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为什么不认周敦颐?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二程为什么不认周敦颐?

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凤凰网国学特此推出专题《穿越两千五百年,寻找儒家14位圣贤》,呈现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立夫讲国学”儒学篇系列课程,带您追寻儒家贤达们的身影。

作为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的学术成就毋庸置疑。他在《太极图》中阐释天理的根源,探究万物的始终,这些理论和著述,也深刻影响了二程。然而这对本应该千古流芳的名师高徒,居然互不承认,这是为什么呢?

自动播放

我们前面谈到,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有人问:既然周敦颐已经开山了,是否意味着理学就正式创立了呢?还不能这么说。所谓开山,好比建一座房子,打好了地基,而且初具规模,但不能说房子就建好了。就是说,周敦颐只能算是宋明理学的一个奠基者。他的身份,类似于禅宗的五祖弘忍,弘忍门下的六祖慧能才是禅宗的正式创始人。那么,理学的正式创始人是谁?是程颢、程颐兄弟。

本来,二程兄弟是周敦颐的学生。但是,这哥俩成名以后,却不怎么认他。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学生不认老师,也就是不礼貌、不尊重而已,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请注意,我们这里涉及到宋明理学的“道统”,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不仅很微妙,而且很严重。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程门立雪”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叫杨时的大学者,已经40岁,早就是进士出身,仍然不辞劳苦从外地赶来洛阳,拜见他仰慕的程颐老师。当他到达后,发现程颐正在屋里闭目养神,就不忍心打扰,耐心地等待老师睁开眼睛。当时天降大雪,他就一直在雪地里站着,而我们的程老师就是不睁开眼睛,直到“一觉醒来”,发现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深了。这件事在《宋史·杨时传》有记载,作为尊师重道的典范流传下来。故事中的杨时后来成了程门的著名弟子。二程的门下,桃李满天下,最有名的,有谢良佐、游酢、吕大临、杨时,合称“程门四先生”,对二程的洛学的发展传播作用很大。

从“程门立雪”就可以看出二程的门下弟子对他们有多么的尊重。但是,二程对于他的老师周敦颐,态度就不同了。为什么是这样?我们先来看看周敦颐是如何教二程的。

1、探寻“孔颜之乐”

二程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在父亲的安排下,来到周敦颐处求学。注意,二程是十五六岁来求学。古人一般8岁读小学,15岁读大学,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探究修齐治平,准备科举考试。所以到了这个年龄段,老师的主要任务是“点拨”,指点迷津。根据二程的回忆,周敦颐对二程最重要的点拨就是探寻“孔颜之乐”:

“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这里说到了两个儒家圣人的快乐。一个是颜子之乐,一个是孔子之乐。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安贫乐道的典型。而孔子自己呢?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能感受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还有一个“曾点之乐”。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畅谈人生理想。有人愿意做官,有人愿做个小司仪,唯独曾点说:“到了暮春时节,我和五六个年轻的哥们带上几个小朋友,一起到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哼着小曲回家。”孔子非常认同曾点,感叹说:“吾与点也。”这是孔子晚年的境界,那是一种纯真自然、无欲无求的状态。

周敦颐经常要二程寻找孔颜之乐,对于宋明儒学的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意义。我们现在读大学,要么准备找工作,要么准备考研,急功近利,谁还去寻求什么孔颜之乐啊。但宋明理学家,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汉唐以来的读书人,大部分拿考试当敲门砖,会写文章会作诗,至于人品,就难说了,跟我们现在某些“有才无德”的高材生差不多。理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周敦颐能够成为道学鼻祖,关键在于他具备“圣贤气象”。400百多年以后,少年王阳明在回答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的时候,也说要做圣贤而非考功名,答案完全一样。

那么,二程受到了周敦颐的影响没有?当然有。

“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

二程在他的影响下,天天都在琢磨孔颜之乐,老想着要做圣贤,放弃功名利禄,连科举考试也没心思了。后来,二程兄弟一生都把名利看得很淡。程颢有一首诗被选入中学课本:

“云淡风轻近午天,伴花依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据说这首诗是他再一次请教周敦颐的感悟,体现的是“曾点之乐”。特别有意思的是,程颐少年成名,竟然与周敦颐这段时间的强化训练直接相关。他的成名之作就是《颜子所好何学论》。

2、程颐的成名之作

二程离开周敦颐后不久,程颐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相当于中央党校。没想到在毕业考试的时候,考官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颜子所好何学论。”哈哈,这不是神预测吗?于是,程颐有如神助,一篇哲学美文横空出世:

“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为好学。夫诗、书、六艺,三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

好的文章都是言之有物,几句话就直奔要害。翻译出来大致是这样的:圣人孔子的门下,弟子三千,孔子只为颜子一人点赞,称他“好学”。要知道,孔门之中,六经人人皆通,而颜子与众不同,他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原来,颜子所学,不在经典文字,而在追求圣人的境界啊。

程颐接着说,圣人不是天生的,只要方法得当,人人皆可做圣人。具体的方法就是正其心,养其性,做到“中正而诚”,那就是圣人了。这些话,与周敦颐《太极图说》非常相似。当时的主考官是胡瑗,太学的校长,“宋初三先生”之一。胡瑗出这道题来考太学生,主题也是做圣人,与周敦颐不谋而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读书做圣贤是那个时代儒者考虑的“时代主题”。当胡瑗看到程颐的这份答卷后,极为惊异,立即通知程颐过来与他见面,并且当场拍板,破格让程颐在太学担任教职,这是轰动一时的大事。

3、谁是千年道统第一人?

尽管二程年轻的时候受过周敦颐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再满足于周敦颐的学问,并且提出了新的看法,对周敦颐就不怎么尊重了。

二程兄弟相隔1岁,哥哥程颢活了54岁,弟弟程颐活了74岁。大程去世的时候,小程写了一篇《明道先生行状》,“明道”是程颢的字,“行状”是生平简述。其中提到:

“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这段话非常重要。按照过去的礼节,晚辈称呼长辈的字虽然是尊敬的,但程颐称自己的哥哥程颢为“先生”,而称老师周敦颐为“周茂叔”,明显将周敦颐的身份降低了。最关键的是那句“未知其要”。什么叫“未知其要”?就是关键地方没有搞明白。要知道,周敦颐30岁时候写出《太极图说》,二程也看过。《太极图说》的核心是“无极而太极”、“主静立人极”,程颢估计是看不懂,也不赞同。程颢后来什么流派的书都看,特别是研究佛老的学说,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才重新在儒家的经典中找到了答案。注意这句话,“出入佛老,返归六经”,这几乎是所有宋明理学家的共同经历。

古人写《行状》,差不多就是盖棺定论。后来,程颐还写了一篇《明道先生墓表》说得更直白了:

“先生出,揭圣学以示人,开历古之沉迷,圣人之道,得先生而复明,为功大矣。”

意思很清楚,我哥最厉害,只有他接了千年的孔孟道统,他才是道学第一人。这确实有点自负。二程为什么如此自负?我觉得首先是他们的影响力盖过了周敦颐,其次是他们认为周敦颐的学问不纯粹,所以他们干脆自立门户。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