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重阳节,真有意思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古人过重阳节,真有意思

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之极,“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民间有登高祈福、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呢?细细读来,真有意思:

1.享宴祈寿

在古代,重阳享宴祈寿习俗在各地流传甚广,在一些文学著作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汉代《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重阳时节的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时节庆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发展至今,摆敬老宴、饮宴祈寿风俗仍在南方一些地方流行。

2.登高祈福

重阳节之所以要登高,是因为古人认为在这天登高可以躲避灾祸,同时还有登高祈福的说法。

《礼记·祭法》中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在古代,先民生活极为艰苦,只能靠打猎为生,经常面对各种自然灾害,而高山可以帮助人们躲避洪水和高温,因此古人对高山极为敬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登高祈福的习俗。

3.插戴茱萸

古代奉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因此重阳节又叫“茱萸节”。

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因此,人们喜欢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而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4.吃重阳糕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的习俗,即最初的重阳糕。“糕”与“高”谐音,吃糕有美好的意义,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作为节日食品,重阳花糕最早有庆祝秋粮丰收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5.喝菊花酒

菊花,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重阳佳节,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重阳必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