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许嘉璐:文化提升人性 中国崛起需要文化复兴


来源:凤凰网综合

中国现在遇到了两难选择。我们一方面需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就犹如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后面扬起的尘霾,正是今天所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两个是不同的。我所说的社会小至家庭,稍稍扩大一点就是族群,再扩大一点是民族。我所说的这个民族开始限于种族的概念,再发展为多民族组成一个国家,这个民族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这个词是孙中山先生第一次提出来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种族的概念。

这里我还附带说一说,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外国的政客、学者和媒体,对中国民族主义的批评。我们国内有些学者也在呼吁。这个呼吁不一定是赞成的,包括批驳的,说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如何。我对这个有点看法。民族主义的帽子、标签,千万要慎重,我认为不应该加在中国人头上。因为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在英语里是一个词。民族主义这个词的出现,是17世纪在欧洲提出来的。那个时候欧洲才开始正式形成建立民族国家的浪潮,一个国家都是单一民族。无论是法兰西,还是日耳曼,以及盎格鲁-撒克逊,都是如此的。因此,他们把民族和国家划为等号的。而中国不是,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生活在一起的一个领域,当建立了无论是朝廷还是国家,都是多民族的。因此,我们说的民族是一个文化认同的概念,民族主义本身就是欧洲中心论的产物。我们随便用来扣在我们自己的头上,多少有点上了当的意思,这是题外话。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么还需要拿来讨论一下,刚才我所说的到底文化是什么?有的学者在论文中说,据有关的学术统计和他个人的统计,全世界文化的定义有500多种,比较知名的有200多种。其实,在我看来文化的定义是无限多的、无法统计的。任何一个人写篇文章都可以给文化下一个定义,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但是常用的、我也在用的,是前苏联著名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在他所编的《简明哲学辞典》里下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实,这个定义等于没有下。一定要给一个概念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这本身就是西方思维,是二元对立论、分析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跟着自然科学走的结果。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很多概念是无法用语言精确定义的。所以我们的祖先很聪明,有一个词叫“辞不达意”,认为一个词不能充分的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佛教也很聪明,用了一个“不可言说”。例如我们今天谈到国学,譬如“仁义礼智信”中的“仁”怎么定义?常用的是“仁者爱人”,那是《孟子》里的话,据说最早是孔子说的,《论语·颜渊》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即使孔夫子说的总是对的,那也是就当时的情景作出的一个具体回答,换一个地方是另外一种回答。仁者爱人,那么什么叫爱呢?也许在座的有些学者可以下出精确的定义,或者翻阅现代汉语辞典,反正我下不了定义,只能说是人对于他者的一种什么感情,某种感情。那是什么感情呢?状况是什么呢?这就又涉及到训诂学领域,我不展开了。

因此,我在谈我认为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不采取精确定义这种方式,而是用一种描述性的语言。首先,文化是人兽之别的标志,有人说,你这不是等于没说吗?我觉得还是有意义的。我们的宠物在经过训练之后,它可以做一些让你感到高兴和发笑的动作,那是条件反射,有食物做诱饵,并不是它发自内心的一种创造。推而远之,大象画画、猴子画画、黑猩猩画画,画的再好标价再高,那不是人画,那是兽画。人之为人,从禽兽中分化出来,对一个关键问题有自己的见解,那就是文化。从甲骨文来说,“文”本身就是一个人形,肚子画的大大的,在肚子空白里有一个图案。这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今天的纹身。无论是自己的图腾,还是为了吓走想象中的鬼怪以及野兽,反正就是刺青,这就是人类的开始。因为再聪明的大猩猩,不会把自己的毛剃掉在臂上刻上图案。这是中国的文字透露的信息。文化就应该提升人的人性,而不应该把人性拉回到兽性那里去。在今天全世界的文化领域里,有些人就是让文化退化到兽群里。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文化是多样性的,如果细分可以说有一个人就有一种文化,即使孪生的兄弟姐妹,即使是夫妻,即使是父子,两个人的生活习惯也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掌握了。所以,一般的文化就按照地域、民族与职业来分,这样也分的快。所以,文化无所不在。我是一个有着55年烟龄的烟民,但是倒退若干年没有这个烟的时候,是鼻烟。这是一种现象。在农村或者城市里抽水烟,也是一种现象。但是,总体来说这是一种烟的文化。烟的文化你追到哪里去呢?追到印第安人那里去了。西班牙人殖民到北美的时候,发现了一种药物,印第安人不舒服了嚼点那个叶子,点燃了吸感觉挺好。然后,殖民者就开始用了,开始在亚洲和欧洲种植。怎么吸呢?这个叶子没法吸啊,把它卷起来,就成了雪茄。后来有人很聪明,捣碎放在什么东西吸,就制作了烟斗。这个烟本身就有发展的历史,这个发展的历史和生产的方式又紧密相关了。所以,文化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

另外文化是体现人类对于自身与他者的一种好恶。喜不喜欢,对于是非的判断,什么是好坏?什么带来荣辱的?这个是儒家也特别强调的,如“礼义廉耻”。文化的倾向性就是体现在这一块。现在文化无所不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到我们的文学艺术、宗教礼仪,一直到法律、社会制度,都是文化,都贯穿于这种所有文化品种,都体现人的好恶、是非与荣辱。那么这个红线是什么?我归纳就是“四观”。但是,“四观”的名称是西方的,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和审美观。这“四观”合起来是什么?就是西方哲学的全部。这样我所说文化是什么?用描述性来说的话,是无所不在的生活方式。它可以分出层次来,而贯穿于其中的,是对好恶、是非、荣辱的判断,再抽象化就是“四观”。这是我所理解的文化。

[责任编辑:朱锦程]

标签:许嘉璐 大国崛起 文化复兴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