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画珍品赏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水陆画珍品赏

何谓水陆画

水陆画,是伴随佛教水陆法会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宗教文化遗产,它的图像内容主要依据水陆仪轨及民俗信仰进行绘制。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水陆大会”等,是古代佛教设斋供佛用以超度亡灵的法事活动,也兼具追忏悔过、积德行善等功能,相传由梁武帝因梦创制水陆仪文开设水陆道场。

水陆画既反映三教合一的思想内容,又包含大量民间信仰的祈愿需求。因此,水陆画不仅是宗教美术的集大成者,也是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风俗、生产生活、世态百相的一座宝库。

山西古代宗教艺术,卓然于中国乃至世界艺林,自古而今,举凡石刻龛窟、寺观建筑、碑碣经幢、壁画彩塑,无不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精彩的美术遗产,水陆画无疑是这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山西博物院现藏明清水陆画四百余幅,按类别释道兼有,论质地绢纸皆备,尺寸不一,形制各异,是研究水陆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明代宝宁寺水陆画

据清代康熙、嘉庆两次重裱题记所载,宝宁寺水陆画可知为明代宫廷“敕赐”,有“镇边”政治功用,在明清时代众多的水陆画中相当特别。

宝宁寺水陆画现存一百三十六轴,题材多样,其中包含佛、菩萨、明王、罗汉、护法神祇、天仙、往古人伦及孤魂等众。除佛、菩萨画像及一幅面燃鬼王外,其余每幅都有题记,写在双栏的长方形框中,题记的位置有左右之分,其中左右并不代表每幅画的悬挂位置,悬挂位置按照《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的坛场图式确定。

在现存的明清水陆画中,宝宁寺水陆画可谓出类拔萃,整堂画作风格典雅,形象生动,构图多变,技法完备。尤其在宗教人物之外,真实地再现了明代社会生活的风俗世态,堪称一座美术史研究的宝库。

毗卢遮那佛 明 宝宁寺 绢本

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须弥座上,身着红色袈裟,双手结毗卢印举至胸前。毗卢遮那佛,在密宗法系中是最高身位如来,密宗也称之为大日如来。

释迦牟尼佛 明 宝宁寺

除盖障菩萨 明 宝宁寺绢本

菩萨戴宝冠,璎珞严身。左手持经卷,身后现头、身圆光。除盖障菩萨,又作降伏一切障碍菩萨,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之主尊。除盖障乃消除一切烦恼之意。

持地菩萨众 明 宝宁寺 绢本

该画分两层,下层为持地菩萨主像,身后侍女手中所捧盆景山石,意在表现主题“持地”。上层画五位菩萨,合十而立。

大威德马首明王 明 宝宁寺 绢本

此画上部祥云中绘一菩萨结跏趺坐,下绘明王,表示该明王由上方菩萨所示现。明王额顶化现佛首,手执法器,箕踞于牛背之上。

跋罗堕尊者、伽伐磋尊者 明 宝宁寺 绢本

此作品中,跋罗堕尊者手托钵盂,钵内烟雾中腾现一龙。年纪较长的伽伐磋尊者坐于石上,旁立小童。背景山水,树石杂置,动静相合,别有意趣。

诺炬罗尊者、跋陀罗尊者 明 宝宁寺

随其所求令得成就大功德天特尊之主居色顶天摩醯首罗众 明 宝宁寺 绢本

画中摩醯首罗天三头六臂,戴佩宝冠璎珞,跣足立于莲花之上,身后白牛,身左持宝珠者为随求天子。摩醯首罗天,又作自在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

九天后土圣母诸神众 明 宝宁寺 绢本

此图合绘九天与后土圣母。画中名曰诸神,其实可作人间贵族妇女的写照,所着衣饰均极华丽,姿态雍容。后土圣母与九天均为中国本土神祇,后进入道教体系。

大梵无色界上四天并诸天众 明 宝宁寺 绢本

大梵天手持宝扇,立于靛青莲花之上。梵天身后九人,分两层侍立,庄严肃穆。大梵天是佛教的初禅天主,同时也是婆罗门教为最尊崇之主神。

四海龙王诸神众 明 宝宁寺 绢本

四龙王着袍服执笏而立,身后夜叉海妖随侍。佛教中原有“七龙王”、“八大龙王”的典故,后与中国本土的海神崇拜和道教信仰相结合,遂成四海龙王。

北极紫微大帝众 明 宝宁寺 绢本

画中戴冕旒着衮服者为紫微大帝,两旁左辅右弼随侍,是人间君臣之像的写照。紫微大帝是道教信仰中位居玉皇大帝之下,执掌天经地纬的“四御”之一。

太乙诸神众 明 宝宁寺

宝瓶金牛天蝎巨蟹磨羯宫神 明 宝宁寺

阎罗变成泰山平等都市转轮大王众 明 宝宁寺 绢本

阎罗、变成、泰山、平等、都市、转轮为十殿阎罗中的第五至第十殿阎罗,是古印度神话就已经出现的掌管地府的诸王。画面上人物皆持笏板,着朝服,戴方心曲领。

六道四生一切有情精魂众 明 宝宁寺 绢本

佛教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种世界。又依六道众生出生之形态,可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类。画面上以各界各类生物聚集而行的表现手法,代指一切六道四生。

往古儒流贤士丹青撰文众 明 宝宁寺 绢本

画面上以各色形象概括古代知识分子,有的背剑,有的提画,有的似乎负琴,文人画家,各具情态。

往古顾典婢奴弃离妻子孤魂众 明 宝宁寺 绢本

画面上层为被休之妻,频频回顾幼子,小童紧抓母亲衣角,不忍分离。下层则为顾(雇)典奴婢,三个不同种族的少年奴隶,正被不同买家牵缚而去,中间一人正在点钞,表现了人间的无情和残酷。

太岳区清康熙水陆画

这堂1954年由太岳区拨交山西博物院的水陆画,采用绢本重彩设色,勾勒细腻,色彩华美。在《水陆缘起》一幅的文字结尾,有“康熙己酉年季秋载榖旦,弟子张崇褆薰沐拜录”的款识,很多画幅的左下角也书有“弟子张崇褆薰沐虔献”,可知该堂水陆画由信徒张崇褆出资奉献,并亲自抄录缘起文。“康熙季秋榖旦”为康熙八年(1669年) , 属于清初作品。

与明代宝宁寺水陆画不同,这堂水陆画每幅背面签条皆书写次序,分为上、中、下三堂,每堂区分为左、右,并进一步细分为上、下,以此推算,该堂画作原本至少应为百余幅左右。这种分堂形式,与以《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为依据的水陆画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性,也展现出了山西地区佛教信仰的多样性。

这堂水陆画,上堂主要为佛、菩萨、明王;中堂为夜叉鬼神、道教及民间神祇;下堂为地府阎王、亡魂精怪等,与皇家敕修的宝宁寺水陆画相比,更添民间美术的多姿多彩。

太岳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决死队在山西和河南开辟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其管辖范围极盛之时包括今晋东南、晋中、临汾、运城地区和豫北、豫西的一些县份。它从1937年冬季初步形成,到1949年8月宣布撤销。

水陆缘起图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画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绘梁武帝与宝志禅师对坐听法,下部为《水陆缘起》文,记载史传梁武帝梦中得见一位神僧启示,梦醒之后得宝志禅师指教,创作了水陆仪轨的缘起过程。

释迦牟尼佛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绀色螺发,肉髻饱满,作施依印,呈现说法之貌。画面上方置双层华盖。

诸罗汉众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图绘九位罗汉,老少梵汉,各具情态。画面下方有夜叉、童子正在膜拜,一夜叉手捧盛有珊瑚宝珠的盘子,正在贡献。

启教阿难尊者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关于水陆法会的起源传说与阿难尊者有密切联系。相传阿难在林间禅定时忽见一面燃鬼王,鬼王告诉阿难他三天后将堕饿鬼道,如欲避免则需布施饿鬼,供养三宝。阿难出定后向佛陀报告,佛陀教阿难修习《陀罗尼施食法》,使得被加持过的食物成为供养,阿难也因此获得救拔。

增长多闻天王、八部四位坚牢地神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画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托塔的北方多闻天王和持弓的南方增长天王,两位天王是佛教重要的护法。画面下部绘四男性神,表示天龙八部中的四位,左侧一合掌女性,则为坚牢地神。

持国广目天王、金刚密迹八部四位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画面上方为东方持国天王和西方广目天王,下层为天龙八部中的四位。画面右下角站立以双臂怀杵者为金刚密迹,佛教中又称密迹金刚,以其为执金刚杵现大威势拥护佛法之天神的通称。

护法诸天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该图中绘制有十位护法诸天。佛教中有“二十诸天”、“二十四诸天”等说法,起源于婆罗门教,以其为十方世界中无量护法诸天众。

南斗七宿、北斗七宿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画面分上下两层绘制南斗七宿和北斗七宿,星君皆以袍服执笏形象出现。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以斗、牛、女、虚、危、室、壁为北方玄武七宿,以井、鬼、柳、星、张、翼、轸为南方朱雀七宿。

娑竭龙王、阿耨婆达多龙王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上层绘娑竭龙王与臣僚、夜叉,娑竭龙王即娑竭罗龙王,娑竭罗意译为海。八大龙王之一。依其所住之海而得名,为千手观音之眷属,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下层绘阿耨婆达多龙王一族,阿耨婆达多龙王又译作阿耨达龙王,亦为佛教八大龙王之一,住于阿耨达池而得名。

风雨雷电神众、诸大山王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上层一组七人,负袋者为风伯,执镜者为电母,尖嘴赤发赤裸上身者为雷公,侍女手捧杨柳水盆旁立,道冠长袍者为雨师,另有掌管五雷的雷帝二人。下层袍服者四人,代表诸大山神。

监斋乳海天神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监斋天神是佛教监护僧众斋食的神祇,又被称为监斋菩萨,乳海则是密教用以形容体得金刚界大日如来智德之人。相传此菩萨青面朱发,与画面描绘正相符合。画面上监斋天神危坐岩石之上,一侍仆跪献包子状食物,象征监斋所司。

守斋护戒之神、士农工商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上绘护持佛法守斋护戒的众神祇,佛教规定凡佛弟子斋戒饮食,必受保护。下绘人世间士农工商,以所持器用代表其身份职业,意喻水陆法会对象涵盖众生。

四海龙王、五湖龙王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上层为四海龙王,袍服执笏,一水族官员怀卷跟随。下层绘五湖龙王。佛教有“五大龙王”,并无“五湖龙王”之说,中国民间喜将四海五湖对偶,故在四海龙王之后又附会五湖龙王。

药病三皇圣祖、苗稼五谷之神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中国古代民间以炎帝、黄帝、伏羲为“药病三皇圣祖”,中医亦有供奉,画面上层所绘七人即为泛指三皇圣祖与历代名医。下层绘五人,以象征五谷之神。

王子王孙、忠臣烈士 清康熙 太岳区 绢本

上层绘历代王子王孙,下层绘往古忠臣烈士,可辨认者有头戴纶巾的诸葛亮,手中捧鱼的专诸和怀抱节旄的苏武。

太岳区水陆画页

古代举办水陆法会,可以盛大豪华,也可以简单朴素,这主要取决于经济、人力、物力等因素。由于水陆法会的规模、层次不同,所用水陆画的尺寸、形式也就有所差异。山西博物院藏的一堂由太岳区移交的水陆画,尺寸比之卷轴式水陆画有所缩减,裱褙于纸板上,应该属于立牌式摆放或悬挂,为举行较为简易的水陆法会所用,因其易于叠放收纳,故而也便于携带远行。

本堂水陆画只有神祇图像,也未书写榜题与次序,属于北水陆系统,约绘制于明末清初时期。这套水陆画笔法轻巧,尺幅虽小,描绘却一丝不紊。对神祇和地狱的描绘,反映出民间信仰中的生死观和伦理观。此堂画作据推算原应有百余幅之多。

多闻天王 明末清初 太岳区 纸本

多闻天王即毗沙门天王,在佛教中为护法天神。左手托塔,右手执戟,武将姿态。

五星 明末清初 太岳区 纸本

画面绘金木水火土五星神祇,背矛喷火的武士为火星,持笔卷的女子为水星,苍然老叟为土星,怀抱琵琶的女子为金星,左手持桃右手执笏的是木星。

六曜 明末清初 太岳区 纸本

六曜即太阳、太阴、月孛、罗喉、计都、紫气,太阳、太阴二星君手中持有日、月,持笏者为月孛星君,罗喉星君持剑位于画面最上方,画面右下的武士则为计都星君,披发执剑的是紫气星君。

南斗六星 明末清初 太岳区 纸本

南斗六星君是古代中国神话及民间宗教信仰中的神仙,分别为:天府宫司命星君、天相宫司禄星君、天梁宫延寿星君、天同宫益算星君、天枢宫度厄星君、天机宫上生星君。画上六星皆着道服戴冠。

北斗七元 明末清初 太岳区 纸本

北斗七元,即北斗七真君,分别为:阳明贪狼星君、阴精巨门星君、真人禄存星君、玄冥文曲星君、丹元廉贞星君、北极武曲星君、天关破军星君。七人皆披发执剑而立。

太岳区“牌位式”水陆画

本堂水陆不绘人物,而是绘须弥莲座,上有牌位。牌位内以泥金正楷书写奉请神祇名号,两侧腾龙,上方飞凤,也有几幅将龙凤改绘为牡丹。整体样式风格统一,用色秾丽。与页式水陆画一样,具有便于收纳携带的特点,都是相对简化的水陆法事所使用的。

每幅画面的下方几乎皆书位置和次序,又机动地将人物水陆画中几幅内的神祇合写在一个牌位之上,所以推测此堂牌位式水陆画总数应少于绘制人物式水陆,这恰好也是简化规模,使水陆法会面向更多信众的方法。太岳区的此堂水陆画,不同于常见的明清水陆画形式,反映出古代山西水陆法会的多元与兴盛,是水陆画艺术发展、变革的史证。

二禅三禅六天诸天 明末清初 太岳区 绢本

五方五帝五色等众 明末清初 太岳区 绢本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