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提出“文化育人”的基本任务是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地,在积极践行文化育人的方针和任务方面出台了许多举措,在建设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图注:高校文化育人。图源自网络。】
然而,以文化人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的目标,举措的实际成效既有有形具体的内容,更多却是无形抽象的内容,往往难以量化评价。举措文件的出台并不代表育人目标一定达成,因为参与者的角色身份、对要达成的目标、出台具体举措的水平与能力、对措施的理解程度、执行力度各有差异。在实际工作中,措施难以落地、流于形式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人指出,“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仍面临体系不完整、主体与对象关系疏离、载体渗透性不足、合力不强等现实困境”,也有人认为“传统体制下的大学文化教育较多地表现为育人活动和机制的简单化、功利化”。这提醒我们进一步思考:是否可以尝试引入多种理论和概念,对参与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效能进行考察评价,以提升落实文化育人具体工作的水平?
一、重视学生生活空间建构的意义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心理生活空间概念,认为个人的心理行为由其生活空间决定,外部环境只有与内在心理场互动、成为生活空间的内容,才能发挥作用。他用生活空间概念,对环境中的个体、环境进行分析,诠释了人的内在动力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学生是高校以文育人的主体和对象,如果将其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视为“化人”成效的一个指标,那么勒温的理论对理解文化育人建设(外部环境)与化人成效(学生内在动力)关系,从而推动高校以文化人举措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启示。
【图注: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9.9-1947.2.12),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拓朴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的后期代表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图源自网络。】
大学教育以文化人,重在“化”,是有目的和计划地以文化培养人的过程,通过多维度、全面融通的教育实践,使师生对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将文化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达成共识、认同接纳,也以之指导改造自身、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从而形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文化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正是个体生活空间建构与行为动力产生的结果。所以,强调个内部的主体建构性,基于个体发展的需求、与外部文化环境充分良性互动是化育学生的关键内容。
二、文化育人措施要以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为中心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文化育人理念,体现在大学的物质环境、精神文化、制度建设、行为规范等方面,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外部环境。从生活空间建构角度来看,外部环境因素需要被个体感知、选择、加工后,才能真正影响个体行为心理。所以,外部环境要对学生心理行为产生动力,要以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中心,简单地说就是要“看见学生”。
在大学新生活中,全面地展开人生,渴求知识,向往精神世界,深入探究和思考人生与人性,不断尝试以求获得认同感,建构自我同一性,学习把握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是大学生基本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紧扣学生特点,将以文化人的措施与个体的心理动力密切关联,将文化育人所要传导的价值理念与个体成长中的志向树立、知识增长、人际关系互动以及情感体验等需求密切关联,使年青学生在思想、情感、学业、身体等不同层面的发展需要得到回应,激发学生不断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认知理念、动机水平、行为意愿等,以更好地实现与环境的互动。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决定着文化育人目标是否科学、文化育人实践是否有效。
如果学生的身心需要与发展愿望没有被外部环境所激发或激励,难以得到满足与实现,就会出现发展动力不足,从而影响学生积极行为的产生。形式化、留痕式的文化活动,任务型、不接地气的文化育人措施,不仅激发不了学生的动力,还有可能带来相反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心理排斥进而远离这样的校园文化生活。而积淀了厚重历史与持久荣光的高校,更容易培植起属于自身的、独特文化精神气质,能赋予师生一个鲜明的、共同的文化身份,迅速把大家凝聚起来并赋予其向上的精神力量。这种文化身份满足了学生对自我概念发展的需要,也包含了学生对将来自我的想象和可能的努力,目标的强烈吸引力和个人对目标实现的自我效能感会激发学生无限动力。
三、文化育人环境要与学生生活空间形成充分、良性的互动
与学生生活空间的充分互动,能使文化环境发挥最大的育人作用,良性则是指有效互动引发正向的育人效应。如果将以文化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标准,当前高校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不断改进教育行为,在大学建设和管理实践的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保证与学生的充分良性互动。
首先,创造充分的互动机会,主动创造互动平台、环节、空间,高校通过改进物理环境建设、形成人际交往机制、扩充知识学习渠道、增加互动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多地感知环境,产生关联,浸润其间。比如,高校在物理环境改造方面,可以为人文教育、共同的文化意识打造更生动、深刻的体验空间;校本历史的挖掘,校风、校训的不断阐释,仪式、节日、庆典等活动的组织,激发学生认同并表现出群体身份的典型特征;当前高校实行的书院制、导师制,也在探索建立充分互动的新文化空间和机制,使师生之间形成以情感为纽带和基础的学习成长共同体。
其次,注重互动的良性效果。学校所有工作无时无刻不是学校育人观点的表达,育人顶层设计与制度落实一以贯之,日常工作始终以学生利益为出发点开展工作,信息公开及时、支持系统完备、上下互动的反馈机制有效,学生对于民主平等、公平合理等诉求得到保障,甚至老师主动联系学生的一个电话,都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一种满足,文化育人的实际意义与价值就体现在这些工作细节中。学生在实际的情感交流、有效互动中,直接而深刻地体验到了鲜活的大学文化和教育理念,其心理生活空间不断更新塑造,在认知结构、发展动机、团体属性和思想意识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实现积极的育人效果。
*本文作者谢丰、杨代春,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师。原标题:高校以文化人与学生生活空间构建。经作者授权凤凰网国学频道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