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与周敦颐的佛教情结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爱莲说》与周敦颐的佛教情结

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凤凰网国学特此推出专题《穿越两千五百年,寻找儒家14位圣贤》,呈现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立夫讲国学”儒学篇系列课程,带您追寻儒家贤达们的身影。

周敦颐的《爱莲说》可谓家喻户晓,莲花寄托了周敦颐的理性思考,给莲花带来了新的象征形象。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个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为什么对莲花情有独钟。

自动播放

一般人都读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确实是一篇千古美文。比较一下,如果你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去来辞》,那是一种隐者情怀。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是一种儒者的忧患意识,天下情怀。同样是美文,但精神气质不一样。我曾经教育学生,你们可以欣赏陶渊明的文章,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但这个时代千万别去做什么隐士,穷开心,还爱喝酒,美其名曰自得其乐,那是自废前程。应该学范仲淹,有“居庙堂之高而忧其君,处江湖之远而忧其民”的古仁人之风,敢于担当。至于周敦颐,值得仰望,但你未必能够学得来,他的境界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就是:“超凡脱俗,圣贤气象”。

1、一个满满正能量的地方官

周敦颐是湖南道县人,生活在北宋的中期。宋朝以文治国,是科举的“黄金时代”。但是,周敦颐没有走科举这条路,他不是进士出身。他有个舅舅郑向,是龙图阁学士。宋朝的龙图阁学士,是一个带荣誉的闲职,皇帝身边的文化顾问,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待遇,这个身份可以推荐家里一个人做官,郑向就推荐了他的外甥周敦颐。宋代的官吏选拔有两条线:一条是科举,正规一些;另一条是恩荫,是科举的补充。官做得越大,推荐的指标就越多,目的就是笼络官僚士大夫,显示皇恩。这样一来,宋代的官吏多,机构臃肿,“冗官”一直是国家的负担,它的几次重大改革,都提到要裁“冗官”,但无济于事。不过,恩荫这条路毕竟是补充,通过恩荫上去的,多是需要照顾的庸才,一般只能做小官,绝大部分是小吏。

周敦颐当然不是庸才,但他一开始只能做小吏,做了洪州就是今天江西南昌分宁县的主簿,打杂的。这一年,他24岁。不过,周敦颐很有才干,他一上任,就处理好了一个多年裁而未决的官司,赢得了口碑。看来,周敦颐就是一个天生的法官,他接下来做的几任官都与司法有关,比如南安军司理参军、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广东提点刑狱,等等。他还做过郴州的桂阳县令,虔州通判、永州通判、知南康军。周敦颐一生做的最高级别的官应该是他晚年出任的广东提点刑狱,这个职务相当于广东省的司法厅厅长,有人认为,周敦颐这个提点刑狱的级别比厅长还高,相当于副省级。不管怎样,他做到了正厅级干部。这在当时恩荫、非科班出身的官员中,应该是少有的精英人物。

《宋史》周敦颐传给后人留下一个清官的形象。他为人正直,不循流俗,满满的正能量。他在南安军担任司理参军的时候,宋朝的军和县是平级的,南安军在今天的福建泉州。有个囚犯按法律不该判死刑,但主政的转运使、当地的一把手王逵蛮不讲理,要判囚犯的死刑。估计他要么是得了好处,要么是迫于压力。部下都不敢说话,唯独周敦颐站了出来,他毕竟是直接负责办案的,坚持要依法办事。王逵不听,周敦颐当场就扔下代表他身份的“笏(hu)板”,打算辞官而去,说:“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干。”面对正直的周敦颐,横蛮的王逵也不敢造次,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周敦颐为官清廉,不慕名利。做了几十年的地方官,把工资的收入基本上用来救济朋友和穷人,自己粗茶淡饭,家无余财,有时候到外地去连车马费都出不起。宋朝是高薪养廉,周敦颐的经济待遇应该不低,但他却甘于淡泊,过苦日子,确实是不多见的。他是一个真正践行“孔颜之乐”的学者型领导,有圣贤气象。他的人品,正如《爱莲说》的“出淤泥而不染”。

2、《爱莲说》与佛教的莲花品格

《爱莲说》很短,一共才119个字,字字如金啊。这是周敦颐47岁的时候写的。他只活了57岁,47岁就算中老年,这部作品代表了他思想的成熟。

文章说,世上有三种花代表三种人品:第一种是菊花,晋代陶渊明的最爱;第二种是牡丹,唐朝以来普通人的最爱;第三种是莲花,我情有独钟。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内心通透,外观正直,散发出淡淡清香。你只可以远远的欣赏她,但不可以亵渎她。爱菊花的是隐士,爱牡丹的是俗人,爱莲花是君子。我就是爱莲花的君子。可是,这个世界上毕竟俗人多而君子少,有谁愿意跟我同道,做一个不染流俗、中通外直的君子呢?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莲花不是佛教里面的一个吉祥之花吗?周敦颐独爱莲花,难道与佛教有关系吗?还真有关系。

佛教关于莲花的记载很多,还有一部专门用莲花起名的经,叫《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观音菩萨坐莲台。自古以来,印度都将莲花特别是红莲视为水生植物中最高贵的花,佛教视之为“七宝”之一。《维摩诘经》上说: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莲花总是生长在卑湿的淤泥浊水之中,按照佛教的理解,淤泥浊水即是烦恼,如果没有人世间的种种烦恼,人也成不了佛。这叫“烦恼即菩提”,在烦恼中成就菩提。周敦颐从来没有提到自己要成佛,他只做君子,但道理是相通的。周敦颐自己也说,他的思想境界就是受几个和尚启发而来。

有一本禅宗的书,叫《居士分灯录》,上面说周敦颐是佛印了元禅师的法嗣,即俗家弟子。与周敦颐交往过的还有晦堂祖心、东林常总、佛印了元、黄龙慧南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僧人。按佛教方面的记载,周敦颐的学术思想基本上都是受禅师的启发而来。比如,周敦颐特别推崇体悟“孔颜之乐”,源于晦堂祖心禅师的“自家屋里打点”。周敦颐发挥儒学的“至诚之道”,即源于东林常总的“实际理地,不著一尘”。周敦颐独创的《太极图说》则出自《华严经》的“法界”理论。周敦颐本人还承认,黄龙慧南、佛印了元启发了他的“妙心”,东林常总则让他了他对《易》理有通透的把握。

你也许不相信佛教方面的记载。但是,《二程遗书》里面记载了二程说过的一句话:“周茂叔,穷禅客。”

周茂叔是周敦颐的字。学生说自己的老师是“穷禅客”,让人莫名其妙。有人将这句话解释为:“周敦颐曾经跟禅师论辩,说得禅师理屈词穷。”那怎么可能。周敦颐受过高僧的影响很正常。他“不除窗前草”,人问其故,答曰“与自家意思一般”。这个典故朱熹曾提到过,说明周敦颐学到了禅宗的精髓,过得活泼而洒脱。

有人说,我们湖南到处都有莲花,周敦颐写《爱莲说》未必与佛教有关吧。问题在于,你就是天天坐在水里看莲花,能看出个啥来?周敦颐发现莲花之美,是他精神近乎完美的结果。中国人视牡丹为国花,印度人视莲花为国花,一个追求富贵,一个追求圣洁。这是两种文化的差异。在中国,欣赏莲花、把莲花说得那么高尚的,大概周敦颐是第一个人吧。周敦颐的《爱莲说》道出了他的精神气质非同寻常,普通儒者极难达到他的境界。

“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洒脱的胸怀,如同雨过天晴后的明朗洁净,足见周敦颐的卓越人品。注意,真正的道学家靠的是身体力行而达到圣贤境界,后来王阳明强调的“知行合一”也是这个意思。你要是做不到,又想沽名钓誉,那就是假道学,伪君子。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