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被遗忘的名相耶律楚材,为何被称为“神人”?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几乎被遗忘的名相耶律楚材,为何被称为“神人”?

作者:赵心放

契丹族人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晋卿,作为元朝的奠基者之一,他呕心沥血为蒙古立国中原,定制度,兴文教,发展社会经济,为加速这个民族的封建化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耶律楚材的身世

耶律楚材生于金朝中都燕京(今北京),是辽东丹王突欲的八世孙,父亲耶律履,系金代品学兼优的学者,曾在金世宗朝任尚书右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耶律楚材三岁时,他的父亲去世,是啥原因史书没记载。这对他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幸好他的母亲知书识礼,能给予他良好的教育。加之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刚到弱冠之年,就在文史、天文、地理、律历、术数等方面颇有造诣,而且谙熟琴棋诗赋,可谓多才多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才子,精通汉文,用汉文撰文吟诵潇洒自如。

耶律楚材成长在动荡的历史时期,那时整个华夏,北面的金国最强,占据中原。南宋虽然偏安于江左,没忘记收复北方失地,常挑战于金国。处于甘宁陕的西夏,与南宋结交,共同对抗金国的权威。金章宗太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成为全蒙古的汗(皇帝),尊称为成吉思汗。新崛起的蒙古,其咄咄逼人之势让各方都感到难于应付。

耶律楚材是正宗的金国“官二代”,享有赐补官职的特权,但他本人渴望参加正规的进士科考试,金章宗也愿意眼见为实。在当殿应试的十七人中,耶律楚材独领风骚,从此步入了仕途,此后他还曾任职开州同知。

在蒙古灭掉西夏和金国后,耶律楚材弃俗拜佛,投在万松老人(行秀)门下钻研佛理。但他不是铁心投入空门的,只是在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1218年,成吉思汗平定燕地后,逐渐感到人才的重要性,打听到耶律楚材是位难得的人才,且又是原被金灭掉的辽国宗室后裔,于是遣人去询问治国大计。耶律楚材得知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要召见他,感到是一个图谋进取的好机会,二话没说就应召前往。

临行前他激情地赋诗一首:

英明的圣主来到了中原,礼贤下士征召各类人才。

我立志去建立丰功伟业,不能在南阳坐等皇叔来。

(二)从军西征建功勋

成吉思汗在西征开始的前一年春天,特地派人到燕京,召请耶律楚材随军西征。他觉得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于是收拾好自己的琴剑书籍,就慨然上路了。从燕京到成吉思汗的军营,路程遥远,地势险要,都不能阻拦他践行平生壮志的宏愿。他穿过居庸关和阴山,跨越大沙漠,经过一百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如期达到了目的地。

碰巧的是,出征的那天虽然时值六月,突然狂风骤起,黑云密布,突然间大雪飘飘。大家议论纷纷,成吉思汗也疑虑重重,召耶律楚材来询问。

他没有简单地按自然规律来解释这种天象,针对将士天文星象知识普遍肤浅的实际情况,在天象的解释中巧妙地加上了不少鼓动士气的内容。断言道:盛夏出现了严冬的肃杀之气,这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好兆头。哎呀呀!成吉思汗就是盼望的这种吉象,于是意气风发地带领大军向西杀去,硬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哟。

成吉思汗原是一个重武轻文的人。有个弓匠擅长制弓,看不起当文人的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巧妙地说,制弓需用弓匠,制天下者就需用制天下匠才行。成吉思汗听了内心折服,对其儿子窝阔台说:耶律楚材是天赐我家,军国庶政可委他处置。

耶律楚材跟随成吉思汗九年,其中七年是在南征北战中度过的,难以施展他的全部才华,在思想深处有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冷落感 ,但是他深信,以儒术佐政兴国的一天,终究会到来。

(三)勤政谋政展才华

1227年冬天,耶律楚材回到了燕京。这一年成吉思汗病逝。由其四子拖雷代理国政,是为元睿宗。

在这段时期,燕京城的社会秩序颇为动荡,一批不法分子天还没黑就公然入侵私宅掠夺财物,闹得人心惶惶,国无宁日。元睿宗下令耶律楚材和和中使塔察儿前去处理。

耶律楚材经过细心察寻,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些不法份子是一些官员留在燕京的亲属及一些豪强的子弟。耶律楚材毫不手软的全部缉拿归案。这些家伙的亲属暗中贿赂中使塔察儿,请求从轻外理这些人。

耶律楚材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找塔察儿晓以大理,陈述利害。塔察儿听后深知有错,表示愿意听从耶律楚材统一安排处理好此事。他们对罪犯逐一进行审判,依法进行处理。其中十六个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首犯,绑赴刑场问斩。燕京秩序很快恢复了正常。

1229年,根据成吉思汗的遗命,由阔窝台正式继承帝位,管理的国域,多为中国北部。年少的阔窝台感到力不从心。耶律楚材尽心竭力确定基本国策,出台一批批当务之急的法令,加速了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

随着法制的健全和实施,国家日益兴旺起来,那些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豪强贵族们,百般诋毁耶律楚材,还建议皇上要斩杀此人。好在阔窝台自有明察,还将谣言的制造和传播者交耶律楚材去审理。耶律楚材以国事为重,宽宏大度地请阔窝台暂不处置,观其表现后再定。耶律楚材的高尚品格受到了朝野的称赞。

文末补语:耶律楚材在提倡文化教育、理财等诸方面都 有所成就,对蒙古立国中原做出了卓越贡献,为缔造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朽业绩。后人对他的评价极高,有用周朝的周公、召公作比喻的。为“褒贤劝忠”,清乾隆朝还在北京颐和园为他建祠塑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