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生前情,尴尬身后名:明末文坛盟主的贰臣生涯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风流生前情,尴尬身后名:明末文坛盟主的贰臣生涯

本 文 约 4120 字

阅 读 需 要 15 min

崇祯十四年初春,秦淮河边柳丝柔软,衬得一川金粉也清媚入骨,孙楚楼下,一对才子佳人在此相识。才子写诗,“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恰击中她风尘里一颗冰雪琉璃心。

佳人叫卞赛赛,知书识字,善画兰,书法习《黄庭经》,长于鼓琴,好作小诗,“谈辞若云,一座倾倒”,警慧声名远播,初识时,她便知他文采风流诗名远播,便低声问:“不知,你也有此意吗?”他不敢回答,明朝有禁止地方官员纳属地民妇为妾的官方规定,他又身为南京国子监司业,只是无言见玉人在春风里画兰,微叹倚阑干。

人离别。屏上小山凄绝。欲寄相思教谁说,梧桐初下叶。

窗外绿鬟轻撇,立尽闲阶周折。慢把罗帏向前揭,早是愁时节。

——吴伟业《谒金门》

清 改琦 仕女图

如果忽略崇祯朝最后三年不可问的国事,这不过是平平的风月故事,他终究觉得必然负她,于是决心离别,一别便是七年,本以为一段淹留花月的记忆可以就此消磨。那时,他也不过是个平平的写着缱绻文字的风流才子。

他叫吴伟业,号梅村。

传说,吴伟业之母朱氏在临产时,曾梦见身穿大红衣服的官府差役送来牌匾,定睛一看,居然是是隆庆五年会试第一名的邓以赞高中的喜报,正在惊疑之时,朱氏感到腹中不适,生下了吴伟业。家人为他取名伟业,字骏公,而这个从江南小城走出来的孩子,确也不曾辜负吴家的期望。

十二岁时,吴伟业开始跟随塾师李明睿学习,李明睿便发现了吴的斐然才气。一次主人设宴,为表对老师的尊敬,特拿出家中珍藏的玉杯为李明睿敬酒,李是性情豪爽的嗜酒之人,饮到酣处酒杯落地,碎成几片,主人心痛,忍不住埋怨指责,喋喋不休,一场酒宴不欢而散,李明睿也和吴伟业的父亲表明,次日便走,不想留在此地了。吴父见李囊中羞涩,以金相赠。巧的是,吴伟业参加会试,房师恰是李明睿,不知是吴母的梦带来的运气还是吴父慷慨之举的回报,他高中会试第一。

意外的是,吴伟业的主考官——当朝首辅周延儒与温体仁有宿仇,温又素与东林党作对,自然亦仇视复社,此时的吴伟业已成复社骨干人物。在党羽的建议下,温借机指示御史袁鲸弹劾周延儒徇私舞弊,试图施一箭双雕之计。身为会元的吴伟业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还未踏入朝堂,初体春风得意之喜,就被官场风浪打得晕头转向。

周延儒无奈,为辩清白,直接将吴伟业的试卷进呈御览。当时周正得崇祯皇帝信任,温体仁弹劾之事又为凭空捏造,崇祯阅毕试卷,御笔亲批“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字,意为文品端正、才学博雅,可为好为诡辞者流楷模,又录吴伟业为榜眼,又见吴是未婚的青年才俊,特下旨曰“撤金莲宝烛,花币冠带,赐归里第完姻”,“年少朱衣马上郎,春闱第一姓名香”,大惊大喜之后,吴伟业沐着浩荡皇恩,在十八年后朱明王朝灰飞烟灭之时,“泥金帖贮黄金屋,种玉人归白玉堂”,真如梦里。

咸阳三月火,新宫起、傍锁旧莓墙。见残甓废砖,何王遗构,荒荠衰草,一片斜阳。记当日,文华开讲幄,宝地正焚香。左相按班,百官陪从,执经横卷,奏对明光。

至尊微含笑,尚书问大义,共退东厢。忽命紫貂重召,天语琅琅。赐龙团月片,甘瓜脆李。从容晏笑,拜谢君王。十八年来如梦,万事凄凉。

——吴伟业《风流子·为鹿城李三一寿,掖门感旧》

但此时,吴伟业和大明都在梦里,二十三岁的青年一朝做了翰林院编修,他自言“陆机词赋,早年独步江东;苏轼文章,一日喧传天下”,傲然之气流溢。

宋 刘松年 山馆读书图局部

崇祯七年秋,吴伟业经历了五个月的编修生活与婚假,重新北上回京,此时朝中,温体仁已做了首辅,朝堂上复社众人的日子愈发不好过,初回朝堂的吴伟业,尚坚持着“正直激昂,不入其党”的骨气,然而, 身为复社之首,却仍不免卷入党争的旋涡,不断纠缠, “立朝十年,与党祸相终始”,而复社势力渐壮,也颇受崇祯皇帝猜忌。

崇祯十四年始,吴伟业仕途一帆风顺、步步高升,直至升为左庶子,但在大明王朝的最后三年里,他看清了朝内的波涛汹涌,崇祯十四年起,就不理司业,挂职南京国子监司业,身居老家太仓,再未踏入京城一步。

夜半话挂冠,明日扁舟系。问余当时年,三十甫过二。采药寻名山,筋力正强济。濯足沧浪流,白云养身世。长放万里心,拔脚风尘际。

——吴伟业《送何省斋》

十四年,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攻破洛阳城,吴伟业所谓“海宇方纷纭,虚名束心意”,个中多少无奈!国内动乱无时息止,朝中乱如浑水,他与友人登上鸡笼山,东望皖楚,泣下沾巾。他在太仓买下一座旧宅,改建为梅村别墅,从此自号梅村,经营贲园,约费万金,又游历江浙一带,狎妓啸歌,乱世之中,尚百亩天地可以避身。

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闲窗听雨摊诗卷,独树看云上啸台。桑落酒香卢橘美,钓船斜系草堂开。

——吴伟业《梅村》

崇祯十七年煤山惊变,五月初,崇祯已死的消息传到太仓,“至尊微含笑,尚书问大义,共退东厢。忽命紫貂重召,天语琅琅”,一一掠过心头,崇祯帝亲问《尚书》大义之情景更是刻骨铭心,那个给他带来无限荣光又使他身陷囫囵的朝廷灰飞烟灭,吴伟业只觉悲恸万分,天崩地裂,崇祯皇帝自缢,他便亦欲以三尺白绫殉国。

复社之人好论“先人品而后文品,无气节岂有高格”,吴伟业以为自己生命即将结束时,不知想起的是否是天地骤变时的故人奇节,就在他在史书中留下忠烈之名的前一刻,母亲飞扑过来将他救下,含泪质问,你走后,我怎么活?家人怎么活?从此,“我因亲在何敢死”的包袱他背了一生。

国变之时屡见义士,但在兵燹里吞声而活的,大多还是普通人,一个时代的选择题——“生”与“义”,终还是忍痛选择了“生”,历史片段为个人心理带来的阵痛被光阴暂时埋没。吴伟业试图挣扎着求全,又踏入了南明小朝廷,在上下一派昏庸迷乱中做着清醒人,只见中兴无望,以奉母养病为由寒心而退,背着负罪感与屈辱感,与好友相约的遁入空门,他最后也负了约。

此时,吴伟业想起了荣宠一时、于亡国前两年去世的田贵妃,田氏因宠而贵、倚势而骄,但终究病损憔悴、黯然谢世,繁华摇落不过短短十几年光景,红颜身世竟暗合崇祯一朝去奢返朴、力图清明政治到乱象丛生、走向衰亡的旧事。

吴伟业笔下,田贵妃与崇祯皇帝泉下相见,“穷泉相见痛仓黄,还向官家问永王”,此时南明小朝廷里歌舞升平,一如天宝时的霓裳羽衣曲,茂陵埋没于残阳荒草,朱明一脉也即将走入历史的烟尘。他援笔写已成枯骨的旧朝红颜,不啻一曲故国挽歌。

宫草明年战血腥,当时莫向西陵哭。穷泉相见痛仓皇,还向官家问永王。幸免玉环逢丧乱,不须铜雀怨兴亡。自古豪华如转毂,武安若在忧家族。爱子虽添北渚愁,外家已葬骊山足。夜雨椒房阴火青,杜鹃啼血濯龙门。汉家伏后知同恨,止少当年一贵人。碧殿凄凉新木拱,行人尚识昭仪冢。麦饭冬青问茂陵,斜阳蔓草埋残垅。昭丘松槚北风哀,南内春深拥夜来。莫奏霓裳天宝曲,景阳宫井落秋槐。

——吴伟业《永和宫词》

顺治二年,吴伟业举家从避乱之地回到家乡太仓,祖母与妻子相继去世,国也破,家也破,友人又各奔东西,此时他正值四十壮年,已是两鬓斑斑、牙齿脱落,尽显老态,“草间偷活”,只觉非生非死,如齑粉般被反复抛掷。他在友人园中听琵琶诉崇祯旧事,“忽焉摧藏若枯木,寂寞空城乌啄肉。辘轳夜半转咿哑,呜咽无声贵人哭”,新朝无地悼旧朝,亡国之痛写入乐声,倒是“江湖满地《南乡子》,铁笛哀歌何处寻”,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无处逃避,司马青衫,泪应更多。

秋风萧索响空帏,酒醒更残泪满衣。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同归。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吴伟业《追悼》

顺治九年春,吴伟业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作为在野汉族文人的精神领袖,他被举荐入朝,抵抗了一年有余,屈节出仕。复社、几社于虎丘集会,吴伟业依旧以领袖身份主持,环顾四周,鼎革之后,故人零落,“青溪胜集仍遗老,白袷高谈尽少年”。赴官前,他又回到南京游历了一番明朝旧迹,天地茫茫,沧浪难寻,平生尽被一官所误,弃家容易变名难,只叹如今已无路可退。

顺治十年秋,一纸诏书飞来,多方压力之下,吴伟业结束了十年山林生涯。病中,他以笔自剖,赤诚的犹如告解: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炙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诀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吴伟业《贺新郎 病中有感》

此刻怀着心病,“扶病入都”,吴的友人多是谅解,一家老小,乘舟北上。

却说道,崇祯十四年初春的才子佳人故事,也成了鼎革之际的悲情一笔。顺治八年初春,卞赛赛乘舟赴梅村别墅拜访吴伟业,兵燹之后二人初度重逢,佳人退下钗环,换了道袍,自号玉京道人。烟柳秦淮中的卞赛赛已死,为躲避清兵劫掠妇女而入道的卞玉京苟活,狎昵之情化了方外之礼,“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江山摇落,在二人的命运里留下共振的因子。铅华断梦,旧垒都非,吴伟业相送一百余里,直到横塘,从此云水相隔,“此生终负卿卿”。

落拓江湖常载酒,十年重见云英。依然绰约掌中轻。灯前才一笑,偷解砑罗裙。薄幸萧郎憔悴甚,此生终负卿卿。姑苏城外月黄昏。绿窗人去住,红粉泪纵横。

——吴伟业《临江仙·逢旧》

康熙十年夏,吴伟业病重,预感不久于人世,留下遗言:“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殓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梅村之墓’” 。又有绝笔诗言:“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

不知书生底用,无奈飘零身世,笑啼不敢之时,贰臣生涯个中苦辛,亦只赚得后人一声叹息而已。卞玉京葬于无锡惠山柢陀庵锦树林,吴伟业也曾前往凭吊,只是不知,他凭吊的是卞赛赛,还是卞玉京,抑或是曾经的龙团月片、甘瓜脆李、红颜与旧游。

END

者丨张琚良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排版 | 薛梦缘

经公 众号“菊斋” (微信ID:juzhai02)授权转载 。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