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敬净静雅”是中华礼仪四大特征 过去常识如今成学问


来源:凤凰国学

“敬净静雅”是中华礼仪四大特征有朋友或许会问,这礼浩如烟海,我怎么掌握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的《三礼》之学拿到社区去讲,人家听得进去吗?我必须用

【讲坛实录之四】

 

“敬净静雅”是中华礼仪四大特征

有朋友或许会问,这礼浩如烟海,我怎么掌握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的《三礼》之学拿到社区去讲,人家听得进去吗?我必须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深入浅出,提纲挈领,通俗而不失肤浅。我最后提炼出了“敬、净、静、雅”四个字来讲解中华之礼的主要特征。

第一是“敬”。敬,是礼的核心。《孝经》说:“礼者,敬而已矣。”礼,无非就是为了表达敬意罢了。人与人互相尊重,才能形成和谐关系。两个人见面,我觉得你一定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师嘛。然后,我通过语言、肢体动作把内心的敬意表达出来,让你感受到。当然,我希望你也以相同的方式来对待我。这种友好的互动方式就是礼。于是,我们之间就有了更高层次上的尊重与平等。礼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形式,表达敬意的方式,另一个是表达敬意的内核。有人讲彭老师,我们不要这种虚头巴脑的形式,我心里有就可以了。我说不行,没有形式,内涵就没法表达。天安门升旗了,你躺在那里,说我心里很爱国。可是谁会相信你?如果没有形式,内核就成了游魂,没有地方可以安顿。相反,如果没有内核,形式就成了没有生命的形式。所以两者都不可缺少。

第二是“净”。洁净,是文明人的特色之一。古代家里来了客人,酒具、茶具事先都要反复清洗的。客人来了,还要当他的面再洗,以示郑重。去见尊贵的客人前,要沐浴。唐代政府规定,官员每10天都要沐浴一次。前几天,一个学生来见我,浑身臭气,似乎已有一个月没洗澡,很失礼。此外,我们把自己房间里打扫得很干净,楼道卫生就不管了,至于街头、马路,那就是大垃圾箱、大痰盂,随意糟蹋。环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人人都要爱护。

第三是“静”。安静也是一种修养,噪音有碍健康。我去日本,有意识地分别选乘国航与全日空,发现两者的重要区别是安静与否。全日空上的乘客几乎都不说话,非常安静;国航的乘客则是相反。日本的高铁与普通的火车上也是如此,乘客要么看书,要么看风景,或者闭目养神,基本上都不说话。如果手机响了,他会弯下腰轻声说:“对不起,我正在车上”,到列车停了,再跑出去打电话。这样做,就是怕打扰周围的乘客。列车属于公共空间。如今的中国人好热闹,无论在哪里说话,都旁若无人,只顾自己快意,所以环境很嘈杂,在中餐馆里,吃饭都吃不安稳,甚至干杯时,把酒杯在玻璃桌上敲。外国人来华,对此很头疼。我有一位广东肇庆的朋友开个餐厅,提倡安静用餐,很有成效,400多人的餐厅里面,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觉得非常舒服。

第四是“雅”。在中国语言里,文明与文雅,可以说就是一个词。文明人一定举止有度,进退从容,谈吐文雅,就是《论语》里说的“文质彬彬”。

中国人的文雅,往往含有哲理在内。比方说,我们中国人讲辈分,对长辈、平辈、晚辈的用语和动作不能一样,对客人和尊长要用敬称、敬语,对自己或者自己一方要用谦语。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曾国藩一生谨慎,低调自守。有一年他立了战功,慈禧重赏他,他马上给家里写,说天下的好处不可能都给我们曾家,我们一家得朝廷的好处已经太多,如果我们不低调,在乡亲面前狂妄自大,就会招灾引祸。他说:“斗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人手概之。”这句话是从《管子》“斗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天之概无形,乃假人手概之”来的。“概”是什么意思?我小时候到米店买一升米,米店的伙计用笆斗盛了米往升里倒,升里的米倒满后堆成了尖。于是,伙计会用一根木片把升上部溢出来的米刮平,然后再卖给你。这根木片就叫“概”。为什么概?因为升里的米太满。如果人太满了,天就会出来概你。天自己不会动手,他会借别人的手来概你,例如借中纪委的手。前两年,有一位孩子狂呼“我爸是李刚”!这就太满了,结果他爸很快就被概了。所以,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自谦。

《周易》六十四卦,其中一卦,卦名就叫“谦”,下三爻皆吉,上三爻皆利。中国人喜欢用各种方法求吉利,其实,你为人处世是要守住《谦》卦昭示的理念,你就有大吉大利。这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智慧。周公对他的儿子伯禽说:“《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身,谦之谓也。”我建议,中央党校给干部开课,要专门讲一个“谦”专题,干部就谨慎得多。

中国称谓、书信有讲究 过去常识如今成学问

谦与敬的原则,突出地体现在称谓上,甚至形成了独特的称谓文化。对人家要用尊称、敬称,比如问候对方父母,要说令尊大人可好?令堂大人可好?问人家儿女,要称令郎、令爱、令媛,听起来非常典雅。这些用语,原本是尽人皆知的,现在成了学问,真是令人无语!再比如,你和妻子出门,在路上遇到熟人,怎么向人家介绍她?以前都是有规矩的,如今的港台,乃至日本、韩国,依然在恪守着。可是在我们这里,简直是五花八门!比较多的是称“老婆”,这称谓太俗,在生活里随便说说也就罢了,但不能登不登大雅之堂。称“爱人”,中国人以前没这个说法,是近代才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称谓,在港澳台、韩国、日本,爱人是情人的意思,诸位以后别用了,以免引起误会。还有称“太太”的,不太好,因为以前有姨太太制度。如今还有一些有身份的人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自以为很高雅,大错特错,夫人是尊称,只能用在对方。《礼记》说,天子之妃曰后,我们不能用的,你能称你母亲为“母后”吗?夫人,特指诸侯的配偶,用在对方,那是尊重;如果用在自己身上,就好比对人说“我贵姓王”,那就成为笑料了。

我们不少人说话缺乏尊重的意识,比如我接到不少电话,开头就问:“这是彭林家吗?”“彭林在吗?”过于直白。韩国打电话很客气:“请问,这里是彭林先生的府上吗?”

中国人说话,遣词用句,非常讲究,非常文雅。第一次与人见面,要说“久仰”、“幸会”。人家送我一件礼物,我会说“承蒙厚赐”。人家请我吃饭,要说“承蒙赐席”。如今,文化出现了断层,年轻人几乎都不懂这些,甚至闹出笑话来。比如,有学生给我写信。信封上写:“彭林老师敬启”。这样写,字面的意思就是:彭老师恭恭敬敬地打开这封信。这不是贻笑大方了吗?我相信,同学这样写的本意,是希望表示尊敬我。但是,由于文化缺失,表达的结果却是相反的。如今,不少同学把这个习惯带到香港去了,有一位香港老师很气愤地对我说:“你们内地的学生为什么总是要我们敬启!”还有一位年轻教师送书给香港教授,他在扉页上写:“某某教授拜读”!令人嘀笑皆非,真是把笑话闹到爪哇国去了。

我有一堂课专门讲书信,我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两个信封,都是韩国教授寄给我的,上面写着:“彭林教授侍史”、“彭林教授行幰”,同学们一看全傻了,这是什么意思?他们从来没见过。我说,这是外国人写中文,你们不会不懂吧?有些事很有意思,中国文化传到外国,人家很喜欢,努力学习,学得很好,而我们自己却不会了。所以古人就有“礼失求诸野”之说。如今有个热词叫“倒逼”,外国人学中文学这么好,倒过来给了我们压力,我们还不应该加倍努力地学?

[责任编辑:丁梦钰 PN031]

责任编辑:丁梦钰 PN03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