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诸子时代·荀子丨如何判定是非对错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站内

王杰:诸子时代·荀子丨如何判定是非对错

《荀子·解蔽》篇中有一句极具洞察力的话:“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人们最大的毛病,就是容易被局部的认知所蒙蔽,看不清事物的整体规律。这可不是随便一句感慨,而是荀子在总结了当时诸子百家、深入探讨人类认知偏差后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不妨先看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只要认定了一件事,就像钉子碰上了磁铁,死活不松口?有些人坚信自己的决策无懈可击,对反对意见充耳不闻;有些人则觉得自己的审美标准天下无双,别人不赞同就是“品位低下”。例如,榴莲爱好者觉得榴莲的味道是“天堂之果”,可榴莲黑粉却觉得它是“臭气熏天的垃圾”。到底是香还是臭?到底是非如何?

荀子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你以为的对错,往往只是你个人的局限,而不是世界的真相。人们往往被自身经验和习惯所束缚,而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就像《解蔽》篇所言:“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人为何容易被局限?

荀子指出,人们容易犯的错误是只看到局部而忽视整体。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盲人摸象”的故事:五个盲人分别摸到象的不同部位——摸到腿的说像一根大柱子,摸到鼻子的说像一条巨大的蟒蛇,摸到耳朵的说像一把扇子……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步,但事实却是,谁都没有摸清大象的全貌。

这不仅是一个寓言故事,也是现实中许多争论的写照。比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时候正是因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去观察世界,结果得出了南辕北辙的结论。阿拉伯人穿白色长袍,认为是传统美德;中国人穿汉服,觉得是古典优雅;欧美人偏爱西装,讲求职业感——难道谁的穿着方式就一定是对或错吗?

文化、价值观、认知习惯等因素,都会影响我们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荀子提醒我们:不要只凭个人经验下结论,而要有更全面的视角。

“三季人”的故事:孔子如何应对认知偏见?

在《论语》中,孔子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遇到一个身穿青衣的人,对方问:“一年到底有几个季节?”子贡毫不犹豫地回答:“四季。”结果青衣人哈哈大笑,说:“你错了。一年只有三季。”两人争论不休,最后请孔子裁决。出乎意料的是,孔子竟然站在青衣人一边,说:“你说得对,一年只有三季。”子贡大为不解,心想:“老师怎么连基本的常识都不讲究了?”

等青衣人走后,孔子才对子贡解释:“你没看出来吗?这人是蚂蚱变的。蚂蚱春生秋死,根本没有经历过冬天,在他的认知里,一年确实只有三季。与他争论四季的概念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故事正好印证了荀子的观点:认知的偏差往往源自于个人的局限性。蚂蚱没经历过冬天,就无法理解四季的概念。同理,我们的许多“是非之争”,其实也是因为彼此的生活经历、知识体系不同而导致的认知盲区。

庄子的“夏虫不可语冰”

除了荀子和孔子,庄子在《秋水》篇中也讲了类似的道理:“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于海。”

夏天的虫子活不到冬天,和它谈论冰雪,它自然无法理解;井里的青蛙从未跳出井口,和它谈论大海,它会觉得你在胡说八道。人类也是如此,受限于自己的经验和环境,往往难以理解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事物。

这也是为何有时候你拼命向别人解释一个道理,对方却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你们站在不同的世界里,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如何运用荀子的智慧判定是非?

了解了荀子的观点,我们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更理性地判断是非呢?荀子给出了几个关键方法:

拓宽视野,避免局限。多读书、多旅行、多接触不同领域的人,让自己的认知更加全面。遇到不同意见时,先问问自己:“我的判断是基于事实,还是仅仅因为习惯?”

不要急于下结论。面对争议性话题,尝试换位思考,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问题。与其争辩对错,不如问问:“为什么对方会有这样的观点?”

培养批判性思维。不要轻易相信道听途说,而要基于理性分析。试着挑战自己的观点,看看是否经得起推敲。

现实应用:如何避免成为现代“三季人”?

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能看到许多“夏虫不可语冰”的例子。例如,网络上常见的观点对立:科技爱好者认为AI会改变世界,但保守派认为AI是洪水猛兽。年轻人觉得“躺平”是对抗内卷的方式,而上一辈人则认为“努力才是唯一出路”。有人觉得素食是健康之道,有人则觉得“无肉不欢”。

荀子的智慧提醒我们,在面对这些争议时,不要固执己见,而应学会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真理往往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多维度、多层次的。

结语:判定是非对错,不能仅凭个人经验或固有认知,而应站在更高的层面去审视全局。荀子教给我们的,不是单纯的对错判断,而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方式——去除偏见,打开认知的边界,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复杂性。

所以,下次当你面对一个让你无法理解的观点时,先别急着下结论,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也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本文由作者王杰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陈永豪 PSY415]

推荐0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