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寄语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文化传统 师承不断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许倬云寄语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文化传统 师承不断

【导言】近日,93岁高龄的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许倬云先生,通过视频向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组委会以及海内外关注国学的同仁发来寄语。许倬云先生出身江南文化世家,旅居海外多年,是学贯中西、享誉世界的史学大家,2020年荣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本次视频寄语是应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首席学术支持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之邀而专门录制的。以下为整理后的实录:

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许倬云先生。

自动播放

各位,我是许倬云。今天很荣幸能为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说几句话。荣幸得很,第四届我得了终身成就奖,我心里非常感激,当然也很惭愧。

今天说这个话,我有另外的感觉。我查了一下,全世界最老的大学,在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一个在西班牙,一个在荷兰,大概在一零六几年,比岳麓书院的年纪轻了几乎一百年。用这样来计算的话,岳麓书院今天应该说是全球最老最老的大学(之一)。世界上的学府,可能唯有摩洛哥的卡鲁因大学(University of Al-Karaouine,设立于公元859年),比岳麓书院略早一百年。

那么在这个情况下来说“国学”两个字。世界上别的国家没有“国学”,只有中国有“国学”。别的国家,欧洲的国家几乎都是基督教的神学演变出的支脉,要到近代才开拓成近代的学问。近代学问,在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哲学,都有比如说物理学等等。但是中国,从春秋战国以下,假如我们奉孔子、老子作为元始的话,全世界没有我们这么长、而确实是影响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一种文化的基本元素。到今天“国学”的因素,确实还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边,在我们脑子里边,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之中。所以,以这个名称来说,确实只有中国有资格称“国学”。

未来呢,我看世界正在大变化之中。西洋当道的力量,从宗教改革出来,到后来的理性恢复,到近代的种种,为了人生、为了科技、为了生产、为了流通等等学问全部摆在一起,它们并不能够说永远站下去。比如说,每一代的哲学,换一个国家,换个几十年,就是另外一个想法,中间有正反,有起合,有中和,有分岔。

但我们的“国学”,是从儒家、法家以下,还统一了阴阳(家),以至于到董仲舒的时代,综合在一起,即所谓“天人感应”。这个立国之本和各个时代的思想发展是平行进行的。我们(的国学)会有起伏,有盛衰,但我们不应该会断;他们(西方)要靠一个神,我们靠理性,靠人的心智,以心来参太极——像朱熹张栻会讲时那样,以心来定自己的行为举止,以心来贯穿宇宙的种种现象。只有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样的文化传统才会如此。

岳麓书院今天是世界最早、最大、最久长的一个大学了,还在运作,还在继续追寻知识、传播知识。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这个时候,我们中国有这个国学大典的设施,每两年大家讨论一次,开始为挑选人才,奖励大家,鼓励大家,这个是好事情。

我恭祝第五届国学大典顺利进行,一代又一代,我们可以完成一系列师承不断的大传统,谢谢各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