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日,由凤凰网主办的“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以“论道武当:传统文化与健康生活”为题,在中国道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举行首场高峰论坛。本次论坛聚焦于中华传统养生智慧在大众生活中的“活化”问题与市场转化策略。本届国学大典首席公益支持机构代表、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旭欣先生出席并接受了凤凰网的专访。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旭欣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武当高峰论坛期间接受凤凰网专访。
沈旭欣回顾了敦和基金会参与华人国学大典的初衷与历程,并谈了自己对国学大典基本宗旨的看法。他认为,要使传统文化真正具有生命力,必须与现代人的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回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接地气,跟普通人的生活相结合。本届国学大典在设计上做了迭代升级,他希望这样的调整,既把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成果沉淀下来,又更深地扎根民间,接应大众生活。谈到传统文化在当代如何进行生活化、年轻化、国际化的转化时,沈旭欣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用二十四节气的智慧指导投资,这可以让人们知道,古人的智慧在当代可以“插上科技的翅膀”。
以下为整理后的采访实录:
凤凰网:国学大典从2014年办到今天,已经是第五届,敦和基金会从第二届开始就作为主办方参与,并且一直在支持这个项目。对于这一届的国学大典,您最希望看到的成果是什么?
沈旭欣:敦和基金会从第二届国学大典开始加入联合主办方,从第二届到第四届的过去三届里,在我们敦和基金会内部,一直把国学大典归类为文化传承的弘扬性传播类项目,对国学大典所期待发挥的社会效应,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传播价值。
到了第五届国学大典,凤凰网、岳麓书院和敦和三家合作伙伴,共同商议对大典的方案进行了迭代升级。这其中变化最大的部分,就是将过往四届传统的颁奖改为了三个国学资助计划:国学耆宿计划、国学星斗计划和国学活化计划。资助主要目的是希望看到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成果的沉淀,包括致敬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们学术生涯的纪录片、学术资料的抢救性整理,知名学者的学术论文集,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普及和转化应用领域有引领示范价值的个人或机构等等,这是敦和希望看到的第一个成果。
第二方面,我们一直希望国学大典不止是少数文化精英的庆典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扎根民间,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认知、产生情感。因此敦和也希望这届大典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分论坛、公益文化活动,包括在专题调研以后产出的《国学传承转化生态报告》等等,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获得更多切实有价值的成果。
凤凰网:华人国学大典的宗旨是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这四句话中,相比于以往四届,您现在最看重的是其中哪一句?为什么?
沈旭欣:上一届国学大典的主题,在原来的“致敬国学”“重建斯文”基础上,加入了“继承创新”“文明互鉴”。主题四句话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具有现实意义,这四句话我都非常看重,我内心对它有一些粗浅的理解,“致敬国学”代表了中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敬与信仰;“文明互鉴”表达了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文明在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需要有更加开放包容,吸收外来的姿态和气度;而“重建斯文”则是吾辈为之努力的目标,希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现在一定要让我选一句,此时此刻我会选择“继承创新”,它表达了我们当代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和应有的行动。
凤凰网:敦和基金会一直是致力于用慈善和公益的方式来弘扬中华文化。这次上武当山,您对传统文化如何更接地气,有什么新的思考?从市场的角度看,将传统文化与文旅康养等产业进行融合,您觉得可以发挥的空间大吗?为什么?
沈旭欣:传统文化如果要真正具有生命力,必然需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跟社会进步相结合,要回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继承体现它的当代性,才能生生不息。另一方面是跟普通人的生活相结合,要接地气,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健康养生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文旅康养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这个层面上将传统文化与文旅康养产业相融合,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走向大众、在当代生活应用与市场转化中的一个积极而有益的实践。另一方面,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对文旅产业发展都比较积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我个人认为,要做好文化与产业融合这件事,只求经济目的是不行的,要有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视野,文化为道,产业为术,以道御术,道术融合,那将为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带来巨大的价值。
凤凰网:最后一个问题,在当代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做当代化、生活化、年轻化,甚至国际化的现实转换,如果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或者二十四节气为例,这些节日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何让传统节日变得更时尚、更年轻甚至更国际化,您有什么好建议吗?
沈旭欣: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都是中华文化中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精髓,非常体现中华文化特征,融入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二十四节气,更是中国独有的以天时和大自然节律来指导农耕社会生活的文化瑰宝。
我这里想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我们敦和基金会的捐赠人是做投资的,公司坐落在杭州八卦田的边上。八卦田大家都知道,是南宋皇帝春耕时候祭天的地方。在八卦田的地上有一个石头刻的授时图。授时图来自于元代一本农书,授时图画的是从天干地支到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分别应该做什么事情,怎么指导农民耕作。这些捐赠人在做投资时,就从二十四节气文化中吸收了智慧,并把中国投资市场的变化、资产的轮动,与二十四节气的理念进行结合,找到它的规律,然后分析每一种情况应该做怎样的投资策略。这些策略又通过计算机编程甚至人工AI的科技手段,进行自动的投资。我们用一句话说:“古人的智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生在我身边的、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相结合的案例吧。
要继承好传统文化,就需要激活传统,让它能够具有当代性,回应这个时代。当代化自然也包括具有当代特征的生活化、年轻化和国际化。其实,现在我们国内已经有很多传统文化当代化的表现,比如说最近几年大家都知道的故宫文化,600年的故宫已经被激活了;还有包括一些综艺节目,比如说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等等,其实都非常体现现代性,非常受年轻人喜欢,也非常有趣味性,可以打动很多年轻人去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一些实践。我相信通过各种方面的创新,传统文化一定能够在当代活起来。
说到传统文化和科技的结合,通过一些科技手段,怎么样来表达或者展示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答案,但我通过这个机会说出来,希望有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道之士都能够去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智能时代,那么,智能科技时代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在智能时代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相信这是一个值得学界、教育界、包括所有通过传统文化去实践的机构和个人去思考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