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民族建筑专家谈:青藏高原民族建筑和拉萨古城保护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地域民族建筑专家谈:青藏高原民族建筑和拉萨古城保护

民族建筑“大家”谈

文/马扎•索南周扎

青藏地域民族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体系中,山地建筑的杰出代表,石构建筑的特色构成,更是长期以来,繁衍生息于青藏高原的藏、羌等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发展实践的创造。位于青藏高原的藏、羌等民族,以山地为蓝本,以石木为材料,运用中华民族传统深邃的天人思想和生态智慧,创造出具有纵向雕塑美感,特有自然神韵、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本土建筑文化体系。拉萨古城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前沿平台,也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桥头堡。在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交织的坐标系统中,如何保护和建设,这也是对拉萨古城展开思考的意义所在。

布达拉宫

一、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

(一)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藏族建筑文化独特的精神价值及自然属性。

我们经常讲,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是以功能为目的的空间等等。而这一切说辞,似乎隐含着人对建筑的主导、控制和创造。总结起来,似乎人是建筑绝对的主导,而建筑静态的、被动的被人创造、因人的需要而被创造。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不尽然。如果我们把喜马拉雅极地藏式建筑系统深度的纳入到建筑学科的视野,你不仅会对藏族建筑本身有开拓性的认识,而且你的建筑认知观念也会有极大的拓展、甚至颠覆。我们都知道藏族居住在世界第三极的极端山地环境下,而这样的极端环境造就了藏族文化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谦恭的人文性格,而这样的自然环境以及与之相生的人文性格,在整体人类文明中是独树一帜的。由此产生的人居实践行为和建筑审美观,是精神的、生态的、自然的、质朴的、庄严的。

藏族建筑的风水观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解读山川自然,顶礼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将人居实践的建筑行为,以资源高效支配和环境最小扰动为原则开展实践。最终达成了诗意地栖居于自然的生态美学意境。

大家回顾一下布达拉宫和丹巴藏寨就可以理解我的用意。从建筑的缘起来说藏族建筑也是精神性的,仪式性的。藏族最早的建筑文化行为可能就是在某个高山之巅的石构祭祀。有的人很难理解阿里的穹窿银城为什么修造在那么不宜生存的高山之巅?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个民族深层的性格,就不难理解,在现实性和精神性中,他们更注重精神性。显然,藏族建筑文化是被精神支配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在物质繁荣、精神虚无、生态危机、能源紧张的现实下,具有可以启发全人类的文化价值。

(二)藏族建筑的审美价值、空间组织逻辑,在人类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

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理解藏族建筑文化,会让你感受到现有的建筑思想、建筑美学对于理解藏族建筑文化的局限。林语堂有一句话评价布达拉宫“他说布达拉宫像是从山上长出来的一样”,索南总结了布达拉宫给我的心理感受和美学体验:质朴、庄严。什么是质朴?如山一样的自然是质朴;什么是庄严?雄伟之中除去人的傲慢和执念,就是庄严。而这样的建筑文化审美体验不是人乘之法,而是天乘之作,不是抗争和突破,而是已经完成的寂静和圆满。这是如何实现的?是人谦恭的依照自然的逻辑,实现自我人居实践的功能需要,是以生态原则达成的人居实践的建筑成就。我们为什么会在布达拉宫前感觉被征服的心灵宁静,那是神性对人性的调伏,所谓神性,不就是自然的、精神的心理响应吗?其实质就是生态美学在建筑的实践中达成的人文心理影响,这就是藏族建筑的美学价值,不同于人类任何一种建筑文化的美学价值而独树一帜。藏传佛教中的坛城,在建筑学家的眼里,实质上代表着这个民族人居、宜居乃至幸福的美学理想。

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分析,藏族建筑实践乃至藏族文化,都是以生态规律为原则,支配资源、实现发展需要的。这种人文精神不是建立在自我强调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以人为目的的、傲慢的、不科学的社会发展和人居建筑实践,而是以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圆满为目的和前提的,科学的、理性的社会发展和人居建筑实践,这就是藏族建筑文化中坛城之修的根本用意,是支配藏族人建筑行为的精神法则。人的自我实现和进取的人文精神的前提是环境的生态维护和自体的心灵修持。这就是产生独树一帜且博大精深的藏族建筑文化的人文精神。

从空间组织逻辑上看,如果说西方建筑和现代建筑是空间竖向组织逻辑和空间雕塑的极致代表,华夏建筑是把空间组织在平面维度,实践张弛之美的空间意境的美学典范,那么,藏族建筑的空间组织逻辑是具有本质差异的。在环境地理特征并不具有足以影响人的建筑行为的强大个性时,无论西方建筑、华夏建筑、现代建筑,充满了主观意识和功能需要对于人居空间的全面建构。而在喜马拉雅山地环境下,在极地气候环境下,人的建筑行为强烈的被自然影响着。喜马拉雅的极地藏建,虽然是人创造的空间。但并不是完全以人的需要的而组织的空间。在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前,需要服从环境条件和人类精神对于这种环境的敬畏和尊重。因此,藏族建筑形成了斜向依山的空间组织逻辑,这个空间逻辑是天人合一的、是山赋予的、是自然决定的。四川大学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永宪老师曾跟我讲藏族建筑平面不好画,原因就是藏族建筑空间组织的自然逻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建筑学科的空间组织理论是可以因藏族建筑研究的深入而拓展的。

(三)以藏羌建筑为主的西部山地民族建筑,在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体系中的价值及地位。

以农耕的社会经济模式和以平原为主要地理背景的华夏建筑体系,是中华民族建筑体系的主体内容,但并不是全部。从中华传统文化讲任何事物都是阴阳合璧的,从藏族传统文化讲人的认知,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分为三的自在观(一分为三可概括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视角;自在观即没有任何约束地看这个世界)。从中华民族的建筑体系上来说,华夏建筑体系和西部山地民族藏羌建筑体系也是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的。一个是中华民族建筑人文伦理智慧的典范,一个是中华民族建筑自然生态智慧的楷模。这在和谐繁荣的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价值中,一个都不能忽视啊!在这里,我要说一个希望和祈祷。祈祷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建筑史中可以看到西部山地民族藏羌建筑卷。我也愿为此祈愿竭尽所能。

丹巴藏寨

二、拉萨古城保护

拉萨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这种优雅是有由拉萨那些高品质、世界级的建筑文化遗产和浸酝其中鲜活的人文生态所决定的。

拉萨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座独具一格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赞布松赞干布兴建拉萨城始,拉萨几经兴衰,并最终成为西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至今有1300多年的建城历史。

关于拉萨城市发展的记载,最早见于藏文史籍《柱间史》《西藏王统记》《汉藏史集》《西藏王臣记》等,它们对布达拉宫及大小昭寺建造过程的叙述略为细致,然而大部分带有神话色彩,因此可以说西藏历史上对于拉萨建城方面的论述比较简薄,确凿的历史素材不够充分。近现代西方人的游记中也有所记述,近年来国内也开始更多关注,但大多停留在表层的介绍,叙述均不详尽,缺乏涉及迄今为止拉萨城市发展和建设历史方面的研究和考证。

拉萨古城保护的历史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随着拉萨古城中布达拉宫、大小昭寺、罗布林卡等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文化遗产,拉萨古城的保护格局逐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对八廓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拉萨也在不断总结和完善古城保护的认识和方法,并开始注重和保护,遗产与人之间的活态关联。

这些年在西藏自治区的发展规划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把拉萨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那就从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拉萨古城的保护。

拉萨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并不是由当下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拉萨久远的历史底蕴、拉萨独具特色的遗产气质,以及与现代文明性格迥异的特色而形成的对外界的文化心理吸引而造就的。如果拉萨要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如何理解古城、如何尊重古城、如何让我们的现代行为,不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他优雅气质、凝重特色、鲜活生命的干扰。这不仅是古城保护的要点,更是古城管理的要点,更是以古城为资源的文旅行为管理的根本。

如果没有拉萨古城的遗产特色、遗产价值,以及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你都找不到的活态遗产氛围。世界旅游目的地无从谈起。如果以游客重心,那么我们的行为本末倒置。只有理解了、领悟了、尊重了遗产本体,以及延续了那些在八廓街、罗布林卡转经、生活、朝拜的鲜活百姓和世界文化遗产之间的活态关系,我们才有可能找到并形成在让古城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正确方法和现实路径。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拉萨古城保护的长期探索实践,也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

拉萨古城的活态文化氛围,以及你在拉萨感受的遗产和人鲜活的关系,浸酝在遗产空间中人的精神性、纯粹性、幸福感是拉萨古城独具特色的遗产价值,这一点在世界来看都是唯一的。抛开理念和技术,认识这一价值是拉萨古城保护的根本。人和遗产的关系是核心,延续人和遗产的关系是关键。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传承超出本土基础上广义的人(本土加世界的人)与遗产之间,传续久远、不失凝重,但又融入恰当时代气质的人和遗产的新关系,是古城遗产保护和利用中最主要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的名城遗产保护理论体系都会得到特色性、本土性的发展。拉萨古城是要驯化、涵养、教育、熏陶、影响来自世界各地的、怀揣不同心理的世人的。这是拉萨古城的价值和气质决定的。

罗布林卡

近年来,青藏地域民族建筑学科研究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体系视野下的青藏地域民族建筑研究和藏族地区城乡建设发展实践,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建设任务,也是一项关键的理念培育载体,我们应当重视。

马扎•索南周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藏式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民居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青海民族大学青藏极地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客座教授,拉萨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青藏极地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马扎•索南周扎致力于青藏高原本土建筑研究近三十年,提出并推动“青藏高原极地建筑和人居环境研究”学科建设,推进科研成果在青藏高原区域发展事业中的实践应用和转化,积极促进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在国际的传播与交流。其设计作品类型涉及宗教、文旅、公建、酒店、历史街区、遗产保护、特色小镇等,遍布五省涉藏地区、内蒙古以及海内外广大地区。

(本文经作者授权,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