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民俗:城市生活的现实样貌和历史镜像 ——评《都市民俗与云间记忆》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读书|民俗:城市生活的现实样貌和历史镜像 ——评《都市民俗与云间记忆》

《都市民俗与云间记忆》戴建国 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我和《都市民俗与云间记忆》一书的著者戴建国是研究生同学。戴建国是安徽人,我是宁夏人。1996年秋天,我们在师大相遇。戴建国专攻古典文学,我学习现当代文学。同住一栋宿舍楼,时常相互串门,就渐渐熟了。毕业后,戴建国去著名的上海曹杨二中当语文教师,我去少年儿童出版社做编辑。数年后,等我们再次相遇,又是在师大校园里。戴建国在校图书馆做馆员时读博,我则博士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

说起和戴建国这本书的渊源,要追溯到两年前。大约是2022年春节期间,戴建国通过微信给我发里来了一组写上海民俗的短文。看完后,觉得有料、有趣、有情、有味,很耐读,就建议戴建国可以考虑结集出版。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戴建国在从事地域民俗文化研究。此前,只知道他是学养深厚的古代文学学者。而此前我们见面或联系,大多也是谈谈孩子教育、叙叙旧,很少谈及专业。

这本书初看平实、平淡,甚至有些庞杂,细读之下,就觉得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内蕴丰富,气象不凡。首先书名就很有气势。《都市民俗与云间记忆》,在我看来,“都市民俗”标识地域方位、文化类型,主要立足民间现实生活而向前展开;“云间记忆”代表民俗广度、生活向度,聚焦非遗个案而向后回溯。前者指向民俗文化现实样貌,后者涵纳民俗文化历史存在。

总体而言,我觉得这本书涵盖了“民俗调查、文化寻踪、生活体验、情感记忆、史料钩沉、现实抒怀”六个层面。其中。上海民俗调查和非遗寻踪、考辨占了绝大对数篇幅,也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这部分既是作为“新上海人”的戴建国感同身受体验上海民俗的切身体会,也是作为文化学者的戴建国近距离观察、探究都市文化的学术成果。借助这本书,我觉得戴建国实际上那个已经完成了从“新上海人”到“上海人”的某种身份转换。他比较彻底地进入了上海的文化语境,融入都市的文化生活。

我自己的本专业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是我的特长,现在又在教育学院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工作。对民俗、民俗文化和非遗,我都是门外汉,所以就戴建国书中所写的民俗和非遗内容无法做出价值判断。只能谈一点初浅文本印象。我觉得,针对书中不同内容,戴建国的写法有所不同。比如,“寻找年味”“感时应节”“老城厢”“沪乡文化”等部分,戴建国多采取平实记述的笔法,力求客观呈现都市民俗文化的原景、原貌、原汁、原味。而“斯人已矣”“境界大千”两个小辑,则更多融和主观情意,情感色彩更加浓厚。特别是《怀念孙老师和孙先生》《哦,是吗》《灯下读书鸡一鸣》《鸣蝉之惊》《起舞》等篇目尤为突出。其中,《哦,是吗》《灯下读书鸡一鸣》都是很出色的随笔,写人寥寥数笔,活灵活现,显示出戴建国不俗的审美感知与文字功夫。这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篇目。

“亲近非遗”“格物致知”“缀茶品数”“路上观察法”等小辑,则充分显示了戴建国宽广的文化视野、深厚的学术底蕴、丰富的文史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民俗文化实地考察的记述构成了全书的核心,也显示了整部作品的民俗广度、文化厚度。

总的来说,在这本著作中,既有文化印痕、民俗记忆、非遗宝藏,又有市井百态、社会变迁、人情人性,我从中读出了文化的绵长、现实的驳杂、历史的苍凉、生活的执念,以及情怀的温热。这是独属于戴建国的感知、观察、体验和表达。平实而绚烂,纯粹又丰润,显示出沉甸甸的分量。

(本文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

作者:李学斌

文:李学斌编辑:袁琭璐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