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一点资讯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在北京举行颁奖盛典,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致贺信,来自海内外的学者专家和传媒、公益、企业等领域精英近四百人集体致敬国学。著名学者杜维明荣获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年逾八旬的国学名宿楼宇烈、张立文、成中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筼筜书院等机构,《国家宝藏》、《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展演等新项目,以及30部学术著作分享了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成果奖。从中国诗词大会上成功夺冠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再演逆袭神话,而此前呼声很高的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意外落选,爆出了本届最大冷门。王守常、葛承雍、龚鹏程、朱大可、王杰、于丹等知名学者现场助阵,让本届国学大典亮点频频,高潮迭起。
于丹教授出席“致敬国学: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并为国学传播奖之“卓越传播力奖”颁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教授出席本次活动,并为国学传播奖之“卓越传播力奖”颁奖。在颁奖典礼间隙,于丹教授接受了凤凰网国学的专访,就当下“国学热”的兴起、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问题谈了她的一些看法。
于丹教授接受凤凰网国学专访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不太赞同“国学热”提法 希望保持恒温与理性
凤凰网国学:您在弘扬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算是知名人物,对这些年来“国学热”的兴起,特别是这五年来出现的新的发展状况是怎么看待的呢?有没有出现什么创新点?
于丹:其实我个人一直不是特别喜欢“国学热”这个提法。因为我觉得任何东西有热就有冷,忽冷忽热总不是一个好事情。其实在我看来,国学的调性应该是温暖,一生恒温,相伴相随。不同的年龄段,可能需要经典里的一部分感悟。比如说人很年轻、进入社会、要实现自己的时候,可能对儒学的哲学就会很感兴趣,因为它有自律、自省,有自己的自尊,怎么达到自由,这样一个自我唤醒,进入社会的东西。人年轻的时候要注意跟人际之间的关系,要注意自己的判断。但是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可能会对道家的智慧特别有感悟。简单地说,儒家教你怎么拿得起,道家会教你有些东西怎么放得下;儒家教你实现自我,道家教你超越自我;儒家教你能够跟社会去融合,道家教你去了解自然、宇宙的永恒。随着人不同的年龄段,感受是温暖相伴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有了国学热呢?是因为过去实在太冷了,这个冷不是三年五载,而是一个世纪。
想一想我们在 “五四运动”提出“砸烂孔家店”,有那个时代的道理,因为有一些礼制礼法,已经严重地约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在提出这个口号之后,我们看见的、对中国传统精神是一些局部的,碎片化的否定,一直是在颠覆,可以说没有一种系统建设和真正新价值被建立起来。如果说从五四运动之后一直到30年代民族救亡之前,还有一批知识分子在考虑新文化价值的建立。那么在此之后,其实这种文化建立就一直是一种愿望,没有形成真正的体系。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而且还有了“批林批孔”运动之后,这个体系就被颠覆得差不多了。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其实拜金主义大潮进来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还没有树立新价值,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荒漠化的情况。所以这些年,所谓国学热,其实我想是国学基因的唤醒,是大家重新发现古典的价值,恢复到一种文化理性的时候。
比如我们看儒家思想,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体系的内容。一个体系是服务于统治秩序的礼教礼法,另外一个体系是君子自律的修身养性。它的第一个体系,现在有很多已经过时了。但是它的第二个体系,在当下还是可以去借鉴,跟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去融合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这些年是一种国学复兴,理性的、带有批判的再认知。更重要的一点,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跟世界的当代文明进行一个有效地融合和一种碰撞,而且把它变成百姓日常之用,回到我们自己可以触摸的生活之中。所以我自己愿意去做这些传播、研究的工作,但是我想如果说它热过一段,大热的东西可以过去了,但是我再也不希望它冷下去,我再也不希望像我小时候记忆中,“批林批孔”那样去批我们的文化。我更希望它保持恒温和理性,在批判扬弃中,跟我们自己的生活去结合,一直这么恒温下去。
国学复兴切忌“文而不化” 不能过于功利
凤凰网国学:据您的观察,在国学重新唤起和复兴的过程中,我们最容易走入的误区是什么?我们可能现在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于丹:误区当然会有很多种。有一种我觉得就是文而不化,因为我们不缺文,但是我们缺化。什么是文呢?现在经常一说起来,我们中国古典文明璀璨,我们有四大发明。但是四大发明是不是一定跟你今天的幸福感、获得感有关?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么样去判断这些对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用?所以什么是“文而化之”?就是把它跟我们今天能用的东西挂起钩来。比如孔子说我们要有君子的自省精神,“君子三省吾身”,他的学生也说到了,“日三省乎己”。“省乎己”哪些方面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这几个方面。“为人谋而不忠乎?”说的就是我们当下的职业人格。你手里有份差事,你在做着你的公务,你今天有没有尽忠。第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说的是我们的伦理人格,答应亲人的事、朋友的事,你有没有一定守信做到。第三,“传不习乎?”外在传播来的众多知识信息,你有没有通过学习把它化成自我经验。所以按照我们今天的话来讲,职业人格尽忠,伦理人格守信,自我人格学习,当年论语上的话对我们就有用了。所以这就是我认为的“文而化之”,就是不要让它停留在“死”文明而不化,我觉得这要注意的。
另一个方面,特别相反的一种情况,就是把国学学习功利化,也就是说你不能把国学当作一个宝典,说我需要什么,去哪去找。因为这些年我也给很多班都上过课,经常有人来问我说:学习国学以后,我谈恋爱能不能更顺利,我学了国学以后找工作面试,我应该怎么说话?这些不是直接可以找到的。但如果你真的想去找的话,要融会贯通以后。你说人要怎么说话呢?《论语》里头其实也说过,说一个人跟你说话,“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不轮到你说,你抢着说,就太急躁,太毛躁了。“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该问你意见了,你还躲躲闪闪,含糊其词不说,那说明你内心有隐瞒。“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不看人脸色就说话,那你不是睁眼瞎嘛?根本不顾忌人家的想法。其实这些话要今天来讲,也是通过人生修养,提升情商的一个好方式。现在有多少人不管在职场上,接人待物上不会说话,其实都没有去想这些。可是你不能说拿一段话来,人就马上可以提升。你想想庄子里说“庖丁解牛”,人家一个宰牛的人还说,我这是道,而不是技巧。所以人其实要全方位的对这些知识有认同、学习和融合,然后才会提高,不能片面、功利地去里面找答案。
所以我觉得这是两个极端现象,一个是过分坚持,文而不化。另一个是过分功利,碎片化吸收。如果在这两者之间我们能找到一个融会贯通的路,那我想国学学习,体用结合,它对我们人的自我成长一定是有帮助的。
年轻人与国学不必互相“迁就”
凤凰网国学:您觉得这种国学传承学习中,对年轻人的意义是什么?到底应该是国学走进年轻人,还是年轻人走进国学?
于丹:这就好像说,比如说我们见面,咱们俩的拥抱,你说拥抱,究竟是你接受了我的拥抱,还是你给予我的拥抱?其实拥抱永远都是相互的,年轻人跟国学之间就是这样的关系,没有必要说,年轻人走进国学就是放下我们年轻的心去迁就国学,让自己变成老八股。我不主张说穿一身汉服,行了大礼,就叫走进国学。可另一方面,我也并不主张说国学进入年轻人就是游戏化。我觉得国学有国学的传统,因为它是一种文化基因,年轻人有年轻人青春的状态,因为它是一种生命的权利,这两者之间应该做一个有机的、深度的融合,不必哪一方迁就哪一方,我相信他们两者之间有特别好的融合点,因为这么多年,我在大学里做老师,我一直都在跟我的学生聊这个问题,那其实我觉得有一个非常好的点。因为我自己是研究传播学的,硕士的时候是做先秦两汉的文学哲学研究,我博士的时候就是研究传媒的,而且我自己20多年是在带传媒的学科。传播学上有一个特点,就是被期待的信息才是有效的信息,你要允许学生提问,而不是满堂灌,先来听学生有什么样的思考,他们有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再去跟他们之间的问题融合。
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时代里头都是有困惑的,那你怎么样去提呢?其实有的时候你就去分析年轻人容易遇到的情况。比如说现在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走到这个社会上的时候,在家里惟我独尊都惯了,事事都要拔尖,什么事情都想要见效快。其实你去看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踮着脚尖是立不稳的,老迈着大步伐是走不快的。所以老子说了一段话,他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也就是说一天到晚都自我表现的人,其实是不明智的。有时候你看朋友圈里还会拉仇恨。自以为是的人,其实是显不出你的,有的时候自以为是是招人烦的。那“自伐者无功”,好不容易干成点事,不要自己去讨功,你一讨功,这件事又平了。自矜者不经夸,自己感觉良好,用咱们现在话说就是嘚瑟,你看特别嘚瑟的人,一定朋友圈里头口碑好不了,也混不长。有些眼里不揉沙子的人,这个也挑剔,那个也不对,最后朋友都不带他玩了。你想这些话要用在今天生活里都是智慧,年轻人也会喜欢的。所以不要把年轻跟国学人为地做一个对立。其实孔子当时那些学生也是从年轻走过来的,人人都有年轻的时候。所以在这我想说一点,不仅仅是讲哲学也包括诗词歌赋,因为你从《经史子集》走过来,集部是一个大的部分,也就是我们的诗词歌赋都在里面。
今天如果说起北宋的柳永《望海潮》、《雨霖铃》、《八声甘州》,这课本里边都有,大家觉得是典雅,不得了的内容。其实柳永就是“北宋的方文山”,他就是写流行歌词的。所以苏东坡才会说,有井水的地方就都有柳永的词,说唱你的都得是十七八女郎,唱你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不像是关中大汉唱我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其实说白了,他也就是一个写流行歌曲的。所以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不都喜欢流行歌曲嘛。你看从诗经到今天的流行歌曲里,那些明月,那些夕阳,那些离别,那些相逢,那个千古相同的意向和相同的情感都在传唱下来。所以只要我们不做人为的割裂、不强调人为的对立,我想国学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它永远都属于更年轻的人。
凤凰网国学:于老师可以向想亲近国学的大众们推荐的一些读物吗?
于丹:我觉得今天咱们颁奖的这些内容,无论是喜马拉雅,这就是给大家听书,带大家导读一个很好的平台。还有像《清明上河图》的3.0版本,你能够看得到北宋的生活和开封当时的状况,还会有一种好奇心。《国家宝藏》让文物都火起来,让那么多大家熟悉的演员去做这种文物的守护人,所有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在传播上已经在做的努力。但是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要止于此,这一切都是一个引子,给你指出一条通道,往里面走,能越来走越深的时候,就要知道自己去找哪些书。导读的东西是容易,但是停留于导读就没有去国学里边感悟的空间了。中国人什么事都讲缘分,结缘是别人可以帮助你的,但修那个分永远都是自己的。咱们有时候总说,可惜这个人有缘无分,那就别人给你结了缘,你没有自己修分。所以我觉得要想做到和国学有缘有分,那就把大众普及传播的这一切书,App的平台,博物馆的展览,都当作结缘。关键是你对阳明心学感兴趣,就要自己去研读《传习录》。你真正对道家文化感兴趣,就必须得读《道德经》和《庄子》,这是靠自己慢慢去修的,我也希望更多的人不要只说我推荐哪一本,而是说方便法门处处都在,去走自己最喜欢的那条路,去结更深的缘分。
国学属于每一代年轻人 要在对比、碰撞中看中国文明
凤凰网国学: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会觉得国学是已经过时落后的概念,一提起来就觉得有点古老感,那怎样才能让年轻人更亲近国学,国学和年轻人的关系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
于丹:首先在你这个问题里面,我觉得我们就要理清一个概念,古老的东西就一定是落后的东西吗?我认为,不要说年轻就没有成见,人在任何一个年龄段上都会被伪命题绑架,所以人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是为了让人有判断,有理性,不要陷入一种伪命题里面,古老就一定属于落后吗?古老的东西有时候正是因为时间的考验,它里面的智慧才是一种更精彩的智慧,关键是你能不能够在当下去用。说实在的,我们中国的稻子、麦子古老吧,你吃了多少年,我们的红木家具古老吧,但你今天用起来为什么是时尚,为什么今天时髦的女孩子还愿意穿旗袍,这些东西是古老的,但是在当下仍然有它活着的价值。所以我觉得不要人为的把年轻和古老斩断,因为所有的古老都曾年轻。而能够活在古老里的年轻,它会是有根性的。所以年轻意味着什么呢?他一定意味着一种有拓展的精神,能够建立新价值,但是你的坐标又在哪呢?其实是把古典的坐标跟世界的坐标能够融合起来的人,才有更好地前景。
我今天是刚刚从维也纳飞回来,直接到的这里,我就是昨天晚上维也纳大使馆刚刚做了一场讲座,讲文明互鉴,这里面我就对比了很多组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上面可以对标的生活、思想、人物、节庆,比如说春节与圣诞节,春节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节日,圣诞节是一个以宗教为核心的节日,西方的好多节日都从天上下来的,中国好多节日节气都从地里长出来的。从天上下来的是人向神的致敬,而地里长出来的是人向土地的回归,但是这样两个节都是现在还在过的最大的节日,它里面有多少可以开发的空间呢?比如说故宫和卢浮宫的比较,两个都是皇家宫殿,两个都是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现在在世界热搜榜上,卢浮宫第一,故宫第二,但是故宫的成长性更好。故宫现在文创产品的看法、你们刚刚颁奖的《清明上河图》的3.0,所有这一切又意味着跟今天世界表达有什么意义?比如说故宫在职能的变化上,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故宫见特朗普总统?它的外交功能、政治功能的拓展,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了。
我昨天比较中还有茶与咖啡。可以说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两种日常的饮用品。但是茶,中国人写出来是人在草木之间,因为它是一个人跟草木自然之间的媒介,只有中国人会讲究春夏,天地燥热的时候喝不发酵的绿茶,到了秋季就要喝半发酵的乌龙茶平衡,到现在冬天了,就要喝熟普洱和红茶,因为它是在跟季节平衡的。想一想为什么咖啡馆里出过那么多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想一想茶里头为什么会有茶禅一味一说。那这种比较也很有意思。再比如说太极和瑜珈,为什么太极是那么男性化的传统,瑜珈就可以是女性化的,时尚的。为什么它都起自于东方,但是瑜珈现在在西方就可以这么普及,我们在太极传播上又可以做什么?再比如说dragon跟龙,它在传播过程,dragon有多少被妖魔化的地方,我们又怎么样去传播其中的文化?再比如说金庸先生走了,但是他的江湖还在,东方的侠客跟西方的骑士在精神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再比如说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他们同样出生于1616年,所以2016在做他们400年庆的时候,那世界有多少人比较莎翁的戏剧,但是有多少人了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呢?再比如说郑和和哥伦布,同样是向外走,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郑和是代表皇帝出去,是去送礼物的,这个收获也是不同的。
其实我和我的研究院做这样的比较文化的案例库,我们有40多组原型,还在一直往下做,这就是我想说文化永远属于年轻人,如果你以这样对比的,碰撞的方式来看中国文明,我们就不再只在自己古老的体系中自说自话了。有比较才有差异,有差异才有求同存异的共识,才有人类共同的价值,才有这样一种化合反应和新的价值点的生成。所以我想说,不要人为的把年轻和国学对立起来,国学既然是中国文化中的基因,就属于每一代年轻人,它就一定有自己生长的理由,关键是让年轻人爱上国学,我们要找到更多的问号,而不是四平八稳的句号,要让大家看见这种对比,看见自己在里面的位置,看见中国这些文化走向世界的可能。
凤凰网国学:谢谢老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