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构北京:金元明清建都极简史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营构北京:金元明清建都极简史

今天的北京,曾经是多个朝代的皇都,有大约八百年漫长的建都史。

北京属上古九州之一的幽州,或称燕州,地处燕山之南。周武王扫灭商纣后,以燕州封召公,燕州之地初筑都城。战国七雄纷争于天下,北方的燕国建都于此,称燕都。后来,曾为辽的“南京”与金的“中都”。

成吉思汗挥戈南下,于公元1215年攻下今日的北京地区,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忽必烈又于至元元年(1264)改设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大都为首都,改称大都路,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元大都。继而,北京(北平)又成为明、清两朝首都,历时约五百五十年之久。

元大都与金中都的位置关系

北京能成为国之首都,并非偶然。首先是地理条件优越,古人以其为王者之域:“古幽蓟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所谓天府之国也。”(《大明一统志》)

从自然地理看,北京背靠燕山山脉的居庸,南望华北大平原,前有黄河,东临沧海,以天津为“近卫”,西以华山、太行为屏,确为“壮哉帝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语)。

北京的风水地理,颇为符合《周易》文王后天八卦方位的理念。北京北部为文王八卦方位的坎卦所在,坎为水为陷,本是不吉利的。然而,北京北部却是燕山山脉,山属土,土克水,正好作为靠山而“大吉大利”。北京之南,应在文王八卦方位的离卦上,离为火,自当吉利;而离火过旺,又是不吉利的。正好北京之南有黄河、济水、淮河等江河横贯,从西到东而直奔大海,此取水克火之利。至于北京的东西两侧,皆以山护卫,符合“左青龙、右白虎”之风水古制,这便是朱熹所说,东之“岱岳,青龙也”,西之“华山,白虎也”。

文王八卦方位有“龙脉”一说。龙脉在哪里?在西北方,这里应在乾卦,为龙脉起始。按《易》理,乾为男、为祖、为帝、为龙。恰好,中国国土的西北为高原,昆仑山脉、华山、太行向东延伸而至北京北边的燕山,这便是朱熹所说的“云中诸山,来龙也”的意思。从古人所迷信的风水地理看,八卦方位西北的乾,是所谓风水理念中北京作为皇都的“根”。大多数古人包括帝王,就是信这一套。

文王八卦方位还有“水口”一说。水口,应在巽卦,位于东南,巽为入,且这里又有水系:一是上引古人所说的“沧海”,二指小范围地域的天津。天津古称天津卫,实为北京之“卫”,是风水学上地处北京东南的“水口”所在。并非说,天津没有其独立的城市地位和历史、人文性格,但天津因北京而建,大约是可以肯定的。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核心是“家天下”,偌大中华,“莫非王土”。北京建都于燕山之南,好比人面南而坐在自家的厅堂上,前面是一个大庭院,且有东西厢房在左右。这大大的“庭院”,便是华北大平原,帝王可以“目接”千里而“俯视”天下。应当说,北京建城于此,是中国人家园意识与王权意识相结合的土木营构。

元明清北京的平面规划、建造与功能设计,显然深受风水说的影响。

元大都的城市总体规划,出自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儿之手,郭守敬也参与了设计,他们基本秉承汉制、遵循汉法,而又有所改变。

比如《周礼 · 考工记》规定门制凡十二门,但元大都只有十一门。这是因为其一,此城平面虽为方形,但城中大道基本呈经纬纵横态势,整座城池并没有居中而直贯南北的一个中轴;其二,中国古代皇宫一般位于全城北部而居中,元大都的皇宫,却建在全城的南部;其三,元大都的北部居中位置,倒是建有一个面积尚大的北宫,这便使得设于北城墙的城门只能是两个,与之相通的纵道从北宫左右通过。

元大都平面简示

这一平面布局,看来还受到自然地理的影响:城址的南部偏西,有太液池等自然水系。

元大都的城市建筑,呈现出蒙元文化的一些特色。在宫廷区域,居然有蒙古包出现;有的寺院采用汉式传统寺院所没有的方柱,并且包上蒙式毡毯——这是割舍不了的对于文化故乡的眷恋。

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建筑史上城市规划与营造的一座高峰,一个伟大的文化宝库。

明初定都于建康(南京)之前,朱元璋曾在其家乡安徽凤阳筑城,名曰“中都”。凤阳城池承继北宋东京形制。城址基于山南部的一脉平川,东为马鞍山,西为独山,有左拱右卫的态势。城池平面方形,设中轴线,左右基本对称;有传统门制,诸多城门中,有承天门、北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东华门、西华门与午门等名称。可以看出,此城虽然“昙花一现”,但后来的北平,有些地方是继承了凤阳“祖城”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不久,在今南京修造紫禁城。经历明太祖与建文帝两朝,成为明朝首都北京的又一个文化“序幕”。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曾被封赐为燕王,藩守于北平。1399年,朱允炆对其叔采取“削藩”之举,朱棣于是发动政变,于1402年夺得帝位,史称“靖难之役”。历史的走向,有时候似乎出于偶然。如果朱棣并未当上皇帝,大概不会有作为明清两朝帝都的北京了。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登上帝位的明成祖改元永乐,于永乐元年(1403)改称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下诏迁都,开始营造北京。迁都的原因,大概是永乐帝以为北京为其封藩、起兵的“发祥”之地,“风水好”。南京作为故都的这一页“旧书”,翻过去了。

永乐七年(1409),在大兴土木规划、营构北京紫禁城的同时,在北京西北昌平天寿山南麓,明成祖下诏营建自己的陵寝,即后来成为明十三陵主陵的长陵。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因其南麓成为帝陵之域而改名“天寿”。

营构首都的同时修筑皇陵,似乎有些为后人所不解。其实不然。北京西北山峦自昆仑绵延数千里,经华山、太行而直抵西山,天寿山是与西山相连的,这里是古人虔信的“龙脉”之所在。建造皇陵,被看作并非帝王一人的身后事,而是“天下社稷永固”“奠万世之基业”的壮举。

明北京城城址图

元末,大火将元大都北城烧成一片焦土,故明朝营建北京时,城址南退五里。明清北京城分内城与外城,而外城并非位于内城四周。内城居北,外城居南,内外城相连,其平面略呈凸字形。外城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晚于内城。北京城地域广阔,内城东西6 650米,南北5 350米;外城东西7 950米,南北3 100米。

内城城门:南有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东有朝阳门、东直门,西有阜成门、西直门,北有德胜门、安定门;外城城门:南为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为广渠门、东便门,西为广安门、西便门。外城的北城墙,中间一段与内城的南城墙、门制重合。内外城都设有瓮城与角楼。

整个北京城有城市中轴,长7.5千米;主体建筑群是紫禁城,是严格的中轴对称。紫禁城为现存历史最悠久、地域最广阔、宫殿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详见“宫殿崔嵬”部分)。紫禁城以及太庙、社稷坛、万岁山与太液池等,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

北京紫禁城的建筑成就,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艺与文化的巅峰。宫、殿、楼、馆、堂、阁、轩、台、斋、亭、廊、门、桥、华表、须弥座与园林(御花园)等,还有诸多皇家生活的辅助用房,应有尽有,都极精雅,堪称中国古典建筑的“博览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