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事》序|那些书里书外的戏剧场面都是他一手导演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一生一事》序|那些书里书外的戏剧场面都是他一手导演

志业无二事,一年四季做书忙。俗云为他人做嫁衣裳是也。北京人文、香港三联、北京三联、北京商务,四十年四段编辑生涯,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可是这位漂亮衣裳的缝制者并没有失去自我,那些个书里书外的戏剧场面,都是他一手所导演。只要一读此书,就可以思过半了。

《一生一事:做书的日子》,李昕 著,上海三联书店。

我幸运地成为读完《一生一事》的忠实读者。一口气读完的。不是接受了谁的托付,是拿起来放不下。自传性的纪实文字,写的像章回小说一样好看。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余波后面还有余波。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的名作《邓小平时代》中文版由三联推出,充满了惊险。几乎是将不可能之事变成了现实。这得力于李昕的好人缘,也多亏了他的终极陈述的万言书。作者文笔的特殊魅力,我是充分领略到了。

李昕年来文思喷涌,著述不断,一本接着一本,本本好看,当代作手可称雄矣。不知道这和他的家学渊源是否有一定关联。他的尊人是清华外语系主任,精通多种语言。祖父是晚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胞弟。祖母是两广总督周馥的孙女。我们当然不必听信有其父必有其子之类的无凭推断,但佛教唯识学发明的“种子熏习”学说,可是史学大师陈寅恪考史论人的经常性依据。寅老特别看重大家世族因文化累积深厚而形成的“优美门风”。当代学者中,汤一介先生可为一例。他父尊是佛学史大师汤用彤,祖父是清代进士颐园老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铭言,就出自他祖父之口。何况遗传学还有隔代遗传之说,验证事例更是车载斗量。

我和李昕先生相与较晚,三联后期才得以识荆,但很快成为新结识的老朋友。是书缘,也是善缘。《清华园里的人生咏叹调》里面的小李昕,我也喜欢,因为小时候我也很调皮。

刘梦溪2022年壬寅五月十三于东塾

李昕著《一生一事》上海三联2024年初版

*本文系著名文史学者刘梦溪先生为李昕《一生一事》所作序言,凤凰网国学频道受权刊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