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日,由凤凰网主办的“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以“论道武当:传统文化与健康生活”为题,在中国道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举行。本次论坛从大众最关心的健康切入,聚焦于中华传统养生智慧在大众生活中的“活化”问题与市场转化策略。
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文化康养专委会主任吕锡琛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武当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文化康养专委会主任吕锡琛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式雅生活与文化康养”的主旨演讲。她认为,从中国古代长寿者的共性可知,养心是养生之要,情绪养生是调治百病非常重要的方案。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让每个人都非常焦虑恐慌,但中国的养生之道能够帮助人战胜恐惧,心平气和。中国先贤留下了丰富多采而又饱含生命智慧的中式雅生活方式,文人雅士用自己的生命验证着这些文化瑰宝的无穷魅力。中式雅生活包括经、诗、茶、拳、唱、琴、棋、书、画、游等诸多方面,这是一种文化康养。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依然可以为当代人的养生、摄生、养老问题提供启示,通过怡情养性,实现身心平衡、阴阳平衡,进而从内修心性、身心两全到外益他人,和谐社会。
以下为整理后的演讲实录: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滋养身心健康的营养。在生活艰难、医疗缺乏、瘟疫流行的中国古代,人平均寿命不到40岁,但孔、孟、老、庄和陆游、孙思邈、柳公权、黄公望等先贤却远远超过平均寿命,现代的齐白石、季羡林、南怀谨、邓铁涛、饶宗颐等人都是年近百岁或年过百岁,他们长寿的奥秘何在?我们发现,他们都是中式雅生活的践行者。
中式雅生活以儒释道医的经典为灵魂,包括诗、茶、拳、唱、琴、棋、书、画、游等修身养性的一系列休闲活动。儒释道医经典中的智慧助于人们看懂世态炎凉,看淡名利得失,从容豁达度光阴;而诗、茶、拳、唱、琴、棋、书、画、游这些充满美感的活动则贯穿着经典的智慧,让人怡情养性,愉情静心。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健康与情绪密切相关,起心动念会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身体状况。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曾经让很多人被迫宅在家中。经典的生命智慧与诗、茶、拳、唱、琴、棋、书、画等休闲活动,有助于缓解恐慌和焦虑。我将这些从精神心理层面发挥修身养性作用的理论和方法称之为“文化康养”,它能够为充满生活压力、被疫情所苦的现代人提供抚慰心灵、强健身心的良方。
1、经典
关注生命、探究生命的奥秘是中华经典的重要内容。儒家经典强调善养浩然正气,仁爱守和,惩忿窒欲,扶危济困;道家经典教导人们顺应自然,豁达包容,以柔克刚,,俭啬寡欲,致虚守静;佛家经典倡导活在当下,持守正念,放下执着,培养定力;中医经典持守顺应天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心志平和,情志养生,这些都是极高明的养生智慧。
2、诗词
经典中的养生智慧在诗词得到更为形象的凝聚和接受、传播。诗词不仅是抒情之窗,也是养心之方和疗伤之药。所以发达国家有“诗疗”这一新兴职业。诗词创作使用象征性手段让人获得审美愉悦,实现精神升华,宣泄负面心理;而吟诗则让我们的抒发情感,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缓解孤独感、失落感等负面情绪。我们吟诵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些豪放的诗句会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吟诵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等诗句会悠然自乐、心旷神怡;我们吟诵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词句会缓解思念,抚慰心灵。诗词中还浓缩了不少养生智慧。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3、歌唱
歌唱从多个方面对人体的健康发挥良性作用,首先是对呼吸系统的良性作用。
科学的发声、呼吸方法对加强心肺功能有积极作用。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发声的时候要求气沉丹田,腰部扩张,调匀呼吸,协调胸腔、口腔、头腔的共鸣。全身舒展,气流通畅,呼出身体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提高新陈代谢机能。歌唱和音乐 音乐对人的情绪、新陈代谢、血压、呼吸及脉搏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体内细胞和器官的频率形成共鸣,身体各个器官在和谐振动中得到按摩与调适, 促进人体器官进行深度的内在运动,这是药物和仪器或其他体育运动无法相比拟的。
不同风格的歌曲或者可以振奋情绪,或者可以安抚人心,甚至具有降压、镇静等作用。
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文化康养专委会主任吕锡琛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武当高峰论坛太和雅宴演唱歌曲。
4、古琴
古琴是中国音乐的代表,是先贤修身养性,自古以来就有“君子无故不去琴瑟”的说法,先贤认为,古琴“含至德之和平”,通过它来养成君子“中和”的品德,琴音旷远深沉,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弹琴时要求心无杂念、心手相应、弦指相忘、人琴相合,通过琴声表现出心灵与宇宙自然相通的意境。启迪人们超越眼前的现实生活,获得物我两忘的宁静心境,从而舒缓情绪、修身养性。
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文化康养专委会主任吕锡琛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武当高峰论坛太和雅宴演奏古琴。
5、书法
练习书法是融体力和脑力于一体的艺术劳动,很多书法家是健康长寿之人。
写字时要使全身肌肉保持舒适状态,刚柔相济,集全身之力达于肩、 肘、腕、掌、指以至笔毫之端,使肌肉和关节得到相应的锻炼。书法又可以作为排遣负面情绪的良方。所谓 “书者, 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 特别是书写狂草。可以把喜怒哀乐之情或负面情绪通过笔端释放出去, 不至于压抑心头而成疾, 也不会积累在心底而暴发伤人。
书法的疗疾养生功效,已在中西医学界得到确认。著名油画家罗工柳在60岁时患淋巴癌,被医院判为“死刑”。他找了一个海岛隐居下来,每日练习狂草,半年后病情大有好转,癌症消失,他高兴地说:“是中国书法救了我!”此后一直活到89岁高龄。
6、绘画
中国绘画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书法艺术紧密相连的,不仅具有书法养生的功能,而且与自然外物相应和相感,通过美好的画面引起精神的愉悦,进而调养身心。铺开画纸,提笔在手,凝神静气,心无旁骛,所思所想只有画上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心灵在天地之间升华, “一管在手, 万念俱消”。这正是养生的最佳境界。
7、品茗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维生素、咖啡碱以及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脂减肥等保健功能。而且,沏茶、赏茶、品茶是一种修炼心性的过程,正所谓禅茶一味,养心静心,让心有一个休息的空间。充满仪式感的茶道、韵味深厚的茶诗更是让人得到心灵的洗涤与精神上的滋养。
8、游憩
游憩不仅包括旅游,而且还包括自由自在的“散游”、“神游”等等多种形式的健身养心之“游”。
中国人亲近山水,更将山水作为灵魂的栖息之地,大自然让人缓解心理紧张,陶冶性情,远离生活的嘈杂,忘掉悲伤郁闷,宣泄胸中的积郁。特别是受到挫折或处于逆境之时,将自己溶入大自然之中,有助于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从而淡化小我,超然物外,摆脱世俗物欲和名利的羁绊,平复创伤。
游心也是一种游的方式。游心是让自己超越不如意的现实和眼前的困境,在这方面,陶渊明给我们启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虽然身居闹市,但心灵却可以超凡脱俗,放飞到远离尘俗的静谧山林,获得闲适自得的精神自由。
中国先贤留下丰富多采而又饱含生命智慧的中式雅生活方式 ,文人雅士用自己的生命验证着这些文化瑰宝的无穷魅力。如此丰富的 文化资源,依然在为当代人的养生、摄生、养老问题提供启示。
人生难得,生命有限,健康无价。不少人花钱去塑身美容,买名装和名包,购买、装修豪宅。其实,最该保养的是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是让自己的灵魂更加有趣、愉悦和美丽。
明代寿星龚廷贤写过一首《摄养诗》:
惜气存精更养神,
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
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
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
任我逍遥度百春。
从我做起,防病于未然,寻找健康而又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需要方便易行的法门。从中式雅生活探索文化康养的奥妙,可以让我们内修心性,身心两全;外利众生,人际和谐,文明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