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巴金》,以其珍贵的影像素材、精湛的叙事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功地为巴金先生立传,为巴金先生这一文学巨匠的人生与精神世界绘制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影像画卷,成为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优秀纪录片。作品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在巴金诞辰120周年这样的标志性时刻推出标志性的纪录片,也是纪录片人通过巴金的故事,描摹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时代产生了巴金,时代也将永远记住巴金,纪录片《巴金》让巴金先生的形象与精神通过影像得以永生,在电视纪录片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也为后来者拍摄人物传记纪录片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范例。
作品首先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纪录片《巴金》在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上,堪称一部呕心沥血之作。摄制组历时长达6年之久,足迹遍布4个国家,深入走访30余座城市,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资料抢救之旅。他们精心跟追拍摄巴老,成功地抢救性留下了巴金晚年弥足珍贵的视频资料以及采访视频,这些影像记录着巴金先生生命中最后的岁月,展现出他在那个阶段的思想、生活状态以及依然熠熠生辉的精神风貌。
同时,摄制组还挖掘出巴金先生的手稿、早期版本的作品集等实物资料,这些手稿上的每一个字迹都仿佛带着巴金先生创作时的温度与思考,是研究巴金文学创作过程的第一手宝贵材料。
不仅如此,摄制组还远赴巴金早年游学的法国、日本等地进行实地探访。在法国的街头巷尾,他们追寻着巴金曾经留下的足迹,拍摄下那些古老的建筑、静谧的街道,这些画面仿佛将观众带回到巴金先生在异国他乡求学、探索的青春岁月。在日本的拍摄中,他们记录下巴金与这个国度的种种渊源与交集,从文化的交流碰撞到个人情感的微妙变化,都一一呈现。
这些实地探访的画面与国内拍摄的巴金故居等场景相互交织融合,构成了一幅完整而丰富的巴金人生图景。巴金故居中的一草一木,在镜头的细腻捕捉下,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斑驳的墙壁、陈旧的家具,都承载着巴金先生的生活印记,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怀旧氛围与文化底蕴。
全片最为可贵之处在于,它始终紧密地观照了巴金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面貌,并以详实的影像画面进行呈现。我们看到,不同时期的中国乃至世界的面貌都在巴金先生的人格塑造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影片用详实的镜头将这些时代背景一一呈现,使观众不仅能全面了解巴金先生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崇高的人格高度,更能深刻理解其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观众透过这些影像,看到巴金先生的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情感与才华的抒发,更是时代的呐喊、民族的心声,从而让巴金这一人物形象变得更加厚重深刻,也让纪录片本身超越了一般的人物传记,具有了厚重的观察社会的解构力。它宛如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为时光留下了珍贵的记录,这正是纪录片人的不懈追求,也是纪录片的核心价值所在。
其次,作品没有陷入简单地叙述巴金的生平故事和罗列其代表作品的俗套之中,而是另辟蹊径,从多个独特而深刻的角度对巴金进行解读,带领观众逐步走进巴金先生丰富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从“理想信念”这一角度来看,纪录片展现了巴金先生在不同人生阶段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青年时期的巴金,目睹了旧社会的种种不公与黑暗,心中燃起了改变世界的理想之火。他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唤醒民众的觉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在彼时国内动荡不安的局势下,还是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这一理想信念始终如明灯照亮着他前行的道路,支撑着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品,如《家》《春》《秋》等。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结晶,更是巴金先生理想信念的具体体现。它们像一把把利剑,刺向旧制度的黑暗,为无数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友情爱情”方面,影片细腻地描绘了巴金先生与朋友、爱人之间真挚而深厚的情感关系。他与挚友之间的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在艰难岁月中的患难与共,这些友情故事展现了巴金先生重情重义的人格魅力。而他与妻子萧珊之间的爱情故事更是感人至深。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他们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在战乱与磨难中不离不弃。萧珊的理解与支持成为巴金先生创作的重要精神动力,他们的爱情故事为巴金先生的人生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柔和的色彩,也让观众看到了这位文学巨匠在情感世界中的细腻与深情。
“自我解剖”是巴金先生人格中极为耀眼的一面,纪录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展现。巴金先生在其一生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思想和创作,这种自我解剖的勇气和精神令人敬佩。他毫不避讳自己曾经的错误与不足,通过撰写《随想录》,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影片对《随想录》写作过程的展现,让观众看到了巴金先生内心深处的良知与担当。
“观照社会”这一角度则贯穿了巴金先生的整个创作生涯和人生历程。他始终将目光投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关注着民生疾苦、社会变革与民族命运。他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殷切期望。从早期对封建家庭制度的批判,到后来自身和人生的深刻剖析,巴金先生用自己的文字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通过对这些角度的深入解读,纪录片让观众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始终讲真话的巴金,一个不断自我反省的巴金,一个爱国爱民族爱世人的巴金。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创作者坚守良知、追求真理;他对中国文学的价值不可估量,其作品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宝库,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他对中国社会的价值更是深远。
与此同时,作品追求用诗意视听语言来讲述文学巨匠。
对于一部讲述文学巨匠的纪录片而言,解说词的质量至关重要,而《巴金》这部纪录片在解说词的创作上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造诣。其解说词诗意而哲理,深情而细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精心雕琢,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深度。
从叙事结构而言,该片条理清晰且富有节奏感。它沿着巴金先生的人生轨迹徐徐展开,如同一位优雅的画师,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巴金先生从年少启蒙时的懵懂与好奇,到青年时期激情澎湃的创作盛景,再到历经风雨后的晚年沉淀。观众仿佛跟随镜头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巴金先生的成长与蜕变。从《世纪长歌》到《时代随想》,每一集都以诗意化的表达,呈现出较高的审美精神和文化品格。在醇厚的女声配音中,观众能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韵律和美感,那舒缓而富有情感的声音,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动人的故事,将巴金先生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使观众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此外,作品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巴金的漫长人生,彰显了朴实无华的影调气质。
当下流行的纪录片创作手法,都凸显影调的科技感和创新感,像AI动效、动漫、场景还原、演员扮演等等,各种讲故事讲历史的手段让人眼花缭乱甚至瞠目结舌。纪录片《巴金》恰恰是反其道而行,全片采用白描的手法,以传统专题片声画对位的范式,来讲述巴金的漫长一生,反而观罢觉得特别妥帖,其返璞归真的气质与巴金坚持“讲真话”的人生境界高度契合,没有丝毫违和感。这也让我们再一次反思“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这一文化创作领域经久不息讨论的主题,并得出结论,所有的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只要是让内容更具魅力的形式,就是好的形式。
文学巨匠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之深,早已深入人心,无需过多赘述。再次感谢创作者制作了这样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它让世人在时光的长河中再一次读懂巴金、忆起巴金、理解巴金。
作者:
文:范宗钗(中国视协副主席、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图:豆瓣编辑:周敏娴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