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诗仙”李白是个官二代?他自己说的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为什么说“诗仙”李白是个官二代?他自己说的

作者:刘永

为什么说“诗仙”李白出身于门第高贵的官宦世家,是个官二代呢?这原本出自于李白的自述。

李白在他的《送杨燕之东鲁》这首诗中说:“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这几句话追述了他奉诏入京时的一段往事。意思是说,我本来出生在官宦人家,意外被朝廷征诏入京,担任翰林院供俸,当了一段时间的御用文人。后来,因为自己才华横溢,耿直忠言,遭到了奸相、佞臣们的嫉妒、谗毁,而被排挤出宫廷。不得不流落到长江下游一带,东奔西跑,混日子。而我的两个孩子还远在山东,我们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我一想到他们,就泪如泉涌。你(杨燕)即将回到东鲁,麻烦请你带去我对儿女们的问候吧。

一、李白的父亲是位官员?

今天,我们通过中小学课本知识学习,从小就都知道,李白的父亲是个大商人,家里很有钱。所以,李白才二十来岁,就能够“仗剑去国”,离开四川家乡,到处游山玩水,任侠仗义,潇洒生活。按理,他应该是个如假包换的富二代才对。其实,课本知识也不可全然尽信,给你的不一定就是标准答案。根据《旧唐书·李白传》记载:李白“父为任城尉,因家焉”。意思就是说,李白因为父亲担任了山东任城的县官,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家搬到了山东任城。原来,李白的父亲还当过县官,他自然就是官二代了。

我们知道,李白的第一位妻子许氏是前朝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李白婚后的家庭安置在湖北省安陆县,他在湖北安陆生活了十多年时间。唐代非常重视门第制度,等级观念森严,婚姻更是要讲究门当户对。李白的家世如果仅仅是个商人身份,没有官宦世家背景,他根本就不可能与官宦人家联姻,成为宰相家的孙女婿。李白在安陆当了上门女婿,自然衣食无忧,但要说他从此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靠吃软饭生活,又是绝无可能。更何况,李白胸怀天下,还具有周济苍生的鸿鹄之志呢?

于是,李白婚后就四处去干褐,求职谋官,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飞黄腾达。这期间,他写了不少的自我推荐信。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叙述过自己的家世,文曰:“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表明他是个官宦子弟。李姓是陇西地区的大姓,和当今的皇帝同宗同脉,属于世家贵族。公元403年,李白的先祖因为躲避沮渠蒙逊(十六国时期北凉国君)起兵叛乱,被迫离开故乡西域月氏地区(河西走廊,甘肃、宁夏一带),迁移流落到“咸秦”(即长安,今陕西西安)居住生活。

“因官寓家”四个字说得很明白,李白的先祖因为迁移到长安地区,子孙曾经为官一方,就在当地安了家,繁衍生息。这也大概能够据此解释李白的父亲李客为什么因为躲避灾祸,举家迁移,偏偏要把家安在偏远的四川江油青莲乡的原因。李白家族是书香门第,世代为官,虽无显赫人物出现,但他的先辈应该有人曾经出任过当时四川广汉郡(指川北绵阳一带,或者古江油昌隆县内)的官职。因此,李白的父亲李客才得以了解、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才能够逃难到昌隆县青莲乡,投靠亲友,选择风水宝地,在这里安居乐业下来。这些当然是笔者根据李白“因官寓家”的描述猜测的,并无实据。

二、李白的户口在山东

话说转来,李白一家本来在湖北安陆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之间就举家迁移到千里之外的山东任城去了呢?

有可能是李白的父亲在山东任城当了官,他于是举家前往投靠父亲。毕竟自己入赘安陆许家,并没那么光彩,私底下必定受了不少窝囊气。另外,也有可能是他的结发妻子许氏不幸去世了,安陆已无可留恋。此时,离开这个伤心地,到山东去投靠亲友,无疑是他的最佳选择。很快,李白就入籍山东任城,成为了山东人。他又在当地找了一位女子刘氏为妻,还买了田地,美美地过上了小日子。即便后来李白外出为官了,他的妻子儿女还是留在山东任城。

李白曾经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一诗中写道:“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说自己一直对当官不感兴趣,却因为崇拜居住在任城的击剑高手裴昊,一心要拜他为师,故而来到了山东定居。李白自幼就酷爱剑术,这样说也有一定道理。但他本来就不怎么顾家,喜爱一个人到处寻道、游玩。他来任城居住,若真的只是为了学习剑术,又何必要拖家带口呢?

当然,关于李白的父亲是否真的在山东任城当过官,只有《旧唐书·李白传》作过记载,不一定准确。李白诗集中有一首《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诗题中称呼的“任城六父”, 显然就是李白的六叔父。这至少证明他的亲叔父曾经在任城担任县令,当时六叔父的任期满了,要回京城述职,李白在宴会上为他写诗饯行。或许,李白到任城投奔的正是他的这位六叔父。

如果我们从李白的诗文分析,就会发现,李白的亲戚在山东一带当官的人真还不少。他的六叔父在任城当县令,兄长在中都(今汶上)当县令,族弟李凝在单父(今单县)当主簿,从祖在济南当太守,近世族祖李辅在鲁郡(今兖州)当都督。所以,李白并不是心血来潮地把自己的家庭从湖北迁到山东来的。有这么多亲戚在这儿为官,还愁一家人没有吃穿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李白家族的确有做官的传统,他称自己为“侯门士”( 即官宦之家)一点也没有夸张。

三、李白的官场沉浮

同样是在李白写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他述说自己的少年经历道:“ 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意思是自己从小就聪明好学,五岁就能够朗诵文章,十岁就读完了百家经典,是个远近闻名的神童。试想,如果李白的父亲单单只是个商人,整天钻在钱眼里,怎么可能花费巨资为儿子购买书籍,聘请老师,把儿子引向读书的道路,培养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呢?

接着,李白又在这篇文章中回忆道:“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以有道,并不起。此白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也。”意思是说,自己年轻时候,和“东严子”一道隐居在深山里,养了许多鸟,鸟儿都通人性,能够呼来手上就食。他们隐居的奇闻异事四处流传,连广汉太守都被惊动了,特地来拜访他们。还向朝廷推荐他们当官。结果,他们志趣高洁,拒绝了朝廷的征召。

这位“东严子”就是李白的老师,四川盐亭县人赵蕤,著有《长短经》一书,研究、阐述的是经纬天下的帝王之术。赵蕤是著名的纵横家,对李白的思想、学问影响很大。李白后来写有一首《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的诗,所谓“征君”就是被朝廷征召而未就的隐士。赵蕤是位真正的隐士,他隐居在郪县(今四川三台县)长坪山,闲云野鹤,埋头专心钻研学问,一生都不愿出仕为官。“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李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真真切切。对悉心教育自己的老师却心存愧疚,因为老师教会了自己帝王之术,不传之秘,自己却辜负了老师的殷切期望,未能发挥好老师传授的惊世绝学,至今依然毫无建树,一事无成。

看来,真正拒绝朝廷征召,不愿做官的是那位赵征君先生,李白当时还只是他的学生。李白跟从先生学了满腹治国理政的学问,可惜一直苦于无法找到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终于被朝廷征召,入翰林院。此时,他已经四十三岁。虽然能够时常陪伴在皇帝身边,但玄宗皇帝只不过把李白视为舞文弄墨、逗乐开心的弄臣,并未慧眼识英雄,采纳李白济世强国的谋略。另一方面,李白持才自傲,常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自然让他处处碰壁,遭到别人的嫉恨,向玄宗皇帝谗言。没过多久,李白就被排挤出了宫廷。

作为官二代的李白虽然未能登上权力的巅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政治抱负,然而,这段短暂的朝廷任职经历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李白过了一回官瘾,体会到了官场权力斗争的风云变幻。从此,“李翰林”的美名千古流传。

后来,郁郁不得志的李白仍然不甘心自己在官场上的失败,一心想着东山再起。伴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整个国家陷入战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一蹶不振。玄宗皇帝被迫下台,将权力移交给自己的儿子们。在这场皇权争斗交接的关键时候,李白以为天降大任,自己终于等来了报效国家的难得机遇,他错误地登上了永王争夺皇位的贼船。之后,最终胜出的唐肃宗对异己分子进行了无情打击、清算。李白被判有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所幸中途得到了朋友的搭救,他才被朝廷特赦,免除了牢狱之灾。

晚年的李白穷困潦倒,不得不前往安徽当涂县,去投奔了在那里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死于当涂。李阳冰按照李白的嘱托,把李白留下的诗文编成为《草堂集》20卷,还为之写了一篇序言。又过了50年时间,李白生前好友范作的儿子范传正主管涂县地方,又将李白迁葬于当涂县青山,并撰写了《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墓志铭。这些序言和墓志的描述和李白对自己生平的叙述,略有差异。其中并未记叙李白的先祖长辈们曾经世代出仕为官的家庭背景,而且李白的儿孙辈们都沦落为普通百姓,默默无闻,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未能继承李白的遗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作者简介】刘永,四川绵阳人,现为公务员,爱好文史写作,有《文同评传》等书籍出版。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