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吴中四士”他们的关系如何?诗文有何特点?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唐代的“吴中四士”他们的关系如何?诗文有何特点?

作者:赵心放

在唐代诗歌中,一般是以诗歌的内容或写作风格划分流派,如边塞诗、山水诗、田园诗等。但有一个则是以地域相同来称谓同一时期的四位诗人的,这就是“吴中四士”。

古时江浙一带的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扬州(今江苏扬州)、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等地方,都属于吴郡所辖,因此人们称籍贯是上述四地且同属吴郡的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和包融四人为“吴中四士”。值得后世人研究他们的是,“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时期的特色。

(一)张若虚的孤篇圧全唐

成年后的张若虚,凭借“文词俊秀 ”的出众才华被朝廷看重,出任山东衮州兵曹,主管军队官员的人事任免。他以后的任职经历,史书上没明确记载,只能凭笔者猜测,可能调到京城任职,也可能经常出差京城,还有可能辞职后到京城来了,反正经常与贺知章等在京城游玩唱和,作诗赠答,一时成为网红人物,成为“吴中四士”的领头人。

张若虚身后以一首“春江花月夜”驰名。为啥这么说呢?“春江花月夜”其实是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如隋炀帝曾以此为题写过两首歌词,也有“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的精彩句子,但让这首歌曲大放异彩的却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了。

奇怪的是,生前名动一时的张若虚,死后却长时间地湮没无闻。在有关唐诗的著作中只字未提,从唐至元的几百年间,除了宋代学者郭茂倩将他的这首诗编入《乐府诗集》外,居然没有其他任何人看重它。直到明朝知名评论家胡应麟对其作了重点评述后,大量有关唐诗的著作才开始将张若虚版“春江花月夜”收入其中。到了近现代,张若虚版“春江花月夜”更是备受推崇。著名诗人闻一多将其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至此张若虚版“春江花月夜”成为唐诗史上“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奇葩。

张若虚版“春江花月夜”的取景地在何处?也有多种说法,就如《红楼梦》的大观园一样,让历代人纷纷揣摩。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曲江说。诗内的春江涨潮就是曲江的广陵潮。二是瓜洲说,诗中描写的是千年古镇瓜洲。三是大桥说。诗中所写正是诗人的故乡扬州大桥古镇。当然不管哪一种说法,都不影响这首千古名作的艺术价值和境界之美。

(二)吴中四士中另外三位

除了张若虚,吴中四士中的其他三位是贺知章、张旭和包融。

与张若虚比,贺知章没啥传奇性,但知名度却很高。他是人们不得不提的唐初大诗人,37岁高中魁首,成为其故乡绍兴乃至浙江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状元。

贺知章性格开朗,善于结交朋友,一生仕途平坦,官运亨通,先后担任礼部侍郎、太子侍读、工部侍郎等。不得不说他的书法更是精妙无比。《海录碎事》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与张旭的关系很铁,来往密切,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两人也经常一起出游。

贺知章算是一个顶格的书法家,尤其擅长草书。《述书赋》中赞其草书写得精妙,不是凡人写的。喜欢他书法的人,常在他喝酒时准备好笔墨纸砚侍候,一旦他喝醉就请他题字,他也乐意挥笔。就算随手写几个字,他们也像得到珍宝一般小心收藏。

他和李白是好友。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他比喻为王羲之再世,诗云:“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张旭(约675-约750),他出生于书法世家,母亲是书法家虞世南的外孙女。本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史称“草圣”。

他初入仕时担任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们称他为张长史。张旭从小勤学发奋,加之天资聪慧,学识十分渊博,他的性格很独特,豪爽开朗,不拘小节,为人洒脱不羁。杜甫将他和贺知章、李白列入“饮中八仙”。他喜欢喝得大醉后挥毫,拿头发蘸着墨汁书写,人们给取了个"张颠"的雅号。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两人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任苏州常熟尉不久,有位老人来打官司。张旭在状纸上批示作了判决。没过几天,那位老人又来了。张旭大怒,责备老人道:“没事在一边乘凉,为何来骚扰公堂?”老人说:“我实际上不是来打官司的,你状子上作的批示那字写得太好了,值得我珍藏啊!”张旭问老人为什么这样喜爱书法?老人回答说先父喜欢书法,还有书法遗作。张旭让他取来一看,才知这老人的父亲算个书法名家。

张旭有个邻居,家里很穷,日子过不下去了。听说张旭十分助人为乐,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救助。张旭有同情心,便亲自回信,在回信中写道,你只要拿这信给人看,说是我写的,可值上百金。邻人将信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还被人抢购耶。邻人高兴地向张旭致万分地感谢。

包融在“吴中四士”中最不出名。史书上关于包融的介绍中很少。他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其儿子包何、包佶,世称二包,包融存诗八首,载《全唐诗》里。

(三)“吴中四士 ”诗品析

张若虚孤篇圧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就甭介绍了。贺知章是个知名人物,笔者曾专门写过一篇介绍他的文章。限于篇幅,在此品析张旭和包融各一首诗。

张旭之《 桃花溪 》 ,原诗从略。

释意:一座高桥隔着渺渺的云烟展现出来,来到一块水边积石的西畔,询问渔人桃花洞怎样去。路边桃树落到河里的桃花,不分白天晚上整天随流水流淌。渔人指着前方说,那桃花洞口就在清溪的那边。

包融之《 送国子张主簿》,原诗从略。

释意:作者送朋友到湖边上了船,解开系在岸边树上的缆绳后船慢慢离去,突然听到岸边树上的黄莺声声啼叫,不免黯然神伤。船渐渐远去,只能远远望见船中朋友的身影,隐约看到他也在向自己张望。现在是暮春时节,随着树上的花儿纷纷落下,美好的时光快要消失了。夜深人静时,朋友频频出现在作者的梦境中。作者的心绪悠悠扬扬,追随着朋友而去。

作者借景言情,情景相融,通过对离别之时和离别之后的描写,表现作者依依不舍,悲伤相思的心情。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理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