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即气”与唯物辩证法的异同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太虚即气”与唯物辩证法的异同

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凤凰网国学特此推出专题《穿越两千五百年,寻找儒家14位圣贤》,呈现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立夫讲国学”儒学篇系列课程,带您追寻儒家贤达们的身影。

“太虚即气”是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来的对世界本源的看法,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物质性本原,那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他的“太虚即气”的具体思想。

自动播放

过去教科书上把张载看成是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就是因为他的思想基础是“太虚即气”。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太虚本来是指天空,这里代指天地万物,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有形的,无形的,都是“气”的变化形态。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气”不好理解,不妨用“物质”来代替它。其实,张载的气,与现代哲学的物质完全一样。

张载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都是物质的存在,物质是不灭的,而佛教和道教的世界观都是错误的:

“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前一句是批佛教,后一句是批道教。张载说,佛教的轮回报应、鬼神观念,道教的长生不死都是错误的。佛教认为“心生万法”,天地万物都是因心而生灭,心才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还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存在,我们所见到的山河大地都是虚幻的假象,这叫“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这里要说明一下,张载这个批评不一定准确。佛教讲世界是虚幻的,不是说世界不存在,而是说世界无常,处于流变之中。张载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和真实性,而佛教强调世界的精神性和虚幻性,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视野。张载还批评说,老子讲“有生于无”,无中生有,虚无怎么会产生有呢?我们今天看来,张载批评老子的“无中生有”未必切中要害,老子说的“无”和“有”,实际上是“无形”和“有形”,某些哲学史家也将老子归为唯物主义阵营。可以说,张载用物质性的气去批评佛道二教的世界观,并不一定会奏效。

有人将唯物辩证法概括为很经典的四句话: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这四句话完全可以套到张载身上,张载的“太虚即气”完全包括了上述意思,我们中国人容易接受唯物辩证法,一点也不奇怪。当然,张载毕竟不同于西方的哲学家,主要有两个不同:

第一,张载认为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源于阴阳双方的对立,这个与对立统一规律相通。但他同时认为: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这句话是他对《周易》的一个解释。其中的“象”是卦象,代表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存在,对立各方都朝相反的方向变化,相反则相仇,仇就是斗争,斗争以和解而告终。这个相当于老子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冯友兰曾经引用过这句话,他说,境界不高的人搞斗争哲学,“仇必仇到底”,境界高的人搞和谐哲学,“仇必和而解”,后者才是哲人应有的处世智慧。

第二,张载认为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这个与现代哲学的可知论是相通的。但他同时认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有“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区别:

“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

见闻之知是“小知”,是小聪明;德性之知才是“大知”,大智慧。见闻之知向外求,是求外在的真。德性之知向内求,是求内在的善。现代人强调思辨和知识教育,一般意义上的“知识”都属于见闻之知。实际上,知识固然重要,德性更为根本,“立德树人”仍然是中国现代教育的指南针。

人性到底是什么?是善还是恶,还是非善非恶,从孟子以来,就一直没有定论,直到张载第一次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别,人性问题的争论才告一段落。张载的人性论在宋明理学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在这之前所有的思想家都没有把人性讲得这么全面。

按照张载太虚即气的观点,人与万物都源于天地之气,人性通于天性。天地之性是纯粹的,自从鸿蒙开辟,才有阴阳五行的差别。气质之性善恶混杂,是有个体差异的,与父母的遗传、地理环境、社会条件都有关系。有人急躁,有人平和,有人灵活,有人迟钝,有人善,有人恶,这都是气质之性的表现。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返)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弗性焉。”

一个人从娘胎里出来,就告别了本来的天地之性,有了刚柔缓急的差别。那怎么办?张载的意见是4四个字:“变化气质”。也就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尽量返归天地纯粹至善的本原,成为圣人君子。

我们今天还用“气质”这个词。气质其实就是精神长相,要靠后天的努力修养才能改变。人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改变很难,但不是不能改变。还有一句话:“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要改变性格,改变气质,把握自己的命运,确实需要勇气和强大的自制能力,从细节做起。张载“变化气质”的思想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是很有正能量的。

这里有一个问题。张载说人性通于天性,天地之性是纯粹的善,但实际上天地有什么善?又有什么恶?我们常说“草木无情”,连情都没有,何谈善恶。天地之性其实就是儒家推崇的伦理道德,是为了给儒家伦理道德寻找一个超越性的支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这是子思、孟子、张载都推崇的天人一体观,但他们都没有说清楚,或者说他们的预设是有问题的,还不如佛道二教的高明。为什么?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本来就是不仁的嘛,哪有什么道德情感。佛教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心若不与外界打交道,就会保持清净原貌。应该说,张载只看到了人的道德境界,他还达不到无善无恶的天地境界。这个问题,直到王阳明才得到解决。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不仅包含了儒家的道德境界,也包含了佛老的超道德境界。王阳明才真正把儒佛道三教真正吃透,他的思想境界是宋明理学的最高峰。这个我们以后讲王阳明的“四句教”会有一些说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