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画马有几大突出特点。
首先是强调骨骼,有骨有肉——没有骨感的马肯定不是徐悲鸿的真迹。徐悲鸿在法国求学时,经常去马场写生,对马的解剖研究极深。他在早年写给刘勃舒的信中曾写道:“学画最好以造化为师,故写马必以马为师,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徐悲鸿画的马,在马的躯干和头部都可以看到明显的骨骼结构,马腿的关节细节都刻画得十分清晰到位。
徐悲鸿致刘勃舒信(讲画马)
唐代韩幹和北宋李公麟都是画马名家,但在骨骼的描绘上远远无法与徐悲鸿相比,将解剖运用到画马上是徐悲鸿的一大创造。
其次,徐悲鸿画马追求明暗和体积感,强调焦点透视和高光处理。为了表现马的肌肉,徐悲鸿将西画的光影画法应用到画马上,马的臀部和背部常留有大面积的白,通过明暗来表现马的雄健肌肉,体积感十足,马腿和马头也都有高光留白处理。
第三,徐悲鸿画马讲究透视,此前历史上画马平面的较多,从左到右,而徐悲鸿画马各种角度都有,常有背身马,马头向里,马臀在后,背向观者,这就需要画出透视的效果,他的《哀鸣思战斗》正是这样的构图。他画的奔马,感觉要从画里向画外奔出,这样的画法,历史上更是少见。
徐悲鸿画马也经历过几个转变。
1919年画的《三马图》,虽然有西画的影子,但毕竟还未受过西画的正规训练,尚显幼稚。在赴欧留学后,通过在法国马场的大量写生,徐悲鸿苦心钻研马的解剖骨骼,对马的结构有了深刻认识,从此画马发生巨变。
他在20世纪30年代画的马,如《独立》,已经初具写意画风,但光影表现还不太突出,马鬃和马尾的用笔还不洒脱。
《独立》 1932年
在1938年以后,他的大写意画马才真正成功,如1938年的《无题》,笔势飞动。
《无题》 1938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1939年新加坡期间画的《霜叶识秋高》,有嘶鸣之相。
《霜叶识秋高》 1939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画的马,许多是有深刻立意的,在抗战时期具有催人奋发,激励国人战斗的用心。1941年的《奔马图》,款书:“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
《奔马图》 1941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时画家正在马来西亚义卖,画《奔马图》,期盼国人英勇杀敌、抗战胜利。
1942年画的《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更具有一种向死而生、永不屈服的色彩。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1942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画马姿态繁多,常见的有奔马、立马、回头马、饮水马,《回头马》就刻画了一匹悠闲的回头马。
《回头马》 1943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本文节选自2021年8期《收藏》杂志《徐悲鸿:美术改良与救亡的旗手》一文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