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明山:年轻人学太极,应该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专访王明山:年轻人学太极,应该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如何激活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当代普罗大众的身心健康、安身立命乃至社会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2022年8月7日,凤凰网主办的“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武当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学研究、文化传播、文旅康养等领域的众多专家跨界对话,议题聚焦于中华传统养生智慧的“活化”问题与市场转化策略。武当太极武学传人、三势太极创始人王明山接受凤凰网专访时表示,自己推广太极15年,发现如今练太极拳并非老年人的专属运动。特别是人们对智慧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太极已不再曲高和寡。年轻人学太极,应该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以下根据访谈实录整理:

武当太极武学传人、三势太极创始人王明山在论坛期间接受凤凰网的专访。

自动播放

凤凰网:听说你在武当山学习生活了多年,现在又一直在推广武当功夫和养生文化。那么,跟你学习的,年轻人居多还是中老年人居多呢?在这样一个网络跟科技充斥的时代,年轻人对您所传授的传统内容感兴趣吗?

王明山:我推广太极大概有15个年头了。这15年当中,我在北京舞蹈学院推广了7年太极,当然年轻人会居多。大家一直认为太极拳属于老年人的活动,但其实不是。太极练的是意、气、形、神,在习练过程中迎合自然规律,养心养神,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使人从容沉稳。而且,太极之韵在静、松、柔、绵,给人行云流水的美感。上善若水,净化心灵,包容万物。所以说,太极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贴合自然的生活常态,生活无处不太极。

随着人们对智慧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太极不再曲高和寡了,它并不限于某一类人群,或者某一套拳法,而是一种海乃百川的气度,一种开合自由、心灵丰盈的状态,一种养心养神、意蕴隽永、享受生活的方式。太极与智慧生活连接,是古为今用的生活方式,属于中国人的味道,儒雅,轻松,自在美好。古语云,行走坐卧,皆可太极。所以,现在也好,未来也好,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享受互联网,享受那么多的科技生活,我想,年轻人对国学、对传统文化、对太极会有新的认知和新的尝试。那么,就未来而言,我想年轻人学太极,应该是一个常态的概念。

凤凰网:如果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或者24节气为例,在这些节日或者节气当中,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何让传统的节日也年轻化,甚至国际化,有什么样的好的建议吗?

王明山:我的学习经历和很多人不太一样,我从小接触传统文化,接触道家经典。像《黄帝内经》当中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就是让我们去贴合自然状态。24个节气有节有气,4个大节,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么在这24个节气当中,我们要随着自然的变化,来追求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养生方法,可以把太极的一些功法和哲学道理,应用到二十四节气当中,使它成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因为现在的人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我们的精神困扰会是一个大的问题。而太极的智慧在动静之间,一动一静,从动上来讲,可以解决我们身体关节上的困扰;从静上来讲,可以解决我们内在气血循环的困扰。

凤凰网:华人国学大典是一个面向海内外华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公益活动,它的宗旨是“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这四句宗旨中,您更看重的是哪一句?

王明山:我对四句话当中的两句话特别记忆犹新,第一个是“致敬国学”,我个人觉得,人要起敬畏之心,才能够真正的静得下来,才能够内观自己的一些东西。所以说致敬,我们要向国学靠拢,实际上国学离我们不远,它在我们生活当中,在我们生活周边,只是说我们没有去看它,也没有去找它,因为太近了嘛。有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身边最近的东西。第二个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是行住坐卧中的斯文,所以“重建”的概念,是让我们去找回我们的思维习惯,不管是行住坐卧,还是我们的日常,需要建立一种有素养、有文化、有中国文化标准的行为。所以,一个是“致敬国学”,一个是“重建斯文”,这是我比较喜欢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