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战略洞察力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作者丨宋杰(著名历史军事地理学者)

在三国时代的长期战争中,汉中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发挥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从蜀、魏两国的交战过程来看,汉中所具有的战略价值对双方并不是均等的。

对处于弱势的蜀汉来说,汉中是必争必守之地。

从防御的角度来讲,若失掉汉中,武都、阴平亦不能自保,四川盆地与关中、陇右之间就没有了保护前者安全的缓冲地带,敌人能够从多条道路进攻或威胁巴蜀,守卫者顾此失彼,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从进攻的角度来分析,蜀国占领汉中后的形势是十分有利的,可以从多条道路攻击曹魏的荆襄、关中和陇右,魏军若是分兵防守,自然会削弱力量。事实上,诸葛亮、姜维频频发动的北伐,虽然与敌人互有胜负,但是基本上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曹魏的守军尽管在数量上占优,却经常处在被动的境地。其原因之一,就是汉中蜀军能从几个方向出击,声东击西,使其防不胜防,疲于奔命,因此陷入被动。

蜀汉自刘备占据益州以来,拓展领土最多的两次辉煌胜利,都是在把主力部队投入到汉中地区以后取得的。

第一次是刘备兵进汉中,斩夏侯渊,迫退曹操,又东取西城、上庸、房陵三郡;

第二次是诸葛亮自汉中北伐,坐镇建威,派陈式攻占武都、阴平二郡。

这些史实,都证明了汉中对于蜀国进攻曹魏所起的重要作用。

刘备在入川以后,军事上屡陷被动,几经惨败。究其原因,往往和他未对汉中驻防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关。

建安二十年(215),刘备引兵东下,和孙权争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曹操乘虚击败张鲁,夺得汉中,并进军三巴,致使蜀中惊恐摇动。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在苦战之后占领了汉中和东三郡,却又把主力撤回成都,让关羽在东线孤军北伐,结果受到魏、吴双方南北合击,丢掉了荆州。刘封在上庸抵御魏国进攻时,由于力量薄弱,无法相抗;而汉中守军因数量有限,亦不能给予有力的支持,使东三郡又落入敌手,蜀国在四川盆地以东的领土丧失殆尽。

廖立曾严厉地批评刘备的错误决策:“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

卢弼《三国志集解》曰:“此虽忿言,然当日情势实如此。”

今人吴健曾详细论述刘备汉中撤兵带来的恶果。他认为,刘备如果率领益州主力留驻汉中或出击陇右,曹操的大部兵力是不敢离开关中的,至多只能抽调少数人马前往襄阳。

而对付少数援兵,关羽不需要调走荆州守军;守军不调,荆州也就不会丢失。同时,若是关羽形势不利,身在汉中前沿的刘备君臣也会及时分兵顺汉江东援樊城,从侧后方夹攻曹军,关羽军队在荆州仍能站稳脚跟。

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对蜀汉较为有利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刘备率领益州主力离开了汉中前线,造成其既不能及时东援关羽,又无法牵制、打击曹操主力,导致关羽这支偏师独抗曹、孙两大强敌的局面。

景耀元年(258),姜维做出了削减汉中兵力,放弃外围的防守,退保汉、乐二城,诱敌深入以求全歼的错误决定。后来钟会伐蜀,大军轻易地进入汉中平原,攻破阳安关,引起蜀国北部防御体系的全线崩溃。

西晋名将羊祜曾对此感叹道:“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及进兵之日,曾无藩篱之限,斩将搴旗,伏尸数万,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至刘禅降服,诸营堡者索然俱散。”

蜀国在三月之内土崩瓦解,其重要原因,也和其统帅的部署失当,未能在汉中驻扎重兵,以保证其安全有关。说蜀国安危系于汉中一身,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对于盘踞在中原和关西的曹魏来说,汉中地区固然也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是对它的需要和依赖程度并不像蜀汉那样迫切。

曹魏若要进攻巴蜀,那么汉中是势在必得的。如前所述,这样可以从几条道路入蜀,并使武都、阴平陷入孤悬境外、难以坚守的局面,对魏十分有利。相反,若未取汉中,仅有武都、阴平两郡,那么对蜀汉就构不成威胁。但是如果对蜀汉采取防御战略,情况就有所不同了。能够掌握汉中当然很好,但要是付出的代价太高,难以承受,也不妨放弃它。这样对曹魏虽有些被动,却还不至于构成致命的威胁。

在汉中防御蜀汉需要不少兵力。

例如当年夏侯渊、张郃的数万人马便抵御不了蜀军的进攻,曹操领大兵到来,其粮草给养需要从关中乃至中原内地运来,经过数百里上千里的跋涉,对于国家和民众来说都是极为沉重的负担,南阳等地甚至因此激起了民变。

曹操深知汉中战略地位的重要,又痛感大军在此驻防殊为不易,所以把该地形象地称为“鸡肋”。

在国力并不十分强大,中原残破、百废待举,又要兼顾东线战事的情况下,死守汉中对曹魏来说代价太大,有些得不偿失,不如把它抛给蜀汉。因此,曹操最终还是采取了放弃汉中的做法,将对蜀作战的正面防线收缩至关中,把秦岭难以通行运输的困难抛给了蜀汉一方,利用“五百里石穴”的天险来阻碍对手,并迁徙百姓,将汉中变成空旷无人的荒野,使蜀军在北伐时无法在沿途获得补给;自己则通过防守不战来休养生息,恢复和增强国力,为将来的统一战争做好物质准备。曹操这一战略构想,在孙资对魏明帝的追述中说得很明白。

可见《三国志》卷14《魏书·刘放传》注引《孙资别传》:

诸葛亮出在南郑,时议者以为可因大发兵,就讨之,帝意亦然,以问资。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又武皇帝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帝由是止。

从以后的历史进程来看,曹操放弃汉中、对蜀采取守势的战略,在其死后基本上得到了贯彻(数十年中,只有曹真、曹爽对汉中的两次短暂进攻),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蜀国夺取汉中后,由于秦岭的阻隔,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多次因乏粮而被迫撤兵,在领土扩张方面,数十年来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说明曹操的上述决定是明智的,他对汉中的战略地位与军事价值做出了客观、正确的判断,眼光长远,为魏国将来的强盛与灭蜀统一奠定了基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