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学无中西之别 即使没书房也可以有书房精神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大生:学无中西之别 即使没书房也可以有书房精神

如何激活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当代普罗大众的身心健康、安身立命乃至社会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2022年8月7日,凤凰网主办的“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武当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学研究、文化传播、文旅康养等领域的众多专家跨界对话,议题聚焦于中华传统养生智慧的“活化”问题与市场转化策略。

受邀参与本次论坛圆桌对话的《中国书房》主编大生,本名刘蟾,是“80后”青年作家和书法家,十余年来一直关注文化传统与审美表达的关联。在他看来,中国传统美学是古人对生活实践与精神追求的沉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身养性之道。如何跟现代进行共融,怎样让现在的年轻人更多地接手?大生在接受凤凰网专访时表示,一个小小的书房,自有其文化精神,其中寄寓了书房主人的审美选择与文化追求,值得今天的年轻人学习。当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大生也提醒,作为现代中国人,尤其应当注重文明互鉴,不宜过分强调中西之别。

青年作家、书法家、《中国书房》主编大生(刘蟾)在论坛期间接受凤凰网专访。

自动播放

以下是整理后的采访实录:

凤凰网:华人国学大典,从2014年办到今天已经第五届了,主旨是“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这几句话当中,你现在最看重的是哪一句?

大生:我最看重的是第三句:文明互鉴。因为“国学”这个概念本身就带着一定的“排他性”。这个概念产生于近代,是相对于西学东来的背景而有的。实际上,我们在深入研究以后会发现,不管是中学还是西学,其实都是关注人的问题,都是在关注怎么样让人能够生活得更美好、更加有尊严。包括双方所用的方法,其实也大同小异,都要实事求是、推理论证。区别只是你研究的范围是中国领域,他研究的范围是西方领域。不同的范围,研究的经典对象不一样。

当然,我们要承认双方有很多不同,这是地域性以及文化习俗决定的。但是,我们要看到它背后其实有更多相同的东西。我特别推崇王国维先生一句话,就是“学无中西之别也,无古今之别也,唯有学与不学之别也。”做学问最关键的,应该是有一种“互通”的感觉,不仅要看到不同,还要看到其相同的地方。某些时候,也不要刻意的、过分的强调“中西之别”,我们更应该看到它们之间互通的一些地方。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我们一直过分强调中西之别,带来的结果往往就有两种:一种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不行,要全面推倒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西化,这个可能就是一种灾难;另外一种,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跟西方完全不一样,你们西方所有的东西对我们来讲都是外来的,都应该排斥,也就会导致我们一直走一种顽固、保守的状态,不能和现代文明进行很好的对接。

我觉得这两种状态在今天的语境下,在全球化背景来看,都不太合适。所以,今天我更加会强调传统文化当中和现代文明相通融的那些因素,更加强调东西方文明的对话和交融。实际在历史上,我们也知道,中国现在所谓的“传统文化”,也是不断变化的,也是历朝历代不断吸纳外国文化,吸纳西方、东方、北方、南方,吸纳融合各地文化而最终形成的结果。

凤凰网:您是《中国书房》的主编,书房在中国文化当中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承载物。但是现在城市的房价很高,导致我们想要一个书房的成本很大,这个矛盾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大生:我首先想对书房这个概念稍微做一个阐释。

我们今天研究书房,并不是说要像古代文人士大夫一样,每个人都要搞一间很雅的屋子,摆上一些古籍、古玩,在那儿玩一玩笔墨纸砚。我们今天研究书房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了解中国古代的文人审美趣味,把我们中国古人审美的特点和精神总结出来——因为中国的古典审美确实和西方审美有很大的不同,并且有它独到的地方,但是非常可惜,我们还没有很好的一个阐释和总结。近代以来有几位前辈做的非常好,写了很多关于美学的著作。但是我们依旧需要再往前走一步。

所以说,做古代的书房研究更主要的,是想把古代文人审美给搞明白、搞清楚,然后再把这个东西和现代进行结合,以便服务今人,让我们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这是我们做中国书房研究的一个初心和初衷。

基于这个初衷,再来回应您刚才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的房价确实非常高,很多年轻人可能没有拥有书房的条件,这是一定的社会原因造成的,也不能怪年轻人,也不能怪大家不读书。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也会趋于稍微理性,应该保证人人都能有房子住。这大概还是可期的。到时候,可以根据条件,布置一个舒适的书房环境。

在现实中,如果没有专门的书房空间——哪怕有一个小的角落,有几本书,这个空间也可以成为简易书房。像我们刚去北京的时候,住得非常简陋,但是随便一个角落,放几本书,哪怕在上厕所的时候看会书,也会觉得很享受,这就是自己的临时小书房。

研究书房这一块,主要还是学习理想中的、古人的审美和精神。所以,即便不具备宽敞的、具象的书房,我们依旧可以学习古人的书房精神。比如敢于担当、敢于批判、独立自主的古代士人精神,以及化繁为简、大方素雅的审美选择等等……我觉得无论是否有条件拥有一个漂亮的书房,这种精神都是我们可以学习和继承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