物水平,甚至禽兽不如;而君子所以为君子,就在于能够保存人性。他的学生告子说“食色性也”,那是指人的动物属性。任何一个人既有社会性,也有动物性。西方有句名言,“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天使就是人的社会道德性,野兽就是人的动物性。
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孟子说四端之心是天赋的,怎么才能证明他是对了。关于仁义礼智四端,孟子其实只举了一个例子,任何人看到小孩子掉到井里,会不假思索地去救他,这就是恻隐之心,是仁的开端。但是,后面还有三个,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怎么证明它们是天赋的道德心?其实,道德情感是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人类出于生存需要的某种应当之举。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晚年写了一本书,叫《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建议大家读一读。柏格森说过,道德的源头不是理性,而是超理性,道德的特征就是义务感。所谓义务感,其实就是人类作为社会动物,为了自身生存发展而进化出来的种种社会规则。道德是用来遵守的,不是用来质疑的。我们可以说,孟子提倡的人性本善,天赋道德,其实不过是想说明,人类在骨子里就有道德义务的情感,是与生俱来,也可以说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发展而一代一代积累总结而来,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可以遗传的,遗传不就是天赋吗?有人质疑说,人的道德情感应该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哪里有什么遗传?但是,人如果还停留在动物的阶段,不管你如何教育,也不可能懂得那么多的规矩。孟子的本意是要告诉人们,人类固有的那一点天地良心是需要好好照顾的,这就好比“牛山之木”。牛山在哪里?就在齐国首都临淄郊外。因为处于大城市的附近,所以那里的树木经常遭受砍伐,加上牛羊的不断践踏,即使得到了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原来茂密的森林也很难恢复,变得光秃秃的。可是,这难道牛山之木本来的样子吗?非也,而是本来的美景遭到了严重破坏。孟子认为,人同样也是有仁义之心的,只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处境,摧残了人所固有的仁义之心,以至于变得面目全非。在中国文化史上,孟子是第一个看到人性光辉的伟大思想家。无论你是否认可孟子的性善论,你都无法否认孟子给人类开出了一条自我反省、自我更新、不断追求卓越的光明大道。
但是,人毕竟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当政者即使都有“善根”,也未必会做善事。道德的约束力毕竟是有限的。这正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局限所在。在儒家学派中,发现孟子仁政学说的局限,并加以弥补的,那就是荀子。我们下次就讨论荀子,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