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五讲】 “季羡林:中国学问家的典范”即将开讲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五讲】 “季羡林:中国学问家的典范”即将开讲

他是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在兵荒马乱的艰难岁月中,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学富五车、学贯中西的一代学人;他求学清华、留德十年,执教北大;他在长达七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从未放弃学业的精进和人格的修养,战火与贫寒都不能改变他的风骨,为世界贡献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界评价他“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被冠以“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以及“国宝”的称号,但他却撰文一一请辞。他就是世界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文化书院第二任院务委员会主席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

为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15周年,由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五讲“季羡林:中国学问家的典范”将于7月11日下午2点在北京大学开讲。

在正式开讲之前,我们先一同回顾季先生的学术贡献、他对学生的关爱以及他对中国文化书院的贡献,以此来了解这位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泰斗。

01

季先生学术成就

在1935年底,正值24岁的季羡林来到德国哥廷根大学,选择梵文、巴利文等所谓印度学(Indologie)为主修专业。待季先生回国时,时局动荡,各种因素使他之前主修的专业并不适合中国的土壤,于是他开始在比较文学史、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学领域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 在他的《学海泛槎》一书中,他概括自己的学术研究涉及的领域有 :1.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2.吐火罗文;3.印度古代文学;4.印度佛教史;5.中国佛教史;6.中亚佛教史;7.糖史;8.中印文化交流史;9.中外文化交流史;10.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11.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12.德国及西方文学;13.中西文化之差异和共性;14.散文及杂文创作。

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古今中外的语言、文学、艺术、宗教、文化交流乃至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除研究论文外,他还翻译过众多国外文学作品,并写有大量回忆或自述性散文。季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在自己涉足的每一个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特别是,在万马齐喑之时,先生一边看守门房一边偷偷地翻译了卷帙浩繁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造了一座丰碑;在八十多岁的高龄,先生不顾寒暑,风雨无阻地天天泡在图书馆,写出了80万字的《糖史》;在八十八岁之时,完成了二十七卷的《季羡林全集》。先生主编的《东方文化集成》,把属于东方文化体系之内的各种文化的研究成果(不仅有我国学者的著述,也有国外一些学者著述的中译本)收集在一个巨型文库中出版,这是世界上一个伟大创举,集中展示了我国东方学研究一些重要新作,向西方介绍我们东方文化的精华。

季先生一生还创作了150万字的散文,他用笔记录了对学术、对人生的感悟,或赋花草猫狗以灵性,或寄天地以悲悯,或追述母爱,或抒发一以贯之的爱国情怀。读他的散文,常常被他的真挚所感动。正如我国跨文化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北大著名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创院导师乐黛云先生在《我读季羡林散文》中所说,“我以为季先生散文的永恒价值,就在于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这一个“情”字。但是,只有真情还不一定能将这真情传递于人,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形于言’才是真情是否能传递于人的关键。而‘情景相触’构成意境,又是成功地‘形于言’的关键之关键。”

汤一介先生(左)、乐黛云先生(右)到301医院看望季先生

02

季先生对学生的关爱

季先生的博大胸怀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培养上。先生总是鼓励晚辈上进,教育年轻人要珍惜青春年华,认识学习与工作的意义,懂得掌握本领的重要,从而报效国家,把爱国变为具体行动。有关先生的学生表达对先生感恩之情的文章繁多,现摘录两段同是季先生的学生,又是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的段晴教授及王邦维教授对先生的回忆。

段晴教授是季先生最寄予厚望的弟子,是北大外国语学院教授、梵语专家。她生前发表的文章中写到,“在医院里最后一次拜见季先生,他嘱咐着,告诉我‘星星之火’的比喻,把传授梵语、巴利语的事业反复叮嘱。记得他一双老眼,已经看不清楚人的模样,仍然摸索着,依然流利地用笔亲手为我们撰写了最后一封信……。这样一位中国的印度学的创建者,对中国的西域研究,对中国的比较文学、佛教等诸多领域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学者,这样一位为培养人才倾注了心血的导师,难道不该被我们好好纪念吗?”

1980年,段晴教授(左2)随季先生(右二)访问德国

季先生的另一位得意门生,北大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系王邦维教授,曾回忆到,“先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讲的太多,很重要,但我觉得也许还不是最重要。我体会最深的,是先生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爱我们这些已经不年轻或者还年轻的学生。”

1997年季先生86岁生日时,王邦维教授与季先生(右)合影

03

季先生对中国文化书院的贡献

中国文化书院成立后,季羡林先生是书院导师、院务委员会委员,并主持图书委员会。自1988年至2009年,季先生担任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在这期间,书院的大事决策季先生都是直接过问的,院务委员会的许多会议就是在季先生家里召开的。当书院在1988年秋至1989年底面临挑战时,季先生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以院务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发布公告,处理问题,维护大局。

1986年书院举办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班”,前排从左至右:杜维明先生、季羡林先生、汤一介先生、梁漱溟先生、张岱年先生

季先生在研究班上讲课,主讲题目《中印文化异同》

1987年梁漱溟思想研讨会,前排从左至右:梁从诫先生、季羡林先生

1987年中秋雅聚,季羡林先生(右一)、杨宪益先生(右二)、王守常先生(左一)

1987年中秋雅聚,季羡林先生

1996年雅聚,从左至右:何兹全先生、梁披云先生、季羡林先生、侯仁之先生、石峻先生

2000年雅聚,从左至右:季羡林先生、欧阳中石先生、吴良镛先生

季先生虽是知名学者,但从不摆架子,同他谈话,如沐春风。他的平易近人,让年轻人在他面前都不会紧张和局促,但他却深受人们敬仰。据书院的工作人员刘若邻女士回忆,“1993年,书院要在福建泉州开会,季先生说可以去,我去他家取身份证,准备买机票。记得那天北风呼啸有 6 级大风,从季先生家出来时,季先生带着他那标志性的小帽,将我送到门外,并目送我离开,让我很感动。这时候的季先生已经82岁了。”

在2001年,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决定诚邀季先生拍摄一部公益宣传片,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尊师重教。季先生第一时间就欣然应允,并表示只要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无偿去做。据时任中国文化书院秘书长张军回忆,“季先生当时爽快地说,‘好呀,你们准备怎么拍呀’。这一句简单的话语瞬间就破解了我们事先准备好的所有招数。”

季先生欣然接受拍摄的这一举动,当时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生能以90岁的高龄参加拍摄电视公益宣传片,其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

拍摄现场

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李林曾说:“作为季先生这个级别的学者,能亲自出镜为教师节和国庆节做公益广告,这是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了,其意义重大”。

时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文化书院理事、导师的张会军,负责该宣传片的导演及摄像,他回忆到,“我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仍然为季老的‘镜头表现’所感动,愿意将其真情地表现和流露看成是一代宗师的生命写作和集大成,看成是对教师精神内涵的表现,看成是在形象上、仪式上的尽情宣泄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敬仰。这一切都说明,季先生除了在其学术领域的贡献之外,还体现出了他对传统文化、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为此而身先士卒的精神。”

从左至右:周一良、季羡林、饶宗颐、任继愈四位先生在北大治贝子园合影

在2003年之后,季先生一直住院,但他始终关心着书院,他为书院的发展鞠躬尽瘁,他的精神至今仍令书院同仁不能忘怀。如今,季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先生视学术为生命的精神、他高尚的品德并没有远去。先生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1988年书院雅聚,季先生题字

季先生题字

1996年,书院雅聚,为季先生庆祝85岁生日

参考文章及图片来源

1. 陈越光:《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书院》

2.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3.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公众号:《段晴:德国的印度学之初与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底蕴》

4. 爱思想网:《乐黛云:我读季羡林散文》

5. 北京大学校报公众号:《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缅怀季羡林先生》

6. 中国文化书院公众号:《张军:季羡林的眼泪》

7. 中国文化书院公众号:《张会军:智者的魅力——怀念季羡林先生》

文章转自“中国文化书院”公众号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