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国刚品读《资治通鉴》:曹魏衰亡只因格局太低?


来源:凤凰国学

公元220年初,曹操(155-220)在洛阳逝世,世子曹丕(187-226)继位,十月汉献帝禅让,曹氏取代东汉,建立大魏政权,史称曹魏,这是三国历史纪年的真正开始。 三年以后,刘备(161-223)于称帝后去世,孙权(182-252)在这些魏蜀元老去世后,又统治了大约三十年。我们知道,最后三国是统一于西晋的,为什么最强大的曹魏,没有把三国统一,最终冒出一个西晋?下面我们来讲讲曹魏的国运。

曹丕称帝

今天我们讲曹魏的国运。

公元220年初,曹操(155-220)在洛阳逝世,世子曹丕(187-226)继位,十月汉献帝禅让,曹氏取代东汉,建立大魏政权,史称曹魏,这是三国历史纪年的真正开始。

三年以后,刘备(161-223)于称帝后去世,孙权(182-252)在这些魏蜀元老去世后,又统治了大约三十年。我们知道,最后三国是统一于西晋的,为什么最强大的曹魏,没有把三国统一,最终冒出一个西晋?下面我们来讲讲曹魏的国运。

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曹操的长子,据说与弟弟曹植争夺过太子之位,《资治通鉴》也这么记载。所谓《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讲他们兄弟争权的。其实他不光跟兄弟争权位,而且还争老婆,当初曹操打败袁绍(?-202)之时,儿子袁熙的媳妇甄洛,据说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都感兴趣。最后曹丕先得手,据说曹操来晚了,很遗憾。还有传说,甄妃死后,曹丕曾把甄妃的玉镂金带枕,送给曹植,他看出曹植的《洛神赋》(此名是曹叡所改)就是为甄妃写的。

七步诗(资料图)

曹丕这个人,很有文学天才,一篇《典论·论文》流传千古,但跟他父亲比,格局却是差了许多。曹丕继位以后,报复性很强,过去得罪他的人,不管曾经有多大功劳,他一定要想办法置之于死地。

《资治通鉴》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

先举一个冤杀鲍勋的例子。鲍勋是曹操的莫逆之交鲍信的儿子。这个鲍信可是有名了,在公元190年年初,当关东各军在袁绍的旗下联合起来讨伐董卓的时候,鲍信也参与了,当时他最看好的就是曹操,向着曹操。可是,力主追击董卓的曹操,部下五千人马被董卓部将打散了。加上关东军内部不睦,董卓西逃长安(现西安),关东军也作鸟兽散,各人各抢地盘去了。曹操在袁绍的支持下,191年,出任东郡(今河南濮阳)太守,其实手下没有什么实力。

曹操的转机出现在192年,鲍信当时在山东,协调各方关系,征得各方同意,请曹操去出任兖州牧,因为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黄巾军的征战中战死,曹操有了自己独立的地盘。他到了山东以后,就有了自己一个发展基础。荀彧也是头一年离开袁绍跟随曹操走的。

当时兖州最大的威胁是黄巾军遗部,青州的黑山军,在跟黑山军斗争当中,鲍信不幸战死。曹操后来搞定了黑山军,从此他就有了自己发展的军队基础,从中选的精兵也有三十万。所以说,鲍信真正是跟曹操患难与共,既是知己又是功臣。那么这样一位功臣之后的鲍勋,是怎么得罪了曹丕,犯了什么重大罪过,而被杀害的呢?

曹丕当太子的时候,他的小舅子,就是他的正妻郭夫人的弟弟犯事了,正好鲍勋是管司法的,受命处理这个案子。曹丕为妻舅求情,鲍勋当然还是依法办事,没给太子这个面子,曹丕怀恨在心,这是缘由。

曹丕继位后,鲍勋多次直言极谏,史书上讲“帝益忿之”,更加气愤了。本来就结下了梁子,我当太子的时候不给我面子,现在我当皇帝你又说三道四。曹丕心里很不爽。

鲍勋讲真话,提意见,其实如果曹丕是个英明的君王的话,他应该对鲍勋的正直大加褒奖才对啊。鲍勋是个正直大臣,并不由于你是太子,他就枉法,为自己留个后路,也不由于你当皇帝,我就阿谀奉承,有明君才有诤臣嘛。可是曹丕根本没有这个心胸,只是更加痛恨鲍勋。

那找个什么借口呢?曹丕在征讨东吴的时候,没有任何斩获,回军途中驻扎在陈留(今开封附近)。陈留太守孙邕,来见皇帝,见过皇帝后顺道去看看老朋友鲍勋。军队驻扎要立营垒的,这是最基本的治军的路数,不能松松散散就住下来,你得有营垒,比如帐篷、壕沟,这样子才够安全,便于埋锅造饭,防止敌人的偷袭。但是当时营垒还没有正式做成,只插了一个界标,这个地方是大道,这个地方是营垒,那个地方挖壕沟,就是地下画了点什么,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这个孙邕抄小道,他斜着走,穿过了地上画的营垒范围。军中有管司法的,就要调查他,报告到鲍勋这里,鲍勋打圆场说,这个沟壑营垒还没挖成,就是做了一个记号,你就不要弹劾了。这个事情让曹丕知道了,勃然大怒,下令交给司法部门处理,廷尉说判刑五年,另外也有审核此案的官员提出异议,说这种情况只能罚款,按法律的规定,要罚金二斤。曹丕大怒,犯这种罪还能活?你们公然放纵他!把这些说款监察官,交给廷尉处置,说他们徇私枉法,审判后把几个人都一坑埋了。

这件事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你说一个当地长官,穿了一下这个地上画了一些印记的营垒,没有绕着走,鲍勋只是说了一句不值得法办的话,居然就被判死刑。所以当时的高官呢,包括钟繇、华歆、陈群、辛毘、高柔,纷纷上疏说请看他父亲面上,给鲍勋宽恕,皇帝不许。最后廷尉不奉诏了,这个廷尉就是高柔,不听从诏书。皇帝很生气,说高柔,你到我这来一下子,把高柔调开以后,直接派人到廷尉府,不经完整的司法程序就把鲍勋杀了。

这个小心眼曹丕,由于他当太子的时候,他的小舅子犯罪,人家鲍勋执法严格,他怀恨在心,这点小事就把人给杀掉了。

下面再谈第二件事,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有个大将叫曹洪,差点被杀死了,最后幸运没死,被“双开”了。他又是怎么得罪曹丕的呢?

曹洪勇救曹操:“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曹洪这个人很有钱,史称家富而性吝啬。曹丕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有时手头拮据,曾经向曹洪借钱,借大概一百匹绢这么多钱。那时候绢是可以当钱用的,史书讲曹丕“不称意”,也许是利息太高了,也许借的时候态度不好,反正“不称意”,曹丕就恨他。我们知道曹洪除了《三国演义》中讲的那些战功外,曹洪功劳最大的是,救过曹操的命。190年年初,关东联军讨董卓,曹操带着五千人去追董卓,在汴水附近,被董卓的军队打败,曹操也负了伤,丢看坐骑。曹洪对曹操讲,天下可以没有曹洪,不能没有你曹操,于是把他的马让给曹操,催促曹操赶紧骑马逃走。

曹操心说如果不是曹洪把他的战马让给我,此刻我已经命丧吕布戟下了。

曹操有两次由于别人给他马得以逃命,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后来收编张绣的时候,因为他跟张绣的婶子搞在一起,张绣觉得非常生气,你不是欺负我嘛,张绣觉得受侮辱了。本来已归附曹操,这时候突然向曹操发起进攻,当时典韦在门口守着,典韦就在这次张绣的突袭当中,死于乱军之中,由于他争取到时间,曹操才有可能穿着衣服逃跑,他大儿子曹昂,把马给了他,曹操才得以逃走,最后曹昂就死在这次变乱当中。

由于太子曹丕借钱,借的不如意,恨之。等他到继位以后,找机会,找曹洪的麻烦,最后找到曹洪的家人犯法,下狱当死,舍客犯法,他居然让曹洪去死,群臣都救,说曹洪是老革命,立了多少功,不能就这点小事就判处死刑,不听,坚决要处曹洪死刑。

最后是曹丕的妈妈气不过,她责怒他的儿子说,梁、沛之间呢,非子廉(子廉是曹洪的字)哪有今天?但是曹丕听老婆的,郭皇后,就是郭女王,女王是她的名字,这个郭姑娘的爸爸够狠,给女儿起个名字叫女王,她跟郭女王说曹洪今天死,我明天就让皇帝把你给废了。看来这个事跟跟皇后有关系,你看鲍勋那件事也是,跟小舅子有关系,我估计曹丕觉得,在老婆面前没面子。当初鲍勋死了,小舅子犯法,去说情没结果,现在借钱,太子要借钱,(太子借钱这事很有意思,说明这个人家曹家呢,还是有点法律的,太子也不是胡来了,还去借钱)受到委屈了,现在就要把曹洪处死,也许这个事跟老婆有关系。

所以婆婆这么说,这郭皇后就哭着跟丈夫求情,就算了,乃得免官,削爵土,保住一命,免官免爵,双开了。

你看这两件事,其实都是生活当中的小事,可是曹丕却利用自己帝王的权力来报复,他的格局可见一斑,这点比他父亲差远了。

格局有别

其实曹操格局也是有变化的。

曹操当初在兖州的时候,他想把老爸接来,结果在接来的路上被杀了,到底是盗贼由于贪财把他杀了,还是陶谦为了谋财害命杀的,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曹操的父亲曹嵩应该是有很多钱,据说有几十车财物,他本来是个部级干部,跟他那个当宦官的爸爸曹腾还有关系,曹嵩后来花了钱买了一个太尉,东汉末年不是花钱买嘛,所以他的钱不少,还带着那些年轻的小妾一起,最后死于非命。

曹操大怒,他最后去征讨徐州,鸡犬不留,他想拿下徐州的政治目的可能有的,但是他为父亲报仇不顾一切也是真的,所以他鸡犬不留,不像当个天子、王者之师的样子,所以激起了兖州的叛乱,兖州当时守官陈宫他们就背叛了。

其实这就是曹操当时,私人的感情跟整体利益产生矛盾,他搞不清楚,就是他当时还没有更大的一个格局。所以他差一点把根据地都丢了。后来顶住了,把吕布打败了。

到196年,他迎汉献帝。这时候曹操有一个明显的改变,他以治国平天下自居,他对未来有更高的期待了。当张绣之变,要攻打曹操,曹操落荒而逃,他儿子把马让给他,结果儿子和大将典韦都死了。在官渡之战之前,当贾诩劝张绣投奔曹操的时候,曹操居然放弃前嫌,接受了张绣的投降,还跟他做了儿女亲家。

曹操这时候,已经把私人的恩怨都放在一边了。当时贾诩劝张绣投奔曹操的时候就讲,为大事者不计小怨。志在天下者不会计个人的恩怨,你去投曹公,会彰显曹公宽厚的美德,他会接受你的。

兖州之变中背叛过曹操的很多人,曹操都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宽待,就是他要争取最大的可能性,把这些人团结起来。官渡之战之后,他发现在袁绍军营里,有很多他手下人,给对方写的效忠信,他看也不看,当场烧毁,说袁绍强大的时候,我都保不住命在何方,何况他人乎,别人有一点留后路的想法,咱不要计较。

所以从曹操的这个格局,彰显出他儿子曹丕这方面呢,心眼儿太小。

曹丕的这个问题,还不是最典型的,在接班人的问题上,他也有问题。曹丕从公元220年10月登基,公元226年去世,也就六年的样子,他一直没有立太子。他不是没有儿子,只是他那个宠爱的郭皇后是没儿子的,而当初他即位以后,被他无缘无故处死的甄妃是有儿子的,儿子叫曹叡。

《资治通鉴》这样讲,是曹丕让郭皇后抚养平原王曹叡,做她的养子。过去这样的事很多,正宫或者是正妻没有孩子,就在他丈夫跟别的女人生的孩子里边找一个,做自己的嫡嗣养子。但是因为甄夫人是非正常死亡的,所以他没有立他为嗣,而且还有一些别的可能性存在。

资料图

但是曹叡这个人侍奉母后非常谨慎,处理得不错。据说有一次,曹叡跟爸爸曹丕,一块去打猎,看见母子两个鹿,曹丕一箭把这个母鹿射死了,向儿子说你快射那个小鹿,没想到曹叡哭了,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再杀其子,皇帝当下放下弓矢,恻然。是不是这个表示曹丕对甄妃之死有点歉疚呢。

现在曹丕病重了,我想心眼儿小,可能命就活不长,他爸爸活到65岁,他才四十多岁就病得很重,这时候才立了曹叡为太子,曹真、陈群、司马懿,受遗诏辅政。

史家是这么评论曹丕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像老师给孩子写评语一样说: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也就说文采有天才,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就是有才艺,多才多艺,承认文帝聪明,承认有文采,承认会写文章,但是下面再加上一句:如果大度一点,公平一点,志向高远一点,胸怀广博一点,那么他离古代的贤主就不远了。(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曹魏之弊

曹丕对自家人防范很深。这种防范,如果与总结历史成败得失结合在一起,就会显得特别的理直气壮。

东汉怎么亡国的呢?

第一,外戚宦官专权,曹丕针对性的措施是从此以后宦官官级不得超过署,署就是相当我们今天司局的干部,也就是不能超过司局级干部。群臣不得向太后奏请事情,就说太后不能有权力。后族外戚之家不能辅政,而且也不得受分封。

第二,地方割据问题。东汉虽然没有同姓藩王的问题,但是汉末那些地方州牧的权利很大,导致东汉中央朝廷不振,所以曹丕做了一些制度上的规定,这些规定主要是吸取东汉亡国的教训。

曹魏政权如此短促,就被司马政权取代了。那么,曹魏是如何灭亡的呢?

我前面讲了,曹丕为了革除东汉政治弊端,巩固中央皇权,第一限制后党外戚的权力,第二限制内廷宦官的权力,第三限定藩王的权力,曹家子弟得不到分封,限制他的政治和军事权力。但是皇帝不能自个儿掌大权,必然要辅弼之臣来襄助他,那他的辅弼之臣是谁呢?

《资治通鉴》在这里给我们做了一个交代。当初曹操担任魏国公的时候,他不信任宦官,不信任外戚,也不信任家里的兄弟子侄辈,他信任谁呢?信任秘书,这个秘书就是刘放、孙资,他的职位就是秘书郎。咱们今天讲领导的秘书就从这来的,当然秘书这个词早就有。

为什么用秘书?第一,曹操的第一谋臣荀彧,是反对曹操称魏公的,为此荀彧郁郁而死,他觉得我辅佐你曹操,是辅佐汉室,你不能有野心,荀彧在这方面有点不通世故。第二个,司马懿不贴心,司马懿当初跟曹操的时候,他就对曹操看不上,装病不出,在曹操执政期间,司马懿出的主意不多。我们后面还会谈司马懿,后来曹操死了,司马懿能辅政,就是因为他在曹植跟曹丕争位的时候,是站在曹丕一边的。

这辈老人不贴心,曹家的人又限制使用,那么刘放、孙资,就成了参与曹操决策的腹心幕僚。曹操死了以后,曹丕继位,他就把秘书改为中书,这个中书就是后世隋唐时代中书省的前身。刘放和孙资,一个任中书监,一个任中书令,专掌机密。什么叫机密呢?内廷决定的大事,外面发布给丞相,让他去执行,在执行之前,商量如何操作,这是机密。比如说重大官员的任命,重大军事行动,重大经济财政决策,这都是先与皇帝商量,各种方案商量好了,然后才去告诉宰相,才去实施,所以这个时候,中书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这跟曹操那时候不一样,那是魏国公的秘书,是私人安排,现在是体制性安排,人家是一个国家制度里面的,中书监和中书令。

影视剧中的魏明帝形象

曹丕在位六年去世了,长子曹叡(204-239)继位,就是魏明帝。刘放、孙资,依然是内廷决策的关键人物。《资治通鉴》这么记载,帝亲览万机,数兴军旅,多次发兵打仗,腹心之任,皆委之于二人,每有大事,朝臣会议,常由他们来定其是非,择而行之。就是说,他们是曹叡的高参,重要的事情,都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商量,由他们来决定。

我们就发现,皇帝身边有两种辅臣。一种是将相大臣,陈群、司马懿、曹真等这些大臣。一种就是秘书班子,孙资、刘放,当时职务就是中书令,中书监。其实后来,就是变成了唯一有权的人了。外戚没权,宗室没有权,大臣不掌机密之权,掌机密就是皇帝身边的秘书班子。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是常见的,汉武帝以后尤其常见。

对于这样一个权力结构,当时另外一个大臣叫蒋济,就上书皇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讲了一番道理:第一,大臣不能侵犯皇权,但是近臣也不能垄断信息来源,否则就障蔽你君王的判断力。第二,这些人你别忘了,他天天在你身边,他的聪明,正直未必超过大臣,他们的深谋远虑,未必超过大臣,但是他更善于谄媚逢迎,便辟取合,所以呢,他会影响你的决策。第三点,现在外面都说中书大权在握,即使他们谦恭谨慎,只要有这个名声在外,那重大决策,他们参与其间,那么就有人走他的门路。这样的话,你如果稍有不注意的话,臧否毁誉,他们就左右上下其手,功过赏罚,他们就随便的去操纵,正直的人不用,阿谀奉承的,反而夤缘而上,因为受到陛下信任,他就窃威弄权,所以需要你注意。你看,这些话都是直指刘放和孙资的。

我把蒋济这话,拿到这来讲有两个用意,第一个是这个道理,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的。一个老板不用左右的副总,他却用家里的身边的司机呀秘书啊,甚至是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保姆都会左右他。要么是用左右的体制内的左膀右臂,要么用他自己的私人。第二个要讲的目的是,这件事还真对曹魏的政治起了关键作用。

尽管蒋济明确的表示,希望明帝能够采纳自己的意见,改变目前的过度依赖近臣的做法,但是明帝不听。

蒋济说,他的意思并不是说,仁明之君可以什么事都自己管,必然要交付给一个大臣,如果不像周公旦那么忠诚,管夷吾那么公正,可能他弄机败官,但是,你找不到周公、管仲这种至公至忠之人,但品行可治理好一个州,智能可以当好一个官,忠诚事上的人还是多的是了,你何必就委计这么一两个人呢。

《资治通鉴》上记载,明帝不听蒋济劝告。所以蒋济的希望,第一不要光依靠刘放、孙资,要广泛用各种各样的大臣。第二不要让我朝有这些小官吏在这专权,直指中书。所以这件事,已经告诉我们,刘放、孙资其实是在火上烤着的,皇帝在,他们权力在,皇帝不在他们就危险,可能就有生命的危险。

专栏作者: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

《张国刚品读<资治通鉴>》专栏简介:

毛泽东云:中国有两部大书,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另一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不得志的情况下撰写的。唯其有才,故能写出好书,值得阅读;唯其不得志,故能写出深刻的书,值得参悟。

司马迁纵横恣肆,直抒胸臆。《货殖列传》,阅尽人间百态;《刺客列传》,沉郁凄美,荡气回肠。《史记》不虚美,不掩恶,尽显真精神。

司马光厚德载物,忧国忧民。《资治通鉴》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力求警钟长鸣、读史明智,“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赤子之心淋漓尽致。

如果说《史记》展现了道家的自由与洒脱,那么《通鉴》则体现了儒家的使命和责任。鉴于《资治通鉴》用294卷的篇幅,记载了战国之赵宋建立前1362年的历史(若加上倒叙则超过1400年),涵盖了“二十四史”中十九部正史的内容。其内容之深厚、史实之繁复,则是《史记》所不能比的。

我们的读史,选择了《资治通鉴》。

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一千三百多年间华夏大地究竟发生过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300多万字的《资治通鉴》,只是执政者“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治国宝典吗?普通人如何从这部煌煌大著中进入中国历史的深处,领略中华文化的深沉智慧?应凤凰网国学频道邀请,历史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国刚先生开辟《品读<资治通鉴>》专栏,为我们作详细解读。

王夫之《读通鉴论》认为,读史之旨趣,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这个“道”是什么呢?如何去达到这个“道”的境界呢?是司马迁的无拘无束,还是司马光的家国情怀,这则是可以任由读者诸君去选择的。

推荐书目:张国刚著《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中华书局出版。

《张国刚品读<资治通鉴>》专栏链接:

《资治通鉴》为何开篇说三家分晋?清华教授专栏品读

战国初霸的崛起之路:领导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能力强是非多 战国名将吴起为何死于非命

身死法存:商鞅变法如何为中国两千年历史奠定基调

不仅靠虎狼之师:三大策略铸就秦国统一大业

从弃儿到“祖龙”:你不知道的秦始皇

堡垒从内部攻破:他才是灭秦第一“功臣”

从“无赖”到皇帝:刘邦的成功之道是什么?

汉初“一国两制”的经验与教训:分封制为何行不通

张国刚品读《资治通鉴》:汉武帝真的“独尊儒术”吗?

张国刚品读《资治通鉴》:丝绸之路与张骞出使的历史经纬

张国刚品读《资治通鉴》:霍光家族腐败的启示

张国刚品读《资治通鉴》:王莽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张国刚品读《资治通鉴》:“乖孩子”刘秀的逆袭之路 

东汉皇后的四种面孔:谁把她们推上历史前台

张国刚品读《资治通鉴》:励志偶像曹操的成功与失败

张国刚:处处不如人的刘备为何成“天下英雄”

张国刚品读《资治通鉴》:十八岁的孙权靠什么威服江东?

张国刚品读《资治通鉴》:善于用人的孙权输在接班人上?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责任编辑:李志明 PN03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国学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