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读诗经|“中华诗祖”还是一位统兵元帅

妙读诗经|“中华诗祖”还是一位统兵元帅

【编者按】

学经典,贵在追根溯源,返璞归真,从源中得到真知,从“真”中悟出今天乃至今后我们可以吸取的养分。受凤凰网国学频道之“非常国学课”邀约,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中学语文名师陶妙如开设《妙读诗经》连载专栏,包括爱情、战情、孝情、颂情、离别、发泄反抗、自然背景、守业、创世等系列解读,用“一诗(文)一本一时代”或者“一诗(文)一人一朝代”的思路,引导大家读一篇翻一本品一个时代。书要浸读,方可悟得,不求数量,只求读懂、读通、读活。

【妙读诗经·战争篇】

战术已难运用于今日,战略却具有永久的价值。

——题记


在读书质量上下功夫

陶老师,下次授课您讲哪首诗?

《六月》

有《六月》这首诗吗,我只听过《七月》。

《七月》是抒写农家农人生活的诗。《六月》是农忙季节边疆告急的战争诗。

哦,我读得太少了。

不,是书太多了。

诗经这么经典的书我都没有读几首。

只能说你是有选择性阅读。如果只是把《诗经》看着是一本诗书,诗经多读几首与少读几首没有什么区别。你没看到那些名家赏《诗经》也只挑那么十几首几十首赏。

为什么?

《诗经》305首,如果不是中文专业毕业或专门开设诗经课研读,应该没有太多人完整的将《诗经》读完了,即使去读,大多都是从某诗结构严谨、说理清楚、语言形象生动等之类文学角度来评价,加之生僻字较多,更多是参照前人阅读的理解、注解去阅读的。

我就是这样读的。

如果是这样,《诗经》之诗结构上多是重章叠句,手法上采用赋比兴,选择有代表性的几首,仔细品读也就可以了。

也是。

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一层面,那《诗经》的价值就只是停留在非常基本的层次。

您的意思是?

孔子关于《诗经》,说过一些话,我选几句: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见《论语·为政》)学《诗》会让你纯正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学《诗》会知道怎样真实地、艺术地且富有渗透力地表达。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家语·问玉》)学《诗》可以随学入心,润物无声,涵养你的气质,提升你的修养。

“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见《论语·阳货》)《诗》就是一本百科全书,精读一本,胜读多册。

《诗经》这本三千多年前的文字稿,其实就是一部西周至春秋中叶500年间的历史电视剧本,每一首诗描绘的都是当时的人事,一镜一幕呈现出的是那个历史时期的某个重要节点重要史实,传递的是那个时代的精气神。今天,我们来品读《诗经》应在体悟那个时代的人对生活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与作为上,体悟出那个时代不同的人对内心生活和外部世界体验的那份灵敏,那份深刻上。

我们读书,读到一定量后,要在读书质量上下功夫,读书是有层次的。

这是听完“最早的军演《诗经·小雅·采岂》”一诗课后,和一位老师边走边聊的话。

《诗经》是怎么来的,《诗经》由孔子删减而来,首先叫作《诗》。

《诗》是怎么来的,由采诗和献诗而来。采诗是周王朝为了了解民情,设置专门机构,派专人从民间采集诗歌。献诗,周王朝为了考察时政,命令诸侯百官献诗。

采诗和献诗都需要人,西周时有采诗官,负责这项工作的是朝中大臣。究竟是哪个阶段的大臣最先编写了《诗》呢?我们需要深入研读——

颂帝王诗与颂帝王、大臣诗时代

《诗经》中直接、间接描写战争的诗占比较大,在成王之前战争诗多是歌颂帝王亲征之诗,至于歌颂大臣的诗,在《大雅·大明》中有一句赞美姜太公:“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到成王时,有管蔡等四国之民对周公东征的歌:

国风·豳风·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注:周武王灭纣,据有天下,封纣子武庚于殷。武王死,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武庚、管、蔡、徐、奄等国叛周。周公率兵东征,历时三年,平定叛乱。管、蔡、殷、奄等四国之民因作此歌以赞美周公。

全诗三章,采用复沓形式,各章仅三字不同。第一不同字“斨”“锜”“銶”,均是劳动工具,用劳动工具的残损来反映劳役者之苦;第二不同字“皇”“吪”“遒”,呈现出得匡正,受教化,使稳固之过程;第三不同字“将”“嘉”“休”均写出因周公之“哀”实为周公之爱,而出现美好的景象。这首诗跳跃式的概述了周公东征的做法、情怀和效果。

重章叠句便于弹唱吟诵,只改动几个字,也是便于吟咏弹唱,并能更好地在这种铺叙和重叠中将感情层层推进。

而到宣王时期,战争诗不但颂宣王,还有多篇盛赞宣王时期的尹吉甫、钟山甫、方叔、召虎(召穆公)、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张仲等一帮贤臣的诗。

由这一变化,可知:《诗经》战争诗内容由颂帝王征战诗扩大到了颂帝王还颂帝王集团中的大臣的征战诗。

妙读诗经|“中华诗祖”还是一位统兵元帅

《小雅六月》张仲贤相颂吉甫

小雅·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六月告急,战车整理。四马肥壮,装载军服。猃狁猖狂,急行为此。宣王命征,保我家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选马四黑,驭马术熟。盛夏六月,制成军服。军服上身,赶赴边关。宣王命征,辅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四马高大,宽头大耳。合击猃狁,建立大功。将帅威严,同心协力。同心协力,安定国家。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猃狁太贪,驻兵焦获。侵占镐方,侵扰泾阳。飞鸟旗扬,飘带白亮。兵车十乘,率先破阵。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战车凯旋,自如俯仰。四马雄壮,雄壮驯良。猛击猃狁,进军大原。全能吉甫,万国榜样。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宴请吉甫,天子重赏。从镐回家,我也随征。美酒敬友,蒸鳖脍鲤。酒宴有谁?孝友张仲。

【人物】张仲

张仲,字广明号仲甫。相传为张姓58世祖。周宣王贤相卿士,居防山(北京清河县),徙居剑州。他与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中兴周王朝。

《六月》是一首周宣王时代尹吉甫率兵北伐玁狁取得胜利的诗。作者是尹吉甫的同僚张仲,他同行参战并参加了战后的庆功宴,对整个战争的始末有全面之观察与了解。

同僚诗赞,绝不一般。不是由衷赞叹,只会随便聊聊;不是同样智慧,不会诗歌相传。赤壁因东坡而遐迩,东坡因赤壁得永传。吉甫因《六月》更显扬,张仲因吉甫更明耀。

古代兵法习惯,夏天不出兵,但因猃狁入侵,边事紧急,六月也得出兵。这是一场应急战。应急战要获胜,非比一般,指挥者的威势,军队的素养,应变的能力等等都是关键。

如果这首诗也像《小雅·采岂》一样,来描写主帅的车,主帅的着装来显示主帅的威势,那这首诗,应该就很难选入《诗经》了。不重复是孔子删减《诗》的基本原则。如何用真实的心里语言来将自己协同作战的体验,对主帅尹吉甫的赞美精准地表达出来呢?请看张仲的智慧:

“栖栖”、“孔炽”、“用急”开篇三词营造出:刀出鞘、箭上弦、人喊马嘶的紧急气氛。可见,虽是应急,却是有序。三词里包含了张仲对战争突临,主帅吉甫那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沉着应战的大帅威势由衷之敬。

练兵千日,用在一时。战争是有前兆的,但准确时间何时发生却是难确定的。不是战时却发战争,这是出乎常规的,但非常规下,依然: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黑马健壮,驾驶技术娴熟而规则,士兵整顿快速而有序,将帅协同一致,纪律严明而目标明确。平时训练有素,应急应变才会迅速,临阵才会有战斗力。这无形中烘托出主将的治军有方,应急有策。

一个人能不能让周围的人从内心里尊敬起来,正常情况的作为很重要,非正常情况的反应才是决定的因素。正常情况下我也能,非正常情况下呢?我不一定能。这就是距离。当内心感知到差距的时候,大格局者产生的是敬佩,小格局者产生的是排斥或嫉妒。人与人之间的层次也就自然区分了。

用《诗经》战争诗的通用之法:敌我双方势力对比。先写猃狁凶猛来势,次写周军车坚马快、旌旗招展的先锋部队。强敌压境,我军威势推进,先锋破阵,紧张的气氛一下就升腾到顶峰。只有对手强大,才能显示出我方的威不可侵,主帅的卓尔不凡,而这些又都是为了“以佐天子”“以定王国”。

写文章如同做人,定位要准确,措辞要精准,得意不忘形。

跳过战斗的激烈,用快进的方式直接描绘辉煌的战果。用三个“既”字,“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勾画出一幅如飞瀑落山,河越险滩,浩荡而雄阔的大气超然之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僚张仲由衷而呼:“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不仅仅是我的榜样,是万国臣子的榜样啊!

走至高位的臣子,需是全能的人才,这样大局面前才能安大局,佐天子。这里很明确地表明观点:佐天子之臣就应该是吉甫这样的。

末章,凯歌声声,其乐融融。万邦为宪,值得颂扬。对过程的回顾对欢宴的特写,用平和的心写出了战争后的祥和,用敬仰的心声,唱出了吉甫伟大的人格。也唯有张仲一样的心怀,一样的气度,一样的才华才可以唱出《六月》一样的颂歌。

从美学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诗,这六个乐章从追忆开始、用以现实作结的方法呈现出:蓄势(小高潮)——蓄势——渐入高潮——高潮——舒放通畅——宁静祥和高低起伏的节奏感和跳跃有致的灵动感。一场应急战争却被写出了一种祥和之气,这也是古代诗作家崇尚和平内心的一份特别的表达吧。

尹吉甫是《诗》的作者及整理编纂者之一

历史是为有文字有故事的人留下的,历史也是有选择性的。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这样写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删减的标准:内容上不重复,有创世纪、有兴盛有衰败。思想上突显家国情怀,有利于人的培养,有利于家国。编排上有跌宕起伏感,有时间轴。

孔子删减后的《诗》是从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作。而这些诗宣王前后居多。于此,整理那本三千余首诗的《诗》最后应是周宣王、周幽王时期的大臣了。

据《东周列国志》载:宣王晚年病重弥留之际,召见老臣尹吉甫和召虎于榻前,曰:“朕赖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宫湟,年虽已长,性颇暗昧,卿等协力辅佐,勿替世业!”宣王故,立其子幽王,吉甫是佐命之臣,不久谢世。

尹吉甫是历厉王、宣王,曾辅佐幽王的三王之臣,是宣王时的太师。太师这个官职,除了要为周天子出谋划策,处理各种行政、军机事务以外,还要负责掌管礼乐,也就是还要直接负责文化、教育等工作。整理和编纂《诗》成为尹吉甫职责之事。职责范围之事很多,哪些事情是最具深远意义的呢?显然,《诗》的整理编篡是重中之重。西周末这段历史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动荡,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期,若没有朝廷强有力的人物坚持与参入,已经收集起来的诗歌会不会被搁置或散落?

任何一种不朽,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时代,有一些特定的人物出现,而这些人物用自己的才华展示了那个时代。吉甫及其宣王时期的一帮大臣成就了《诗》。

《诗》因吉甫之类而存在,周因《诗》而丰盈而流传。

张仲写了《六月》赞了尹吉甫,尹吉甫写了《崧高》《烝民》等诗,赞了其他大臣。人因欣赏而开阔,欣赏因人而不同,大臣与大臣之间的欣赏,构建的就是“宣王中兴”。

在湖北房县有尹吉甫文化,称尹吉甫为“中华诗祖”。“中华诗祖”是否尹吉甫,暂很难说,但尹吉甫是《诗》的作者之一且诗作成就很高,是整理者、编纂者之一,却是有根据的。东晋著名政治家、宰相谢安曾问他那位咏柳的侄女谢道蕴《诗经》何句最佳,道蕴答道"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房县文物馆现保存有 “周太师尹吉甫之墓”石碑。

尹吉甫文韬武略,治国安邦,后世有赞言“中兴佐命之臣,炳炳麟集,而维武经文,内安外攘,舍吉甫更莫与竞,颂诗者心窃企慕焉。周室中兴,盖内史尹公勋居多。”

妙读诗经|“中华诗祖”还是一位统兵元帅

在山西平遥城东城墙上面有尹吉甫点将台和东城墙内侧的尹公庙。

为什么这首诗也没有写血淋淋的战斗场景,战争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和平。应战不是为了灭杀只是为了征服。只要臣服,就告结束。在动荡的时代,如何应对随时可能来自四面八方的战争威胁,足够的军备,规范的军演以及强有力的军事领导层是必不可少的。《六月》这首诗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对于一篇文章,每位读文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每种感受都代表着个体的心声,下面选择读《妙读诗经·最早的军演》一文后,两位读者的留言作为本文的结尾:

2019 年 5 月 2 日

人活着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驱散恐惧,寻求安全感吧。我相信,是食物驱散了我们心底一半的对能否存活的恐惧,这种恐惧是内在的,个体与个体的冲突,个体力量可化解的。那强武力,就驱散了一个部落或者国家以及这个部落或者国家里人民的另一半恐惧。这分恐惧是外在的,个体与群体的冲突,或者群体与群体的冲突。通过祭祀天地先祖,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通过军演与征伐,巩固国泰民安,太平天下。由此,安全而自在的活着,终极意义实现。这大概就是青铜器里礼器与兵器居多的原因。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见最好的武器是不需要使用的武器。武器是暴力的延伸,暴力是欲望的极端输出与极端实现手段。战争,武力,武器,背后是人性对利益的追逐与争夺。攻心为上,杀人诛心。不能泯灭敌人争夺我利益的欲望,那就毁灭敌人的肉体,就有了个人间的争斗与群体间的战争。军演,从来醉翁之意不在酒,磨刀霍霍在诛心,诛对手的妄心,诛群众的担心。虚张的声势也是声势。声势下的虚弱,才是致命的虚弱。

从这个角度想想,耕与战,倒是有点殊途同归的意味。

——地理老师萧俊读《妙读诗经·最早的军演》随想

2019 年 5 月 3 日

在《曹刿论战》一文中,我们读到过——“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打仗,明面上比拼的是财力、物力、国力。但是,这并不是衡量一支军队强弱的唯一标准,历史上也有类似“破釜沉舟”这样的典故,说明一支军队的凝聚力、勇气与自信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战斗力,甚至奇迹般的影响力。

我们所讨论的军演,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通过不断的排演,使战士们将自己代入到一种紧张且危险的战斗氛围,让他们了解并适应高强度作战的感受;同时,一次次的联手演练,能够加强士兵间的凝聚力,锋锐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充分认识到己方的强大。如此,真正作战时,他们就能很快的进入状态,并且一往如前。

古代中国的战争,皆是骑兵冲锋,步兵大刀阔斧,弓箭手齐射。这样的战争模式,不似当今信息战这般瞬息万变,而是要消耗时间与体力的激烈肉搏,只有将意志凌驾于肉体之上的一方,才能获得胜利。而犹豫,就会败北。

好比现代的学习,要不断地模考,这也是一种演练,和古代军演非常相似,旨在通过不断的训练提升自己在正式考试时的发挥、应变能力,夺取高分。

我们不能知道即将来领的是什么,所以只有不断准备,丰盈自身,让自己在困难来临时保持在最佳的状态,这样才有把握和胜算。

—— 高中学生张思航读《妙读诗经·最早的军演》随感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战争史》台湾三军大学编著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2.12

2.《诗经译注》程俊英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7(十三经译注)

3.《诗经译注》周振甫译注 2版(修订本)北京 中华书局 2010.3

4.诗经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7.4

【作者简介】

妙读诗经|“中华诗祖”还是一位统兵元帅

陶妙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湖南省中学语文专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出版有《让爱智慧》《做温暖的教育》《中华最美诗文选》12册、《大国教育》《心界》《丈量》《易经里的教育》等,与张修明合著《最美易经》《最美论语》中英文版,主编的《最美唐诗》《最美宋词》输出新加坡,成为国际中文教材。

【推荐阅读】

妙读诗经(一)辽使为何成为东坡粉|非常国学课

妙读诗经(二)学习应从基础开始|非常国学课

妙读诗经(三)孔子为什么反复提醒要读诗?|非常国学课

妙读诗经(四)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含在诗里|非常国学课

妙读诗经(五)诗是理解传统文化的法门|非常国学课

妙读诗经(六)诗连接着历史与未来|非常国学课 

妙读诗经(七)在明亮灵性的意境里 他们自由恋爱|非常国学课 

妙读诗经(八)桃夭之美:相亲有标准

妙读诗经(九)“吃瓜男女”的爱情真谛

妙读诗经(十)问世间情为何物

妙读诗经(十一)单相思也是一种风景 

妙读诗经(十二)古代结婚是有节奏有仪式的 

妙读诗经(十三)自由恋爱 婚姻就会长久吗? 

妙读诗经(十四)和平从哪里来? 

妙读诗经(十五)最初的功业是通过战争建立的

妙读诗经(十六)中国战争史上第一轮“持久战”

妙读诗经(十七)四代接力 周担大任:《诗经》里的周朝创业史

妙读诗经(十八)大事件里小人物的心思

妙读诗经(十九)用舞剧总结战争 每一个动作都蕴含深意

妙读诗经(二十)历史上最早的军演 不只是威武壮观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