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比萨斜塔,中国六座斜塔谁更斜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不输比萨斜塔,中国六座斜塔谁更斜

◆ ◆ ◆ ◆ ◆

说起斜塔,人们自然会想到意大利那座著名的比萨斜塔。这座始建于1174年,并于1178年就开始倾斜的钟楼的确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其大胆的圆形设计极具独创性。对于国人来说,这座斜塔还有着超脱建筑学、历史遗迹之外的意义——伽利略伟大的自由落体实验就是在这里发生。“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是几代青少年学习物理的启蒙课。

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如今,比萨斜塔的倾斜角度已达3.99度。

其实,在中国也有不少年代久远的斜塔,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传承了中华文明古老的建筑智慧,它们的倾斜角度比起比萨斜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4度:广西左江斜塔

左江斜塔,又名左江归龙斜塔,建于1621年至1629年间。相传当时左江中游有一条妖龙,经常翻船吃人。一位名叫水宝的年轻猎手,不忍村民平白无故被吃掉,斩杀了左江妖龙,令左江恢复平静。而左江斜塔就是村民为了纪念水宝功绩而建。

左江斜塔建在江心的鳌头山上,鳌头山又处于左江急流之处,到了洪水季节常被大水冲击。为了使塔不被洪水冲倒,建筑工匠们匠心独运,结合江心风力、水势和地基等因素做了精心的设计。斜塔的第一层东面高度为砌砖45块,西面高度为砌砖43块,两者高度相差2块砖。这种设计使塔身向西南方向(即洪水冲击的方向)倾斜,增强了塔身抵抗洪水冲击的承受力。

左江斜塔的刻意倾斜,不仅让自身屹立数百年依然稳固不倒,也展现了中国古人高明的建筑工艺和智慧。

7.1度:上海护珠塔

位于上海松江区的护珠塔,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护珠塔始建于1079年,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塔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共七层,高18.82米。每层有腰檐、平座、栏杆,原是一座玲珑的宝塔,相传塔里藏有舍利珠,故称“护珠宝光塔”。

《干山杂志》有记载称,“宋绍兴丁丑,招抚使周文达奉高宗所赐五色佛舍利,藏于中时显宝光,故名。”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于寺里演戏祭神、燃放爆竹,因而起火。大火烧掉了塔心木及扶梯、楼板等,塔梯、腰檐、平座也都被毁坏,仅剩砖砌塔身。再后来,有人在砖缝中发现宋代元丰钱币,遂拆砖觅宝,使底层西北角砖身渐被损毁,形成一个约2米直径的大窟窿,虽以毛石垫补,然而塔身开始日趋倾斜。如今便成为了人们看到的“上海比萨斜塔”。

3.59度:苏州虎丘斜塔

虎丘塔,又名云岩寺塔,位于苏州的虎丘山顶,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虎丘塔是一座八角形仿木结构阁楼式砖身木檐塔,共7层,高48.2米。塔身由外壁、退廊、塔心三部分组成,是现存江南仿木楼阁式塔年代较早者,代表了早期仿木砖石塔的形式特征。

由于虎丘塔是建造在一个南高北低的斜坡上,北面填土较多,南面填土较少,厚薄不一,受压后收缩程度也不同,造成塔基不均匀沉降,而使塔身向沉降的方向倾斜,如今塔顶逐渐偏心已达2.34米以上。

虎丘塔内有不少珍贵文物,在修复过程中发现浮雕石函,里面有鎏金镂花楠木经箱,箱里有7卷青纸真金书写的《妙法莲花经》,还有刺绣、丝绢、宋锦经帙多方。随后,又陆续发现铜钱、铜镜、铜佛像以及铁铸金涂塔、檀龛宝相、越窑青瓷莲花碗等等。这些文物吸引不少苏州市内、外的人前往游览,是促动苏州文旅发展的一大关键。这也完美诠释了所谓“先见虎丘塔,后见苏州城”的说法。

1.5度:湖北玉泉寺当阳铁塔

湖北当阳县玉泉寺门外,有一座高18米、共13层的八角铁塔,名为当阳铁塔,也被称作“如来舍利宝塔”,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最高、体积最大、最重、最完整的一座铁塔,而且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是一座颇为有名的倾斜铁塔。

当阳铁塔建于1061年北宋时期,由玉泉寺僧务本禅师领工铸建。据说建塔时共耗费了近8万斤铁料,物料数量及建筑技术之惊人,令铁塔成为现代人研究中国古代冶金铸造、金属防腐、建筑方式、铸雕艺术及佛教史的重要教材。

12度:辽宁绥中前卫斜塔

辽宁绥中县前卫镇内有一座向东北方向倾斜达12度的斜塔,斜度堪称全球之冠。从建筑风格、塔身上的雕刻推算,前卫斜塔大约建于千年前的辽代,可惜由于缺乏史料依据,亦无出土碑文,所以具体建筑时间至今依然是个谜。

前卫斜塔的建筑规模并不大。它是一座实心密檐式砖塔,以石筑作为塔基,用砖砌成塔身,分三级呈八角形,塔身雕有砖刻佛像、花纹、狮子头等图案,线条清晰,工艺精湛。斜塔为单顶,顶部原来建有顶盖,但现已塌陷残缺,现存塔高约十米。塔身上原有的飞天砖雕和塔身佛龛中的佛像,都已被盗毁无存。塔身底部的青砖已被人为拆毁了很多,露出极不均匀的石头毛茬,塔的上面和四周更是布满了枯草,使得这座见证了一千多年风雨洗礼的斜塔面目皆非。

至于这座塔的倾斜原因,恐怕也已是千古之谜。目前,专家经过编查史书和多年调查研究,做出其倾斜是地震所致的大胆推测。

5.35度:南京定林寺塔

定林寺塔位于南京江宁区方山之西北麓的下定林寺里,也叫方山斜塔。相传,梁代时禅宗始祖达摩来中国坐禅,把第一道场设在了定林寺。所以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美誉。

定林寺塔建于1173年。它所在的地方是一座死火山,当年建塔时工匠们“偷懒”没有打地基,而是将塔直接建立在极不牢固的火山滚岩上。常年雨水冲刷造成了基岩南高北低,塔也因此逐渐向北倾斜。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座地基极不稳定的砖仿木结构古塔竟然屹立了千年之久。在倾斜最严重的时候,它的倾斜角度达到7.59度,距离8度的“死亡线”只有一步之遥。

2003年,相关部门对定林寺塔进行了抢救“纠偏”加固,以钢板捆绑,并用钢索拉住塔身,使斜度从7.5度拉回至5.35度。于是,人们如今才能看到仍然屹立的定林寺塔。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