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一整年的国学书单都在这
2016年10月29日 21:16
来源:凤凰国学
与首届国学大典不同,本届国学成果奖评选出29部国学领域公认的杰出著作,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由巫到礼释礼归仁》(李泽厚)、《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余英时)、《晚明大变局》(樊树志)、《二十一世纪的儒学》(杜维明)等,嵬集近年来出版的海内外众多名家著作。
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揭晓
与首届国学大典不同,本届国学成果奖评选出29部国学领域公认的杰出著作,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由巫到礼释礼归仁》(李泽厚)、《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余英时)、《晚明大变局》(樊树志)、《二十一世纪的儒学》(杜维明)等,嵬集近年来出版的海内外众多名家著作。
煌煌12巨册、总计680万字的《杜甫全集校注》一书,无可辩驳地获得本届国学成果奖,这部书曾由著名古典文学大家萧涤非先生主持编写,萧先生为此穷尽十余年精力。萧涤非先生去世之后,张忠纲先生等继续编撰完成此书,直到20多年后的2014年,全书方付梓出版,而此时,六位编撰成员中,萧涤非、焦裕银和李华都已去世,堪称数十年磨一剑的精品大作。
本届国学成果奖与首届不同,根据出生年龄,为荣膺国学成果大奖的多位名家迭次颁奖,体现了学术薪火相传的古老传统。
颁奖词赞誉出生于1920年代至1940年代的著名学者孙机、李泽厚、余英时、杜维明、樊树志等“秉持着义理与考据并重的治学门径,濡染了老辈学人独立自由之操守,传承着中国士大夫的风骨与精神”。
对于王子今、陈来、陈尚君等出生于50年代的学者,颁奖词以写实的方式,记录了他们在“青年时代经历过与传统的决裂,有过一段无书可读的岁月,却又有幸在新时期亲炙硕果仅存的大家。河汾续命,指月传灯”的学术历程。
对于出生于上世纪60至70年代的中青年学者,颁奖词称道其“在全球性人文精神晦而不彰的时代,在学术重器用而不重器识的躁动气氛里,他们自觉保持与权力、资本的距离,守护独立的研究路径”。
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名单: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
《由巫到礼释礼归仁》,李泽厚。
《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余英时。
《晚明大变局》,樊树志。
《二十一世纪的儒学》,杜维明。
《杜甫全集校注》,萧涤非、张忠纲等。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详考》,孙猛。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张希清、毛佩琦、李世愉。
《关学文库》,刘学智、方光华。
《中国经学研究的新视野》,林庆彰。
《古礼足征:礼制文化的考古学研究》,高崇文。
《秦汉称谓研究》,王子今。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卢盛江。
《仁学本体论》,陈来。
《公羊学发展史》,黄开国。
《旧五代史》,陈尚君等。
《周易今古文考证》,陈居渊。
《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陈苏镇。
《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王震中。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王汎森。
《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刘跃进。
《廖平全集》,舒大刚、杨世文。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荣新江。
《甲骨文字编》,李宗焜。
《周礼正义》点校本,汪少华。
《汉语变调构词考辨》,孙玉文。
《出土墓志所见中古谱牒研究》,陈爽。
《近年出土黄老思想文献研究》,曹峰。
《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严志斌。
附: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颁奖词:
第一批:这十一部沉甸甸的著作,其作者或主编,全部出生于上世纪20-40年代,最年轻的也近古稀。他们或传自家学,或受益于初创而富有活力的现代大学,浸润过民国时期的浓郁学风,秉持着义理与考据并重的治学门径,濡染了老辈学人独立自由之操守,传承着中国士大夫的风骨与精神。他们的学术之路,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相始终;笔尖纸上,不忘对现实世界的观照与关怀,不舍对民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遥想中古,由周陈入隋的颜之推、陆法言等人夜月酒阑,论音韵而曰:“我辈数人,定则定矣。”今天的这些长者,也是怀着“斯文在兹”的道义担当,集平生所学,对多个国学核心问题予以总结,一朝写就,定则定矣!
第二批:王国维先生曾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我们也可以接着说:“一代有一代之学问。” 这一批成果奖的作者或主编,全部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成于知识界至今回想的八十年代。他们青年时代经历过与传统的决裂,有过一段无书可读的岁月,却又有幸在新时期亲炙硕果仅存的大家,河汾续命,指月传灯。在政治与超脱政治、重理论与重实证的升降之间,他们努力把握学术的精义,力求在荒芜已久的学林中有所创辟,同时对“借经术以文饰其政论”保持警醒。焚膏继晷,学术盛年撰成一部部堪称范本的专著。百炼成钢的岁月中,他们拈起的都是儒学、经史、文献中的大问题。接续前贤的同时,他们也在期待,期待后来人面临学术转型的大势而能有所坚守——勿忘传统学术范式的地位。
第三批:朱子曾说:“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这一批成果的著作者,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亲见学风之变,国学之兴,又躬逢新文献间出,经世立论颇为审慎,整理国故倍加留心。在全球性人文精神晦而不彰的时代,在学术重器用而不重器识的躁动气氛里,他们自觉保持与权力、资本的距离,守护独立的研究路径,或辑考文字音韵,或校雠出土文献,或拓展学科根脉,于是彬彬焉著述宏博,郁郁乎沉潜厚重。这一代人的学术格局才刚刚展开,他们仍在蓄积,希望开出新途,守护学术共同体的独立性和批判精神,在现代文明中探索现代学术的规律。世运的明晦,人才的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学术之时义大矣哉!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